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為何不趁機除掉司馬懿?背後什麼原因?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爽為何不趁機除掉司馬懿?背後什麼原因?

公元239年,明帝曹叡病危,將太子曹芳托孤於曹爽司馬懿。少帝曹芳即位之後,封曹爽為武安侯,其與司馬懿共同執政。剛開始兩個人商量著就把事情給辦了,可謂合作愉快,但畢竟那個時候靠的是軍權說話,誰都想掌握大權壓住對方。曹爽先發制人,司馬懿被漸漸被架空,很多政事司馬懿都不能參與,於是稱病迴避曹爽,韜光養晦等待良機。曹爽於是更加肆無忌憚,目中無人,司馬懿那個老不死他那時候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曹操沒殺他,還有心防著他;等到了曹丕上位,那是依仗司馬懿帶兵打仗、治國理政的呀。曹丕臨危的時候,是委託司馬懿、曹真等為輔政大臣的,而且特別交代曹叡說:「一定不要懷疑他們。」曹叡為帝的時候,司馬懿還是表現得非常乖巧。等到曹叡死了,把8歲的兒子曹芳交給司馬懿和曹爽一起輔佐,可以說曹爽的能力、資歷、威望都遠遠比不上司馬懿。

司馬懿的一大特點是能忍,面對諸葛亮的各種挑釁和嘲笑,他忍;面對曹操的猜疑,他忍;面對曹爽的種種逼迫,他忍。後來的事實證明,司馬懿不甘於退出政治中心,只是藏拙而已。但他忍功太好,讓曹爽認識不到他的威脅性,還真以為他已經認輸了。既然如此也就沒有必要結成生死大仇,如果每一個政敵都要追殺至死,那政治家們也不用幹別的了,整天追殺別人或被別人追殺。

最後要說的就是曹爽有些人頭豬,自己兄弟幾人掌管天下,可是要出去祭祖,朝中一個不留,都帶出去,這是變相作死啊。當朝中變亂的消息傳到高坪陵後,桓范提議利用天子之名招天下勤王之師討伐司馬懿,多好的計策啊,眼看可以扭轉乾坤,可是曹爽卻輕信司馬懿的勸降,以至於失去最後勝利的希望,這樣的人不輸才怪。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