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三國時期,孫權繼承父兄留下的基業,在南方不斷發展壯大,最終稱王稱帝,成就一番霸業。而孫權本人也在平均年齡只有不到三十歲的亂世中活到了71歲的高齡,但是他的幾個兒子們卻沒有那麼幸運,雖然出身皇家,錦衣玉食,卻是個個短命,三個因病早逝,四個被殺。
孫權最賢能的兒子當是大兒子孫登。孫登「愛人好善」,「性謙讓好學」,一直以來都被孫權視為儲君來對待。為了培養孫登,孫權聘請了「豪華陣容」,先後任命大儒程秉、張溫為太子太傅,又讓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張昭的兒子張休、丞相顧雍的孫子顧譚、陳武的兒子陳表等侍講詩書、隨從騎射。孫權遷都建業後,留孫登鎮守武昌,處理事務謹慎而得體;孫權征討合肥新城時,命孫登留守建業,管理後方的諸多事務。
在孫權面前,孫登也多次勸諫,匡弼時政。可惜孫登在三十三歲時病死,孫權「哀不自勝」,還下詔稱「國喪明嫡,百姓何福」。
孫權的二兒子孫慮也是英年早逝。孫慮從小機敏聰慧,多才多藝,也是深得孫權的器重和喜愛。孫權稱他「武略夙昭,必能為國佐定大業」,意思是很早就顯露出有軍事謀略,必定可以輔佐國家成就大業。
十八歲時,孫慮被孫權封為鎮國大將軍,並「假節開府」,雖然孫慮還年輕,但是並沒有辜負眾人的期望。可惜兩年後孫慮就死了,年僅二十歲。
三兒子孫和與孫登關係很好,孫登臨終前留下遺言推薦孫和為太子。當然孫登也不是隨便推薦,因為當時孫慮已死,孫登死後孫和便成最年長的候選人,而孫和的品行和才能也是得到大家認可的,不論立長還是立賢都應該是孫和。孫登死後第二年,孫和被立為太子,而孫權第四子孫霸也隨後被封為魯王。
一個封太子,一個封魯王,原本並沒有錯,但是孫權特別寵愛孫霸,以至於孫和和孫霸同在一個宮內起居,並沒有禮儀上的上下之分。太常顧譚、太子太傅吾粲等認為太子是未來的皇帝,和藩王應該有上下之分,禮制也應該有所區別。於是,孫權為二人各設宮殿和幕僚,而以後兩宮之間矛盾不斷爆發,最終形成「南魯黨爭」。
南魯黨爭牽扯人數眾多,而且大都是朝廷內的骨幹人才,孫權見局勢越來越嚴重,終於狠下心來,賜死孫霸。孫霸生辰不詳,但根據孫和的生辰推斷,孫霸死時最多不過27歲。
而孫和的太子之位則被廢除。幾年之後,孫和被權臣孫峻派使者賜死,年僅三十歲。
孫權的第五子是孫奮。孫奮喜愛遊玩狩獵,性格還有點桀驁不馴,諸葛恪掌權時,因為不想讓宗親諸王佔據長江沿岸的戰略要地,將孫奮遷到豫章郡。孫奮十分生氣,「不從命,又數越法度」。後因殺死勸諫自己的傅相謝慈等人而被廢為平民,流放到章安縣。
太平三年(258年),孫亮下詔,封孫奮為章安侯。暴君孫皓在位時,民間傳言孫奮與上虞侯孫奉(孫策的孫子)必有一人會成為皇帝,孫皓心裡有點擔心皇位不保,便殺掉這二人。孫奮的生年介於孫和(224年)和孫休(235年),而孫奮死於270年,所以死時年紀在36-47之間,是孫權七個兒子中壽命最長的。
孫權的第六子孫休,也是孫吳的第三位皇帝。由於排行老六,他自己可能都想不到有一天會成為皇帝。
諸葛恪當權時,和孫奮一樣,孫休也被遷離長江沿線戰略要地。
少帝被孫綝廢黜後,孫休被迎立為皇帝,史稱吳景帝。孫休有些政治手段,雖然被權臣孫綝擁立,但是並沒有任其擺佈,他聯合左將軍張布和老將丁奉,誅殺孫綝,掌握皇權。
孫休當政時,發展教育,施行仁政、恩惠百姓,促進了東吳的發展。可惜,孫休壽命也不長,永安七年暴病而亡,死時三十歲。
孫亮是孫權的幼子,由於老來得子,孫權甚是寵愛。孫和被廢後不久便被孫權立為太子,孫權死後登基為帝,年僅十歲,史稱吳少帝,由諸葛恪輔政。諸葛恪獨斷專權,被少帝聯合孫峻誅殺。
諸葛恪死後,孫峻任丞相、大將軍,總攬朝權。孫峻相比諸葛恪更為驕矜,五鳳三年病死於軍中,讓其堂弟孫綝繼續獨掌大權。
隨著孫亮的年紀增長,漸漸對孫綝的獨斷專行甚為不滿。太平三年,孫亮私下與其大姐全公主孫魯班、國丈全尚、將軍劉承等討論誅殺孫綝事宜,但是計劃被洩露,孫綝先下手為強,連夜抓捕全尚,殺死劉承,少帝孫亮被廢為會稽王。可憐少帝在位多年,先後被諸葛恪、孫峻、孫綝三大權臣玩弄於股掌,剛一反抗就被廢黜。
永安三年,孫亮的封地會稽傳出孫亮回建業復辟的謠言,而孫亮的侍從也站出來誣陷,孫亮被孫休貶為侯官侯,在前往侯官縣的路上,孫亮離奇死亡。一說是自殺,還有一說是被景帝派人毒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