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年,劉備第一次聽說諸葛亮這個名字。當時他和曹操撕破了臉,不得不前往荊州投靠劉表,就是在這個時候,司馬徽向他提起了被稱為「臥龍」的諸葛亮。六年後,深受劉備器重的謀士參謀徐庶,再一次向他推薦了諸葛亮。當時,劉備正面臨興復漢室前路茫茫的重重困局,求賢若渴的他當即就去拜訪了諸葛亮。
那一天,在上門第三次的時候,劉備終於進入了那間茅屋。就是在這裡,這對被歷史稱為「聖君賢臣」的君臣第一次見面,一個虛心求教,一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件樸素甚至稍顯破敗的茅屋裡,兩個心懷大志的人一起共商天下大事。就此,有「臥龍」之才的諸葛亮正式出山,輔佐劉備。
但是眾所周知,劉備無權無勢,在各方勢力中可謂是最差的那一個,有大才的諸葛亮為何不選擇諸如曹操這樣的巨頭呢?劉備的魅力又在哪裡呢?
三顧茅廬,共商天下
公元207年,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按理說劉備雖比不上曹操袁紹之流,但大小也是個人物,要找個有才之人也不是什麼大事,一般不需要主公親自前往,諸葛亮這架子卻擺得如此大,不像是要投奔於人的。
好在劉備這人向來是最仁德不過的,又求賢若渴,甘於禮賢下士。於是,他便親自帶著人去諸葛亮的住處,求取這位賢士。不過,劉備前後跑了兩次都是無功而返,直到第三次,才見到了諸葛亮的人。而當他與諸葛亮交心長談後,他明白,這一趟沒有白費。
諸葛亮,「琅邪陽都人」,少有大才,父母早忘,後隱居在隆中,不慕榮華,不求富貴。與他交好之人,如博陵郡的崔州平、穎川郡的徐庶徐元直等人都知道他才比管仲、樂毅,超出常人許多,不是泛泛之輩。
一首《隆中對》,道盡天下局勢不說,還深刻地分析了劉備相較於其它勢力的優劣,並且還提出了相應的計策,為後來蜀漢政權的建立做了宏觀性的藍圖指導。而諸葛亮的話確實說到了劉備的心坎上,劉備也看出諸葛亮是個值得托付和信賴之人,於是,二人就此結盟,共同成就了一樁君臣之誼的美談。
劉備會選擇諸葛亮,這個不難理解,畢竟諸葛亮的才智令人折服,但是,諸葛亮為何會選擇劉備這樣一個「一窮二白」的主公呢?
擇主劉備
首先咱們先想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兩個人要結盟,做同一件事,有兩種情況。第一,兩人意見不合,其中一人並沒有發自內心地想做這件事,是被另一人以金錢、權勢誘惑或是以親人等脅迫。第二種情況就是,二人意見相同,都想把這件事做成,自然而然地結為同盟,同心同力。而諸葛亮和劉備就屬於後者。
劉備作為漢室遠親,面臨天下大亂的情形,他想做的事,自然是剷除奸佞,興復漢室。那諸葛亮呢?他為什麼會想要興復漢室呢?
原因也很簡單,主要是諸葛亮本人是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意欲護衛正統的人。
據《三國誌》記載,諸葛亮常常以管仲、樂毅自比,以他們為人生的榜樣。而管仲、樂毅都是儒家的傳統人物,諸葛亮自然也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而他又是「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他的父親諸葛珪也擔任過太山的郡丞,都是為漢室效勞的。故而,漢末天下大亂以後,漢室衰微,他便希望為興復漢室出一份力。
根據這個要求,身為皇族又一心為匡扶漢室而奮鬥的劉備就是最好的人選了。畢竟,在諸葛亮看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明顯就是個意圖篡位的。而孫權一方呢,安於江東,並沒有想要一統天下的宏圖大志。
除此之外,咱們試想一下,若是找到一個目標一致的人,但這人卻是個頑固不化的,是個不聽取他人意見的,還是個殘暴之人,那合作起來能有什麼好處,恐怕不僅事辦不成,還反倒惹得一身腥。所以,投靠的這個人必須得是個仁德之輩,是個心懷天下,心胸寬廣的賢明之人。
而劉備也滿足這個條件,他的仁德那可是出了名的。想當初,劉表去世,他的次子劉琮繼承了荊州。這個時候,曹操南下,要攻打荊州的消息傳到了這裡。劉琮一聽,居然想都沒想直接就投降了。而荊州的百姓們也知道這樣一個州牧是不堪托付的,正好當時劉備要躲避曹操離開荊州,於是,大批的百姓自發地跟隨劉備一同離開。
俗話說,群眾的眼神是雪亮的。從百姓們的行為中,咱們就可以看出,劉備平日裡定然是個仁德之人。而當時劉備都已自身難保了,卻沒有捨棄這些百姓,反而是一路好好護送。由此可見,劉備這樣的人,若是成了天子,定然是愛民如子的,是個可以跟隨的主公。
不僅如此,從劉備三顧茅廬,不辭辛勞,沒有怨言的行為中,我們也能看出,他是一個禮賢下士而又謙卑的人,必定不會不聽取有才之人的建議,固執己見。
綜合以上原因,諸葛亮選擇劉備自然就再正常不過了。而事實證明他的選擇也沒有錯,後來蜀漢政權的建立,劉備對他無人能及的信任,都表明選擇劉備是正確的。尤其是劉備臨終托孤的那一番話,情真意切不說,那句「君可取而代之」,確實沒有幾個人能夠說出口。
諸葛亮與劉備的君臣佳話,確實值得被傳頌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