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困境:人力資源有限只用後備人才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困境:人力資源有限只用後備人才

說起三國故事,最糾結最悲情的恐怕是「揮淚斬馬謖」這一出。馬謖不可重用,劉備早就看出來了,諸葛亮眼光不在劉備之下,為什麼還是違背了蜀漢公司前任老總的遺囑,將馬謖推上了業務第一線,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如果簡單地歸咎於諸葛亮用人不明。

無論是從史學研究,還是從人力資源研究來說,都不免簡單粗暴。一個經理人用人,不光是受自己眼光的局限,同時也會受到客觀環境、競爭對手對比等諸多因素的局限,有時候一些措施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我們且從街亭之戰前後的客觀形勢,以及蜀漢的人力資源配置來看這起事件吧。

諸葛亮的困境

蜀漢人力資源有限

只得用上後備人才

讀《三國演義》第九十六回就知道,諸葛亮在殺馬謖的前後,其心情極其糾結,具體情況不用再描述,看原著:須臾,武士獻馬謖首級於階下。孔明大哭不已,蔣琬問曰:「今幼常得罪,既正軍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為馬謖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曾囑吾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今果應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

劉備生前對於諸葛亮的囑咐不是小說家之言,確實是史有記載的,在《三國誌》中,劉備的原話就是「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既然諸葛亮已經得到預警,馬謖不能重用,為什麼最終還是違背了前任老總的生前囑托,將馬謖安置在最重要的戰場上呢?俗話說,形勢趕不上變化。創業的環境和人才的任用,永遠都不是靜態的,劉備死前的囑托,可謂此一時,到諸葛亮北伐,又所謂彼一時。哪些人力資源該用,該怎麼用,用在什麼地方,用在什麼時候,都隨時在變化。

劉備去世的時候,是公元223年,當時正好是在大敗給孫權退守白帝城之後,蜀漢遭受重挫,但人力資源尚算充沛,或者說還沒有凋零到很難看的地步,哪怕在敗兵之際,居然還有向寵這樣的能人,手下士兵沒有一個損失的,劉備稱之為「能」。這個時候,在劉備心中人力資源分佈圖的第一線位置上,還沒有馬謖,當然,他也不是完全否定馬謖,只是覺得「不可大用」,言下之意就是馬謖此類人最多只能放在後備庫存裡,不讓他閒著,也不讓他接力。

然而,形勢永遠在變化。等到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距劉備去世已經五年,那是公元228年,蜀漢公司的人才經歷了又一波凋零。況且這些人才大多不是本地產的,大部分來自冀州、荊州和山東,沒了就是沒了。

根本沒法補充,巴蜀之地的人口基數又少。就在這種情況下,在諸葛亮的心中,馬謖的位置,從劉備框定的後備人才向前推移到了第一線人才的位置。不是諸葛亮不把前老闆的話放心上,而是手頭能用的人力資源在減少,用著用著,自然就輪到馬謖了。

而且,諸葛亮將馬謖置放在街亭這樣的戰略要地,也不完全是在冒險。諸葛亮對街亭前線的佈置已經極其周密,指揮官只需按部就班地操作,應該問題不大。可以說,這項業務雖然重要,但懸念不是很大,總部的圖紙都已經畫好,按原計劃進行即可。而且,馬謖擅長軍事理論,放在這個位置上,不算唐突,至少他會看圖紙,懂業務吧。

諸葛亮的失算之處不在於未料到馬謖無能,而是未料到馬謖逞能。馬謖不是那種公司總部叫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的乖乖仔,喜歡體現個人的智慧,《三國演義》對於他違背軍令的情狀頗多誇張描寫,但基本事實還是符合史實的,「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本來不用你動腦筋,偏偏你要動腦筋,結果壞事。

在人才捉襟見肘之際,不得不把後備力量馬謖拿出來,放的位置也不算太冒險,諸葛亮用人的心思,還算穩妥。當然,也不是完全無人可用,例如還有趙雲、魏延等能人。不過,當時這些大腕也都有其他重要業務,魏延守漢中,趙雲在斜谷道佈置疑兵,佯攻敵軍,拖住曹真。這些業務的不確定性更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