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瞭解姜維的朋友都知道,他原本是魏國的一員將領,只是諸葛亮看中他的能力,不惜利用離間計,讓他受到魏國的猜忌,不得已之下投降蜀國,並且諸葛亮將他帶在自己身邊,作為接班弟子培養。但是不管怎麼說,姜維還是魏國人,可他後來卻為蜀國拼上了性命,死在魏軍手裡,這到底是為什麼?姜維為何會為蜀國做到如此地步?
因為姜維本身就是忠誠之士。
姜維作為一個降將,首先要看姜維是為何投降。曹魏對待姜維不薄,因為姜維父親立功戰死,所以姜維直接封了官。蜀軍攻打過來,當時大部分郡縣都響應蜀軍,而姜維並沒有響應,但是姜維的上司馬遵認為姜維也會跟隨其他郡縣一起反叛,所以才拔兵逃走,而姜維追過去的時候,馬遵軍已經不給開門了,各處都不願意接受姜維,姜維被逼無奈才投降給了諸葛亮。
而諸葛亮當時斬了馬謖,全軍撤退,正是用人之時,姜維此時加入也是時機選的對,所以得到了重用。你想想,在魏國時被各種猜忌,然後到了蜀國被禮遇,姜維能不感謝嗎。所以姜維懷著感恩的心,戰戰兢兢,慎重對待丞相派的每一次任務,並且以師事之。
說起降將,在三國的歷史上出現了非常多,但是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那個原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將,後降蜀漢的姜維,歷史上對此人的爭議也是甚大,有人說他乃叛徒,當不得真英雄,小花對此荒謬說法極不認同,在我看來他乃是真正的大丈夫偉英雄。
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著名將領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之所以姜緯為蜀國拚命,小花認為有兩點,一是諸葛亮對其的信任和重用讓姜維銘記於心,二是作為一個將,姜維心中已無國別之分,一心效力建功,無論身處哪國都能做到敢死敢拚為國效力
姜維本身就是秉承忠義孝信的義士,人品方面沒的說,而且還文武雙全,得到了諸葛亮的欣賞。還有一點尤為重要就是他有一顆匡扶漢室的雄心,在三國誌中姜維傳記載著:姜維曾說其祖祖輩輩食漢祿,說明他內心深處還是想報效國恩的,儘管曾是魏將,在內部被懷疑打壓,也沒有施展能力的大平台。當時又加上蜀國自身條件所限,老將凋零,人才匱乏,諸葛亮本人也知天命,一心想找一個人才傳授衣鈸,以延漢祚。
姜維的出現讓諸葛亮看到了希望,人品、謀略、誠心無可挑剔,於是將壓箱底的八卦陣都交給了他,可謂是盡心栽培,還擔當重任,諸葛亮死後姜維做了大將軍成為蜀漢軍事指揮上的一把手,而姜維本身也並沒有讓諸葛亮失望,九伐中原,為國捐軀,譜寫了一代英雄的悲歌。
姜維等人發覺後,追到上邽,馬遵卻緊閉城門不讓他們進去。姜維等人只得一同奔往冀城,冀城也閉門不納。姜維等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好到諸葛亮那裡去投降。
由此可見,姜維的投降,責任完全在於馬遵,他生性多疑,膽小如鼠,無端猜疑,造成了姜維的投降蜀軍。當時正趕上蜀將馬謖街亭失守,諸葛亮率西縣一千多戶人家和姜維等人返回蜀中。從此姜維與其母失散。諸葛亮任命姜維為倉曹掾,加授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這一年是魏太和二年、蜀建興六年(公元228年)。這一年,姜維二十七歲。諸葛亮給留府長史張裔、參軍將琬寫信說:「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其人,涼州上士也。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後遷中監軍征西將軍。
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334年),諸葛亮去世。姜維返回成都,擔任右監軍、輔漢將軍,統率各軍,進封平襄侯。姜維因受諸葛亮知遇之恩,從此死心塌地為蜀漢盡忠,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這就是古書上說的「人之相知,貴相知心。」人的相知不在認識時間的長短。有的人相識多年,還像新認識的一樣;有的人偶然相遇,感覺就像交往多年的知己一樣。故人的彼此相知,貴在互相知心。這是姜維死心塌地為蜀漢盡忠的原因。
並不存在什麼已經是降將就不能再投敵的問題。劉禪投降之後,姜維已經算是投降魏國了,若不是一心為漢,領個閒職了此一生怕也不是什麼問題。而姜維最後的選擇是寧可身死也要力求漢室復明。我覺得要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大概就是「士為知己者死」吧。
在魏國一開始姜維只是個靠父親功績獲得官職的小角色,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他連城門都進不去,無奈之下才降了漢。但到了漢以後待遇就不一樣了,諸葛亮給別人寫信時都大力讚賞了姜維的才能,怕是在姜維面前也多有期待之意。一個在原來國家碌碌無為還幾近被放棄的降將,在這裡卻得到了賞識,這種前後懸殊的待遇恐怕不會不讓人動容吧?人生的目標是什麼?我們在這個和平的年代可以有很多選擇,但是在那個生靈塗炭的戰亂時代,恐怕選擇也不多。既然如此,感知遇之恩而報之餘生的做法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