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年四月,漢司徒王允聯合呂布上演了一場宮廷政變,把持朝政胡作非為的董卓最終死在了呂布的手上。然而董卓的死卻並沒有換來局勢的穩定,董卓的部將們打著為董卓復仇的旗號率大軍蜂擁殺向了長安。這些群龍無首的西涼將領攻陷長安後燒殺擄掠無惡不作,那麼這些作惡多端的將領後來是如何走向覆滅的呢?
王允、呂布殺董卓時將董卓留在長安的家屬也一併誅殺殆盡,當時董卓的女婿牛輔因為率兵駐紮在陝地得以倖免於難。這個時候牛輔是唯一能安穩西涼軍的關鍵人物,但牛輔只是一個貪財怕死的人在關鍵時候卻選擇拋棄軍隊帶著財寶出逃。牛輔後來被親隨出賣不僅奪了他的財寶還將他人頭送給了朝廷。
牛輔死後董卓的西涼軍徹底失去了首領。牛輔帳下的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人見牛輔已死便商量分行李散伙,後來在賈詡的勸說之下這些人一不做二不休自發組織起來招攬董卓的餘部殺向了長安。董卓的部將樊稠、李蒙、王方等紛紛響應李傕、郭汜,最後西涼軍到達長安城下居然有十多萬之眾。長安城破之後漢獻帝劉協被西涼軍閥們所挾持,李傕被封為了車騎將軍,郭汜為後將軍、樊稠為右將軍,這三個人留在了長安把持了朝政。張濟則被封為了驃騎將軍率軍駐紮在弘農。
董卓的西涼軍被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四人瓜分,朝政事無大小鹹決於這四人。這時同在西涼割據的勢力馬騰、韓遂也想入朝分一杯羹,他率兵屯駐在長平觀並且暗地裡勾結朝中的諫議大夫種邵、左中郎將劉范準備來個裡應外合除去李傕、郭汜等人。馬騰、韓遂的陰謀敗露之後,李傕、郭汜等人商議讓樊稠帶兵去攻打馬騰、韓遂。樊稠打仗很有一手他率軍一鼓作氣將馬騰、韓遂聯軍從長平觀驅逐回了涼州。
《九州春秋》記載,樊稠率軍追趕馬騰、韓遂聯軍到了陳倉,馬騰、韓遂一路上被樊稠追著打既沒有安全感又很沒面子。於是韓遂便和樊稠打起了感情牌,韓遂約見樊稠說道:「天下之事無常,我們之間並沒有私怨。而且我們都還是老鄉,做人留一線 日後好相見!」樊稠覺得韓遂說的很有道理於是騎馬上前和韓遂寒暄了一番。李傕侄子在樊稠帳下效力,他將樊稠和韓遂的事匯報給了李傕。李傕因此認為樊稠和韓遂有勾結於是便設下鴻門宴誅殺掉樊稠。
樊稠的死是西涼軍內部分裂的一個徵兆,首先樊稠的死導致了李傕、郭汜之間產生了隔閡。李傕、郭汜和樊稠本來是京城三巨頭,而李傕隨隨便便處死了樊稠,這難免不會讓郭汜覺得李傕是在剷除異己方便獨攬大權。不久李傕、郭汜之間的矛盾激化,雙方在長安城展開了激戰。漢獻帝劉協和朝中的大臣成為了李傕、郭汜手上的人質。
李傕是董卓四大將裡最有實力的一個,不過在和郭汜爭權期間他的部將楊奉帶著帳下的軍隊反叛了李傕。李傕的實力一下子被削弱,於是他在張濟的撮合下這才和郭汜講和。這個時候楊奉正偷偷帶著漢獻帝劉協在回洛陽的路上,李傕、郭汜派兵追趕卻被楊奉擊敗。後來漢獻帝劉協輾轉各地最終被曹操接到了許都。
李傕、郭汜之前火並相互削弱實力銳減,而且他們還丟了漢獻帝劉協這個護身符很快便成了眾矢之的。李傕最終被關西諸將討伐兵敗身死,郭汜則被部下所殺。而駐紮在弘農的張濟獨木難支只得帶部眾流竄到了南陽,後來張濟因為軍中缺糧縱兵抄掠在攻打穰城時戰死。張濟死後他的侄子張繡統領了他的部眾。張繡先依附荊州牧劉表後來又歸順了曹操,張濟的舊部成為了曹操的軍隊,在官渡之戰眾張繡帶著張濟的舊部在戰場上屢立戰功受到了曹操的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