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法正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三國當中的文臣武將,都在歷史的舞台上面嶄露頭角。他們在屬於自己的領域裡面發光發熱。武將在戰場上奮死拚殺,文臣謀士參謀幫助自己的領導,密謀策劃於密室當中。當然一個地盤的擴,首先還要有一個重點,那就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三國裡面公認有才能,最出名的便是諸葛亮、周瑜、司馬懿。
可能是多年的熏陶,這三個人有時候都被神話了。尤其是諸葛亮,說的是神乎其神。那麼在三國的歷史歲月裡,劉備在後期的發家致富,擁有的人生意義上第一塊完整的地盤。但是這塊地盤的獲得便是劉璋身邊的謀士參謀法正。那麼法正是個叛主的人,人品有問題,劉備為何不怕他背叛呢?
法正的簡介
法正的家庭背景還是相當雄厚的,西川名士家庭當中。建安年間,法正和孟達原本是好友,正好趕上鬧饑荒。兩人便一起投靠了劉璋,奈何劉璋這個人,並不是一個明主。法正在劉璋的手底下熬了許久才陞官。同在劉璋手下幹活的張松,同樣是一個懷才不遇的人。兩人沒事便一起喝酒,感慨領導的不給力。
等到了公元208年的時候,劉備這邊開始逐漸的壯大了起來之後。張松和法正便商量著怎麼樣投靠劉備更為合適。便背著劉璋,暗暗謀劃著將劉璋整個地盤送給劉備。當劉備和法正見面的時候。劉備"以恩意接納,盡其慇勤之歡"。這樣讓原本就有著投靠劉備的想法更為堅實。等到法正回到益州之後,便和張松一起謀劃背叛劉璋的事情。
法正在暗地裡向劉備獻慇勤,給劉備提出了如何奪取益州。"閣下命世英才,劉璋無明主之能,以張松為內應,奪取益州;以益州的富庶為根本,憑借天府之國的險阻來成就大業,易如反掌。劉備聽到之後十分的高興。雖然後來事情敗露,張松被殺,但是益州還是跑到了劉備的手中。
一個背主的人
有些事情也是需要辯證看待的,三國那種亂局當中。有些時候,是需要看時局的變化,以及領導的重用程度來判定。有一個明智的好去處,豈不是更好的發展呢?劉備在三國裡面,眾多的諸侯當中,除了極個別的,剩下的差不多都投靠過。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說劉備也是一個背主之人呢?
答案顯然不是,一個人是否是一個背主之人,要看他所做的事情,是否符合歷史大局,以及當時世人口中的天下道義。很顯然,呂布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三姓家奴",的確符合呂布。因為他做的事情,都明顯不按常理出牌。劉備則是不同,劉備所做的事情的口號就是,"匡扶漢室"這面大旗幟,被他運用的淋漓盡致。同時曹操身邊的文臣武將,很多都是從別的地方轉頭過來的,況且再投了新的主人之後,都大都在三國當中發光發熱。最有名的莫過於張遼和賈詡。一個名震東吳,一個被評為第一"毒士"。
我們再看法正,法正在劉璋的手底下,其實並沒有得到很大的重用。受到排擠暫且不提,如果一個自認為有才能的人,在三國裡面得不到重用,很容易就會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掉。如果自己不再爭取一下的話,結果只有一個,碌碌無為的度過一生。
其實賈詡的為人根本沒問題,無非就是一種個人的選擇罷了。每個人都有這夢想,這個夢想逼迫他們去做一些有利於自己的事情。"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更何況法正要投靠的也是大漢的皇叔,那位"匡扶漢室"的劉氏宗親。反觀劉璋,只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庸主,並不值得法正一直為其效力。與其碌碌無為,還不如去博一把,很顯然,法正投靠劉備的選擇是正確的。
劉備為何不怕法正背叛
天下士人的心,劉備可以說掌控的十分的到位。因為劉備需要得到一塊穩固的根據地。同時法正不僅有才能而且家族勢力也有,劉備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麼會害怕法正背叛呢?同時當時的天下能投靠的也就三個,劉備、孫權、曹操。曹操那裡人才濟濟,根本輪不到法正說話。東吳更不用說,一個外來的臣子謀士參謀,在東吳怎可能會有立足之地呢,肯定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擠。那麼只能選擇劉備了。
劉備自然也是一個愛才的人,畢竟各個方面都有用人的地方。法正只能跟著自己建功立業,這樣才會又機會出人頭地,名流千古。時局的原因,加上法正本身的原因,也就導致了劉備根本不需要怕法正背叛。更何況誰都想有機會在歷史上斬露頭角,更何況劉皇叔對法正的重用並不亞於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