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的征蜀大軍共有三路,鄧艾、諸葛緒各三萬人,主力則由鍾會統領,兵力十萬多人。在鄧艾打敗姜維,姜維退守劍閣後,鍾會的進攻受阻。鍾會征蜀是有自己野心的,他以諸葛緒畏縮不前的罪名,將諸葛緒逮捕押送回京,自己吞併了這部分兵馬,這樣三路大軍變成了兩路。由於糧食出現了問題,鍾會一時曾經出現了退兵的想法。這時候,鄧艾上書朝廷,說:「賊寇已經受到挫折,應當乘勝進攻,若從陰平出發,抄小路從漢代的德陽亭趕往涪縣,那裡離劍閣以西一百里,距成都三百多里,出動軍隊猛烈衝擊他們的腹心地帶,大出他們的意料之外,劍閣的守衛部隊一定返回救援涪縣,鍾會的兵士就可以齊頭並進;若守衛劍閣的部隊不返回,他們接應涪縣的兵力就薄弱了。」後來由於此役成功,人們稱之為陰平偷襲。
在軍事上來說,這兒沒有大路可走,能不能走得通尚未可知;即便是走得通,能不能調動敵人也是一個未知數;如果不能成功調動敵軍,一支偷襲的部隊又如何攻下涪縣城?這諸多的困難都是事前可以預料到的,那麼,鄧艾制定這樣的一份偷襲計劃,他的底氣來自於哪裡呢?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就帶來歷史小故事,一起看看吧!
鄧艾長期和姜維作戰,知道蜀漢國已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將
諸葛亮以後,魏國和蜀國有一段時間基本上沒有大的戰爭,少有一些小的戰事,基本上也是由姜維領兵,這種情況直到姜維成為第一大臣的大將軍方才有了改變。姜維領軍,對陣魏國西北主將共有三人,郭淮、陳泰和鄧艾,因此,這個鄧艾對於姜維以及蜀軍的情況應該說是比較瞭解的。這一時期蜀軍士兵的戰鬥力還是可以的,關鍵是缺乏一個有戰略謀劃能力的統兵人,像諸葛亮、司馬懿、陸遜等人。姜維作戰勇敢,膽量過人,但這個人缺乏戰略規劃能力,因而一生鮮有屬於自己的戰役之功。洮水之戰,姜維打敗魏國雍州刺史王經是一次最大的戰功,但這次戰役確是以虎頭蛇尾而始終。這次戰役,和他對敵的魏國主將陳泰卻認為,他最擔心的是姜維向東佔領隴上四郡,而姜維卻為了一個潰敗的王經死守在狄道堅城之下,結果陳泰迅速出擊,姜維不得不撤回到自己的地盤。這次出擊姜維,鄧艾也是參加了行動的,因而他對於姜維應該早就瞭解。也就是說,姜維這個人,兩軍對陣是一個強將,大範圍內的使計用兵,他不是一個一流將才。
另外,蜀漢國經過夷陵之戰、街亭失敗和魏延叛亂,已經失去了人才梯次培養發展的條件,也就是出現了軍事人才的斷層,廖化、張翼這些劉備時期的老人還在披掛上陣,姜維這種中生代的人才寥寥無幾,年輕將領更是沒有人才出現。正是有了這般底氣,鄧艾才只考慮自己,不考慮蜀漢國會怎樣的排兵佈陣。
蜀國內耗,這是一個王朝腐朽沒落最為基本的特徵
相較於姜維的戰略高度不夠,蜀漢國更大的問題在於他進入了衰落期,其特徵就是宦官弄權。宦官是皇帝制度的寄生品,伴隨著整個皇權的始終,但這有一個特殊現象,皇帝正朝政清社會安定這宦官絕對無名,反之,宦官有名,這個朝廷必定有問題。蜀漢國到了這個時候,誰最有名?除了那個扶不起來的阿斗,就要數那個宦官黃皓了。鄧艾雖然不能完全清楚蜀漢國朝廷的內幕細節,但姜維「沓中避禍」這樣的大事還是知道的,魏國在出徵詔書中已經提到了這一點。所以,對於一個腐朽沒落的王朝,你的作戰計劃無論是怎樣的大膽都不為過。
姜維不守險,邊將投降,這也給了鄧艾以底氣
出征時,鄧艾的任務是拖住姜維,因為姜維已經「遠離巢穴」,主攻任務是由鍾會去完成。但是,鍾會卻幾乎是毫無阻攔地進入並兵不血刃地佔領了漢中!原因何在?蜀漢國在邊境已經不設防。本來,諸葛亮、魏延等人的邊防政策是設立營寨,守住山口,但姜維認為這樣只能防住敵人,而不能消滅敵人,於是撤銷山口營寨,只在漢、樂等城駐軍。等到鍾會進攻陽安關口,守將蔣舒投降,另一個將軍猝不及防,戰死。鍾會進攻樂城,雖然一時沒有攻下,但鍾會知道這是一座孤城,跟本就不去管它,直接繞過去攻擊劍閣。這對姜維是一個多麼大的諷刺!
邊城之戰雖然是鍾會打的,但三支軍隊有一個統一的監軍衛瓘,他會及時地給各支部隊通報情報的。也就是說,姜維的邊境不設防、邊城守將投降,鄧艾都是一清二楚。面對這樣一個腐爛、內鬥的朝廷,面對這樣一支沒有防守意識的軍隊,面對不戰而降的邊境將領,鄧艾完全可以預料,只要他出其不意出現在蜀軍面前,蜀國朝廷就會震顫,軍隊就會恐慌,將領就會有人投降,他就會有勝利的把握。
本來,鄧艾開始是不同意馬上伐蜀的,但司馬昭還是說服了他,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伐蜀的第一階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順利。這應該就是鄧艾敢於冒險的底氣所在。可以說,當面對一個腐朽沒落的政權時,任何一個大膽的計劃都是有可行性的。也難怪司馬昭會把蜀漢國看成是「國小民疲,資力單竭」!這要是諸葛亮時期,同樣的國土和人口,司馬昭的父親司馬懿會認為蜀漢國是一個「伐之如執掌耳」的小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