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句歇後語陪伴了我們很多年,那麼到底周瑜打黃蓋是個怎麼樣的故事呢?這兩個三國時期的著名將領又為何要演一出這樣的戲?而這個苦肉計最終成功又是誰的功勞呢。
赤壁之戰,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戰役之一,當時曹操帶著他的百萬大軍南下準備一舉殲滅蜀吳聯軍,劉備和周瑜知道,自己區區五萬兵力,遠不是曹軍的對手。正當劉備和周瑜兩人無計可施的時候,黃蓋來到帳中找到周瑜,說:「大人,我可以假裝投奔曹操,讓曹操放鬆警惕,之後再找機會把曹操的大軍一舉拿下!」周瑜想了一下,便同意了黃蓋的方案。
於是在一次軍事會議上,周瑜和黃蓋大吵了起來,黃蓋甚至出言不遜,讓周瑜下不了台來。周瑜大怒,下令要把黃蓋趕出軍營。在眾多將領的苦苦哀求之下,周瑜沒有把黃蓋逐出軍營,但還是被周瑜打了五十軍棍。
這件事被曹軍派來的探子知道了,便把這件事迅速報告給曹操。後來曹軍的探子又聽說黃蓋對周瑜懷恨在心,想投奔曹操。曹操大喜,滿心只等著黃蓋前來投降。赤壁之戰當天,黃蓋帶著幾名士兵駕著一艘小木船駛向曹操龐大的艦隊。黃蓋的船上裝著整船的乾草。
曹操看到黃蓋,自以為這仗贏定了。沒想到,黃蓋竟然點燃了船上的乾草,隨後和士兵一齊跳入水中,遊走了。無人駕駛的木船衝向曹軍的船隊,頓時,火光沖天,哭喊聲、爆炸聲響成一片。赤壁之戰也成為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案例。
黃蓋是個怎樣的人
每個歷史人物我們都要客觀的評價他,今天我們就來黃蓋是個怎樣的人。首先,黃蓋肯定是個忠心耿耿的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畢竟他是輔佐了孫堅、孫策、孫權三代東吳的權力中心的老臣。另外黃蓋還是一個驍勇善戰的武將,一生為孫吳立下了無數戰功。
黃蓋成年後便隨著孫堅一起討伐董卓,董卓倒台後,依然跟著孫堅四處征戰,擴大孫吳的領土面積。期間,黃蓋擊敗了南邊的山中草寇,擊敗了北邊的董卓勢力,戰功顯赫。孫堅也因此任命黃蓋為別部司馬。孫堅去世後,黃蓋沒有另謀出路,而是繼續輔佐下一代東吳之主孫策。
孫策死後,黃蓋又繼續輔佐孫策的弟弟孫權,一生都在輔佐孫吳江山。孫權即位後,山越各部不願意投降於孫權,經常在當地作亂,於是黃蓋就奉命前往安撫。黃蓋來到山越後,就與那些原來的官吏說:「我是個武官,不做文官,那些公文就你們來處理,要盡心盡力,我是不會用鞭抽杖擊的處罰的。」一開始,這幾個官吏有點懼怕黃蓋,做事十分的認真。後來看黃蓋好像真的不看文書,也就隨意了起來。
黃蓋知道後,非常不滿,等到掌握了他們幾個不守法的證據,就將他們都請到家裡來,設酒宴招待他們。宴席上,黃蓋就拿出這些證據質問他們,這幾個官吏無法狡辯,只能低頭認罪。黃蓋對他們說:「我之前就跟你們說過,不會用鞭、杖來處罰你們。」說完,就直接將幾個官吏殺掉了,剩餘在場的人都十分震驚。從這裡都可以看出黃蓋是個有勇有謀,做事還有點狠辣的武將。
黃蓋怎麼死的
黃蓋在赤壁之戰中,放火燒了自己的船,與剩下人員一起跳入江中,游回自己的領地。但是,黃蓋跳入江前,被張遼的箭所射中,最後被救上來的時候,甚至許多人都認不出來這是功臣黃蓋。還是黃蓋自己叫了韓噹一聲,才被韓當認出來。
赤壁之戰之後,黃蓋因為受了箭傷,一直在東吳修養,遠離孫權的政治中心。因此,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黃蓋基本上已經不出場了,這也導致了許多人誤認為黃蓋在赤壁之戰後因傷重死亡了。其實這是不對的,黃蓋在赤壁之戰後,被拜為武鋒中郎將,還是為東吳的江山社稷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公元219年,武陵蠻夷叛亂,進攻城邑,孫權任命黃蓋為太守,平定叛亂。當時武陵郡內兵力只有五百,於是黃蓋運用戰術,大開城門,將蠻兵引入城內。等那些賊兵進入了一半的時候,立即發動攻擊,斬殺掉數百人,還收復了之前失去的城邑,斬殺叛軍領袖,放了投降者。用從春季到夏季的時間,平定所有的亂事,當地的各部落的頭目都對他以禮相待。一直到這時,武陵郡的叛亂才徹底清除。
後來長沙益陽縣也被山賊所佔領,黃蓋又前去征討,順利地將山賊趕了出去。於是孫權便升他為偏將軍,在升任偏將軍不久後,黃蓋便病逝了。所以,黃蓋並不是在赤壁之戰後去世的,而是在擔任偏將軍之後,病逝的。
黃蓋墓
黃蓋,作為三國時期一位經歷過三位掌權者的東吳重臣,他的一生是非常精彩的。起先,跟隨孫堅征戰沙場,建功立業。隨後又在孫策身旁出謀劃策。在孫策去世後,又盡力輔佐孫權,替他平定地方叛亂。東吳的百姓對這位後漢三國時期的著名將領也時常進行拜祭和緬懷。
黃蓋墓地的具體位置到現在為止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黃墓鎮老街東200米的王家屯村。南陵古稱春谷,周瑜、黃蓋等都曾先後任春谷長。據《南陵縣志·卷七輿地》記載:「丹陽都尉、偏將軍黃蓋墓:在下北鄉黃墓渡東,邑人歲祀黃將軍於此。康熙辛丑,知縣宋廷佐修其兆域,為文立石以表之。相傳其子孫今更王姓。」
說的是在公元1711年,宋庭佐在擔任南陵知縣事,曾重修黃蓋墓,並於墓前立碑撰《黃將軍墓碑記》:「南陵之有黃墓,舊傳吳偏將軍黃蓋公覆葬地,在北郊三十里外,與繁壤接而介大河,有渡,即名黃墓。兩邑志皆同……」這為黃蓋墓在南陵提供了證據。
另一種說位於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區麻丘鎮。在舊《南昌縣志》上也查看到相關記載:「呂蒙墓位於廣安村孫姓村左的呂蒙崗(亦稱呂墓崗),此墓已廢。……黃蓋墓位於呂蒙墓西約2.5公里,該地俗稱『黃蓋嘴』。」這又是證明黃蓋墓在南昌的證據。
不過三國時期離我們太過遙遠,而縣志也是後人編寫,不可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