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備稱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首先,劉備最大的問題不是繼承皇位,而是稱王,非劉不王,但也不是是個姓劉的就能稱王,否則和反賊無異。其次,魏國禪讓得國,劉備若承認漢已經禪讓天下,魏得其國此事是合法的,那麼劉備繼承皇位,自然就是割裂國家,這個很好理解。但若劉備不承認魏得漢國,禪讓合法,那麼獻帝就還是皇帝,魏國是反叛勢力,天下依然是東漢皇朝。那這個情況下,豈有他繼承皇位的資格?他雖姓劉,但不出於光武之後,正常情況下,即使假獻帝已經死,他也應該找個光武之後繼為皇帝,他得皇帝,也應該經過一場禪讓大戲。
但當時劉備的情況不允許他花時間在禪讓這個事上,他年事已高,兒子又小,他必須繼承皇位,安排好文武大臣,立好君臣名份,才能把自己的事業傳下去。這時雖然繼承皇位勉強,只是割據一方,但也不得不行之了。其次,皇帝是秦始皇發明的。先討論劉邦,再討論劉秀,才輪到曹丕、劉備、孫權。如果劉邦有合法性,那曹丕就有,拳頭說話,不足是沒有統一天下,有人不服。如果劉秀有合法性,那劉備也有,但劉備問題更多,劉秀統一天下,還補了手續認漢元帝為爹,劉備既沒統一天下,也沒認漢獻帝劉協為爹。
孫權合法性和曹丕一樣,拳頭說話。合法性,也就中國人講個體面,說出去好聽點。諸葛亮和孫權就搞了個東西二帝,當時的人都不在乎。如果劉協被曹丕搞死了,那麼劉備就具有合法性。但是劉協沒死,劉備就沒有合法性。劉備唯一無可挑剔的具有合法性的方法是設法迎回劉協,讓劉協禪讓。當然,劉備選擇的假裝劉協死了再繼承皇位屬於合情合理的選擇,也沒什麼可指責的。只能說這麼做在合法性上有瑕疵。客觀上來說,曹魏對於漢獻帝劉協是十分優待的,不但沒有謀害,還允許其沿用漢制、祭祀祖先。
這其實也和三皇五帝時期的先例一致堯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與王莽政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而且一個老百姓可能不知道高層的動態,劉備作為一個國家的君主,難道也得不到真實的情報嗎?至於孫權,就純粹是亂臣賊子,仗勢割據。劉備可是正兒八經的漢家三祖之一(漢家三祖:漢高祖劉邦,漢世祖劉秀,漢烈祖劉備)諸如其他的梟雄諸侯,比如董卓,袁紹,袁術,曹操,孫家三代,他們要是立國的話,那國號基本不可能是漢。
雖說曹丕是禪讓的,但想想之前,王莽都開了新朝,被劉秀翻盤,而後劉秀的國號依然是漢。曹魏有統一華夏的願望,也受禪讓而建國。季漢是漢政權的延續,也以興復漢室,統一天下為目標。所以他倆都合適。至於最後一個,大魏吳王孫仲謀?說不定人家在真的興兵長安以後,吳王也能變成大漢的。可以說因為劉備拳頭大有話語權,但至少說明拳頭大的人也不能無視合法性。另外劉備自認的這些想法,無處可考,但是很顯然在儒家思想下的封建社會是不可能得到支持的。
如果宗室自認為是國家的忠臣就有理由反對統治者,那對統治者的威脅恐怕比曹操這類權臣更大。漢朝皇帝在220年就沒有了,活著的只是一個叫劉協的人,絲毫不影響劉備繼承皇位的合法性,趙構繼承皇位時宋徽宗宋欽宗也活著,但沒有人會認為宋高宗不是宋朝的合法皇帝,朱祁鈺繼位時明英宗也活著,但終明一朝除了朱祁鎮重新開闢的8年外其他皇帝都公認朱祁鈺是明朝合法皇帝,此外後人對曹魏季漢的正統從來都有分歧。
最後,法有很多個,漢朝有漢朝法律,魏蜀吳有魏蜀吳法律,法律是管人的,不是管設計法律的人的,當然一定程度上法律就是一個規則,為了社會協同發展,只要當地管轄區域的人認同這個法就沒問題,不認同的話就會起義。理就比較奇怪了,古人喜歡講法理,也就是帶個理字,也就是正統,邏輯說的對說得通,大部分人能認同得事或者道理屬於理,如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也沒關係,這不是強制性的,理一致的人會走到一起,沒有強制性。所以魏蜀吳屬於理不屬於法,三個國家都找到了自己講得通的理就沒關係,劉備給了孫權一個皇族認同理,孫權給了劉備一個貴族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