對諸葛亮北伐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什麼為何執意北伐?諸葛亮到底是怎麼想的?
在關羽敗亡之前,劉備的實力達到了頂峰狀態,在漢中地區和曹操硬碰硬的擊敗曹公,更是讓我們看到了恢復漢朝的希望,可是後來關羽的消滅,引發了的蜀國的一連串反應,劉備去給兄弟報仇,不顧大臣們的阻擋,調遣張飛作為前部先鋒,帶領了傾國之兵前往討伐孫權。可是後來張飛被殺,劉備全軍覆沒,更惋惜是劉備這一次帶出去的都是國內一批卓越的青年人才,卻在這一次戰役之中損失殆盡。後來又被沒有臉面回成都,病亡在了白帝城,國家大事托付給了諸葛亮。
諸葛亮開始掌權之後,因為劉備的去世國內發生了許多叛亂事件,他將這些叛亂一一的都平定之後,帶領兵馬深入南方的不毛之地,將雲南一代的蠻人徹底屈服,穩定了國內形式。於是向皇帝上書祈求北伐。可是蜀中的大臣們都反對北伐,他們認為從四川到關中地區路途艱險,糧食補給運輸相當的困難。況且因為劉備敗給了東吳,導致國力非常的衰弱,根本無法與強大的曹魏抗衡,因此,我們應該依據四川地區的地形防守就可以了。
那麼諸葛亮是怎麼想的呢?其實對於大臣們的勸阻,他自己心知肚明。他自己也在表中說過,蜀國確實是到了危急存亡的秋天,他在隆中耕地,就已經和劉備商量好了天下的戰略,從漢中和荊州兩路出兵中原,可是關羽已經死了,荊州也是轉屬他人。況且在實力上,蜀國是三國中最為弱小,人口不足百萬,統治的地區也就是,現在四川和貴州雲南這些地方。而曹魏統治著當時中國最發達的北方地區,人口眾多農業發達,人才更是數不勝數。那麼諸葛亮為何一意孤行要進行北伐?原因無非三點。
第一,蜀國的實力確實無法與曹魏相比,幾乎相當於魏國的幾分之一,對於一個出色的政治家謀略家來說,居安思危是必須有的思想,即使目前魏國沒有出兵攻擊自己,但是曹魏一旦大規模向蜀國,那麼亡國的日子就不遠了。而自己出兵北伐,雖然勝負還未可知,但是以攻代守,就是最好的防守。況且如果北伐過程進行的順利還可以佔領魏國的地盤,慢慢的去消減敵人的實力,這是保衛國家最重要的途徑。包括後來的姜維,雖然也是多次出兵也沒有成功,但是蜀國存活幾十年都是他倆個的功勞。
第二,劉備的囑托,他和劉備的情誼,天高地厚,即使後來是君臣關係,但是在劉備請他出山相助的時候,劉備就將自己的志向說為了他聽,為了光復漢朝的統治,為了將首都在恢復在洛陽,討伐那些對朝廷不忠不義之人,這是劉備的遺願,劉備死之前將自己的兒子事業都托付給了他,這就不得不讓他肝腦塗地。
第三,自己的信仰。有人說,諸葛亮是為了對劉備的忠誠,所以才這樣做,其實我不是很認同,更多的我認為是諸葛亮自己的信仰,他將北定中原,消除天下的奸凶,恢復漢代,作為了自己的信仰,是更深一層次的大義,遠遠超過了關羽對劉備的忠義之心。關羽只是因為劉備是他的故主,他不忍心背叛而已,如果劉備在那個時候死了,那麼關羽很可能投靠曹操。
因此,諸葛亮的北伐讓後人值得尊敬,諸葛亮也無愧於後人將它傳頌的這個高度,他人格的高風亮節,和深謀遠慮的超群智慧無不讓人傾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