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計有謀略:關羽的頭顱為何嚇傻曹操?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有心計有謀略:關羽的頭顱為何嚇傻曹操?

古人講「禮者,敬人也」,意思是說:禮,是用來尊敬別人的。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我國歷史上關於禮儀的故事也很多。傳統上的禮儀,主要是一種道德風尚的體現,如「孔融讓梨」,講的是長幼之禮;「舉案齊眉」,講的是夫妻禮儀;「曾子避席」,講的是尊師之禮。

除了體現道德風尚之外,禮儀很多時候被當做是一種處世技巧。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禮儀的「禮」字與道理的「理」字讀音相同,稍一思考,我們不難發現,兩者有著奇妙的關聯:我們做事講求「先禮後兵」,這「禮」字當先,自然就能以有理者的姿態作出進一步的舉動。有心計有謀略的人就善於在「禮」字上做文章,使自己擺脫不利局面。

三國時期,諸侯間征戰不休。孫權擒殺關羽之後,卻歡喜不起來。他知道關羽是劉備的結義兄弟,曾誓同生死,現在殺死了關羽,劉備必定會發兵討伐東吳為關羽報仇。劉備擁有兩川之兵,再加上諸葛亮的謀略,張飛、趙雲等將領的英勇,東吳肯定難於抵禦。

孫權的謀士參謀張昭給他出了一個主意:派使者把關羽的頭盛入木匣中,送到曹操那裡,嫁禍於曹操。

曹操何許人也,他心計頗深,長於謀略。很快,曹操便識破了東吳的伎倆。他收下木匣,並命工匠雕刻了一具香木軀體,與關羽頭顱配在一起。出殯那天,曹操率領文武百官,以王侯之禮為關羽送葬。曹操還親自在靈前拜祭,並追贈關羽為荊王,之後還派專門官員為關羽守墓。這種葬禮,在當時可以說絕無僅有,以曹操的身份,對關羽的尊崇禮敬,也可以說無以復加。

劉備聞知後,果然只恨東吳,發誓要傾國出動為關羽報仇,與東吳不共戴天。魏國因此避免了一場大戰。

曹操不愧為一代梟雄,在被栽贓嫁禍之後,可以自導自演一場盛大隆重的「禮儀」秀,與劉備化干戈為玉帛。如此的心計和手段,讓人佩服。

在生活中,彬彬有禮的人,自然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支持。這不僅可以表現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也體現一個人為人處世的心計和智慧。有時候禮的作用不可估量,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講,禮儀比能力和學識都重要,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有這樣一個故事:

王芸在一家公司的公關部試用,試用期三個月,試用期過後可以申請轉正。同時試用的有三個人,但只有一個人可以轉正。三人平時工作都非常努力,業績也都非常出色,能力難分高下。

三個月之後,他們都向公司遞交了轉正申請。公司人事經理收到申請後讓他們回家等候通知,說是領導層協商後才能作出決定。第二天,王芸接到了人事經理的短信:「很遺憾,雖然我們很欣賞你的學識、氣質,但是名額有限,你的轉正申請沒有通過。你很優秀,公司以後如果有招聘名額一定會優先通知你的。」雖然當時王芸很難受,但是轉念一想,公司或許有自己的理由,而且短信上說的也很真誠有禮,她就禮貌地回復了信息。

但出人意料的是,一個星期後,人事經理給她打來電話,說經過經理層會議討論決定,她的轉正申請已通過,可以轉為正式員工。原來,那則短信只是一項考核內容,其他兩個人都沒有回復,王芸的禮貌和氣度符合公司的要求,因此,她被正式聘用了。

有禮貌懂禮儀的人受人歡迎,容易獲得機會取得成功。相對的,在細節上不注意禮節、魯莽無禮的人會由於禮儀上的缺失而遇到不必要的阻力,甚至失去難得的機會。

他在求職時曾向一家著名的外企投過簡歷,經過嚴格的篩選,這家公司通知他去面試。面試總共三輪,張詡憑借自己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機智的應答闖過了前兩輪。

第三輪面試是由總經理親自面試。那天,張詡由於前一天晚上用功準備資料,出發得有點晚。在擠公交車的時候他比較急,踩到了一個人的腳,這個人沒有惱怒,只是看著張詡,似乎在等他道歉。張詡瞟了那人一眼,什麼也沒說。

最終張詡準時到達公司,等了大約半個小時,面試就開始了。可是見到面試官的一剎那,張詡就明白自己不會被錄用了。原來早上被他踩到腳的那個人,正是公司的總經理。

每次說起此事,張詡都懊悔莫及:「我怎麼知道公司總經理的車剛好壞了,居然還和我擠上了同一趟公交。要是當時禮貌地道歉就好了。」

教訓很慘痛,但結果不難理解,每個公司領導都希望自己的員工有較高的素質,更懂得禮儀,因為只有這樣,公司才會保持良好的形象。「無禮寸步難行」,一個沒有禮貌,不懂得運用禮儀為自己形象加分的人,不僅不會受到企業的眷顧,在日常生活中也會處處碰壁。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