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奸臣落馬被誅,一直都是大快人心的事。《三國演義》第九回,「除暴凶呂布助司徒」,說的就是東漢一代權奸董卓,被王允、呂布聯合誅殺的故事。
因為生前作惡多端,董卓死時,怎一個「慘」字了得。身材肥胖的他,先是被周圍的武士拿著戟一頓亂刺,因內穿堅甲,他只是胳膊受傷墜車。可接下來就慘了,他的義子呂布可不是吃素的,挺方天畫戟、健步過來,只說了4個字:「有詔討賊」,接著便一戟把董卓刺死。
更慘的還在後頭。軍民百姓對董卓有切膚之恨,看守他的士卒,把火放在董卓的肚臍眼上,拿他當燈點,烤得油脂流了一地。過往的百姓,也無不以踐踏董卓為樂。
可有一人卻是個例外,在全城百姓無不歡舞雀躍之時,他卻撲在董卓屍首上面大哭。王允氣得吹鬍子瞪眼,叫人馬上將他擒來,眾人一看,他竟然還是大漢朝的一位忠臣——蔡邕。
蔡邕是東漢時期的一位全才,在文學、天文、音樂等方面皆有建樹,他尤其擅長書法,創立的「飛白書」盛行於唐朝、宋朝。
所謂的「飛白」,就是在寫毛筆字時,故意讓筆頭不完全出墨,從而出現枯筆,使得筆劃中留有拖絲或留白,因而就讓寫出的字有了飛動之感。
歷史上,唐太宗、唐高宗、宋太宗、宋仁宗均是「飛白書」的鐵桿粉絲,而宋代第一才子蘇軾更是讚美飛白說:「其飛白,美哉多乎,其盡萬物之態也。
單從書法上看,蔡邕已經是一代牛人了。但更厲害的還在後頭:
蔡邕的大女兒,是歷史上有名的才女,比他更有知名度,這便是蔡琰,又被稱為是蔡文姬。蔡文姬博學多才,通曉音律,後來不幸被匈奴人擄走,並淪為匈奴左賢王之妾。曹操聽說後,念及與蔡邕的同事之情,便將蔡文姬重金贖回,這就是「文姬歸漢」的故事。
蔡邕還有一個女兒,嫁給了上黨一位姓羊的太守,生下了二子一女。其中,這個女兒,也就是蔡邕的外孫女,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歷史上被稱為是「景獻羊皇后」;一個小兒子,蔡邕的外孫,就是西晉時期為消滅吳國立下過赫赫戰功的一代著名將領羊祜。
蔡家擁有如此眾多的人才,更說明了蔡邕的遺傳基因不差。而更為難得的是,蔡邕還是一位剛正不阿,對大漢忠心耿耿的忠臣。
對於這一點,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一回就做了介紹。當時,東漢頻頻出現地震水災和各種異象,蔡邕就向皇帝上奏說:這是宦官干政所致。因此,正直的他才得罪了宦官,亡命江海十二年。
董卓進京以後,為了提升自己的逼格,聽從了謀士參謀李儒的建議,故意把蔡邕這種海內名士,提升為當朝重臣,以集聚自己的聲望。可是蔡邕知道董卓是個什麼貨色,一直不願赴任。董卓大怒,派人給蔡邕傳話說:「如果不來,我滅你族!」蔡邕恐懼,只得前往。用這種手段逼人來當官,除了董卓,也是沒誰了。
然而後來董卓身死,竟然發生了蔡邕哭董卓事件。王允氣不打一處來:當年你也是敢於得罪宦官的忠臣,今天董卓被殺,百姓無不拍手稱快,你身為漢臣,反為賊哭,是何道理?
蔡邕回答說:「蔡邕不才,也知道什麼是大義,怎麼能做背叛國家而投靠董卓的事?只是因為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他一哭。」儘管如此,在王允認為的「大是大非」面前,他還是不能原諒蔡邕,於是將蔡邕下獄,最後蔡邕死於了獄中。
蔡邕雖然身死,卻留下了「知遇之感」一詞,形容因為得到重用或賞識,而對提拔自己的人心存感激。而這個詞,也成為今天職場上,下屬誇獎上司的流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