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英雄人物輩出,諸葛亮的故事大家聽過嗎?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也是凡人一位,他也有著普通人的情感和心理,所以在蜀國的眾將中,他也有著自己遠近親疏。
如果要在關張趙馬黃五位大將中排個親疏榜的話,諸葛亮應該最喜歡趙雲。
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對下屬的要求無非兩點:忠誠和能力!
歷史中的趙雲將軍雖然沒有《三國演義》中那般神乎其神,但是長阪坡護主(不是七進七出哈,而是護送劉備家眷)、漢水退曹、箕谷詐兵等神勇事跡,在歷史中都有明確的記載,劉備也曾公開稱讚趙云:「子龍一身都是膽也!」所以趙雲的帶兵能力毋庸置疑。
趙雲與劉備通過公孫瓚相識,兩人互相尊敬、志同道合,趙雲於官渡之戰前期在鄴城投奔劉備,於是這一聲「主公」,便叫了一輩子。《雲別傳》中記載,劉備與趙云「同床眠臥」。可見趙雲與劉備之間的君臣之情和關羽、張飛般深厚,因此趙雲對劉備的忠誠之心毋庸置疑。
趙雲與關羽、張飛不同,關張二人有自己的政治主見,他們尊劉備為大、諸葛亮次之。
所以諸葛亮很難全面的約束和管理關、張二人。主要是他們的地位性格擺在那裡,作為元老中的元老,他們的地位是高於諸葛亮的,而且關羽比較孤傲,而張飛又比較暴戾。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不把我當回事,我可能就當你是臭狗屎了。諸葛亮和關羽、張飛磨合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磨合好。就算是磨合好了,諸葛亮對關羽、張飛的尊敬仍然大於親密。
關羽有沒有能力?有,很強。聽不聽話?不聽。
劉備讓關羽鎮守荊州,諸葛亮千叮嚀,萬囑咐,要「東聯東吳,北拒曹操」,關羽轉眼間就當放了個屁。
人家孫權派人來求婚,《三國演義》中,關羽一句「虎女豈能嫁犬子」就此和孫權撕破了臉。而《三國誌》中也有詳細記載:
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辱罵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總之,一句話,關羽對諸葛亮交代的事情早忘了,最後導致荊州丟了,這樣的人,諸葛亮如何喜歡?關羽壞的不是諸葛亮的事,而是壞了整個蜀國的事情。
而張飛,也是個魯莽之人,在劉備一意孤行要為關羽報仇時,張飛腦子更熱,人還沒出門,就被手下卡嚓了。
《三國誌》記載:臨發,其帳下將張達、范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
張飛這樣的粗人,一直就不是諸葛亮喜歡的類型。
說實話,二人都和諸葛亮不怎搭,他們不是諸葛亮的將,根本談不上喜歡不喜歡。
而馬超和黃忠雖然沒有關羽張飛那般的盛氣凌人,但也不是太適合諸葛亮, 根據《三國誌》記載,馬超和父親馬騰先是背叛漢室跟隨董卓起兵。後又背叛董卓投奔曹操。馬騰在曹操手下為官期間,馬超擁兵自重,大有自立為王的架勢。
由於馬騰在西涼地區的勢力極為龐大,所以曹操非常重視馬騰。只不過馬騰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馬超和韓遂竟然不顧自己的死活私自起兵反曹,曹操一怒之下將馬騰殺死。
馬超抗曹失敗,走投無路之下才投奔了劉備, 野心勃勃的馬超不僅害死了父親馬騰,還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馬超歸順劉備之後並沒有得到重用,可見劉備與諸葛亮對馬超始終心存芥蒂。
至於黃忠,雖然不似馬超那般反覆無常,但他是劉磐的部下,而劉磐是劉表的侄子。劉備和孫權瓜分荊州之後黃忠才投靠劉備,所以黃忠的政治身份並不算理想。黃忠和馬超被封為五虎將時,關羽的言辭之間頗有不滿,認為黃忠和馬超不配與自己平起平坐,可見黃忠和馬超在蜀國高層的眼中並不受待見。
而且黃忠和馬超加入蜀國陣營的時間較晚,在戰場上與諸葛亮配合的機會也不多,所以諸葛亮與馬、黃二人並無深交,更談不上「喜歡」二字。
而趙雲不一樣,雖然劉備兄弟相待,但他的出身遠不如關羽張飛,劉備對於他來說是主而不是兄,他和諸葛亮有著更多類似的背景,都是劉備引進的人才。而且趙雲文武雙全,更是向來以大局為重、以服從軍令為天職。
關羽被殺後,趙雲支持諸葛亮的看法,極力勸阻劉備伐吳。劉備去世之後,趙雲尊諸葛亮為大。對諸葛亮的戰略部署,趙雲向來言聽計從、身體力行,諸葛亮亦尊趙雲為蜀軍楷模,二人一文一武,共同效忠於蜀漢江山。可見趙雲尊重諸葛亮的為人,敬佩諸葛亮的智慧。
「服從命令聽指揮」這六個字在趙雲將軍的身上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趙雲將軍都沒有半分污點可言。他忠君愛國、不近女色、不貪戀權勢,沒有政治野心。三國趙雲身為蜀國的虎威將軍,又是後主劉禪的亞父,可謂身份顯赫,尊貴無比,但趙雲不弄權、不借勢,一心效忠蜀漢,無半點私心。
綜上所述,與其他四人相比,趙雲沒有關羽的目中無人剛愎自用,沒有張飛的魯莽暴躁,比馬超有情義,比黃忠年輕;作為軍士,自然喜歡這種沒有後台,聽話好駕馭,辦事謹慎穩妥,可托付大事的好同事。此人能文能武,智勇雙全,符合諸葛亮的欣賞標準;趙子龍和諸葛亮都是後來「外聘」,心理距離較近;趙子龍情商出眾,執行有力,深得諸葛亮讚許;趙子龍不居功自傲,服從整體大局,品德高尚,讓諸葛亮敬佩。
所以趙雲,就是五虎將中,最受諸葛亮喜歡的那個人,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