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劉備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東吳都督呂蒙神不知鬼不覺地發動了江陵之戰,通過白衣過江將關羽殺掉個措手不及。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遂被東吳重重包圍,關羽突圍不成被生擒。因誓不投降,同年底關羽為東吳斬殺。
關羽的死無疑成了蜀國全面向東吳宣戰的充分借口,於是蜀國國主劉備不顧朝臣的一致反對,發兵七萬親征東吳。不過因為劉備指揮打仗能力欠缺,且有經驗的將領都沒有同來。此次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以慘敗告終,劉備帶著殘兵敗將退到了白帝城。
或許有人問:劉備平日裡很能聽得進勸諫,為何此次不顧朝臣的一致反對,孤注一擲偏要發動夷陵之戰呢?
個人覺得這是劉備不得已也要為之的事,畢竟之前他和關羽、張飛三人曾桃園結義過,說下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樣結拜之語。如今三兄弟之一的關羽已先走一步了,並且仇人也很明確,作為帶頭大哥的劉備還始終猶猶豫豫、裹足不前,豈不違背了此誓言?被天下人看笑話?
要知道劉備之所以能從之前跟著別人屁股後面混的小跟班搖身一變成為一國之主,靠的就是一個「義」字,正是大家都覺得劉備能義薄雲天、誠信待人,諸葛亮、趙雲這樣的頂尖人才才會追隨他幹事業。假如他不能做到,豈不是給天下人留下了虛偽、假仁義的印象?所以此戰劉備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而且另一個小細節也能佐證這一點,即關羽被圍到被擒,再到被殺這段時間,中間隔了好幾個月,劉備貌似並沒有很大的反應,這表明:只要關羽人不死,就未到履行誓言的份,便不著急興兵伐吳去報仇。當聽聞關羽被殺之後才像頭髮瘋的獅子一樣,悉發國之兵要與東吳拚命。因為如果再這樣「冷靜」下去不履行諾言,就要被天下人看笑話了。
所以說劉備不顧朝臣一致反對,孤注一擲發動夷陵之戰,很是有怕被看笑話的顧慮。
實際戰爭的結局大家也是意料之中,畢竟朝臣集體發對,勝利的可能性肯定不大。這個結局劉備也應有所意料,只不過看到自己的對手是名不見經傳的毛頭小伙陸遜,便有些輕敵。
古時候的人內心一般都比較脆弱,往往一場敗仗就是他的催命符。此次夷陵之戰的慘敗也是如此,劉備白帝城托孤,安排了身後事後便溘然長逝了。不過,不像《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樣,劉備一兵敗很快便一命嗚呼,而是在這裡待了有10個月之久。
劉備是如何度過生命中的最後10個月呢?可由四個字來形容:心靜如水。這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劉備夷陵之戰慘敗後沒有回成都,而是來到了蜀國邊界的魚腹縣,考慮到「魚腹」不吉利,於是改成了「永安」,並在白帝城裡面修建了「永安宮」。雖然劉備沒有回成都有「無顏以見江東父老」之意,但更名為「永安」則表明其已淡泊名利、心靜如水,什麼興復漢室、剷除漢賊,什麼建功立業、揚名千古,都不重要了,眼下唯有安心過完餘生才是實在之事。
2,劉備兵敗後,雖然仰天長嘯出了:「我居然被陸遜打敗,這豈非天意」這樣有如推卸責任般的感慨,但戰爭失敗的大部分責任還是他一人承擔,這可由兩點看出。
一是沒有將失敗之責、敗北之恨推卸到其他人頭上,二是面對夷陵之戰失敗後,黃權所部歸路被阻,率眾投降曹魏一事,劉備並沒有惱羞成怒,將其妻兒法辦,而是誠心說出:「辜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因此仍然一如既往善待其妻兒。在給後主劉禪的絕筆信中,也是極其真誠地說出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樣棄惡揚善之語,並沒有扔給他「為父報仇」的沉重包袱。
總之,劉備生命的最後時刻表現得很是心靜如水、看淡一切,並且很是冷靜、淡然地承擔起了自己的失敗之責,極其誠懇地處置自己的身後事,這便不違背其仁義之名。故在他辭世後,諸葛亮鞠躬盡瘁輔佐劉禪,蜀國繼續延續國祚41年,不得不說,劉備最後時光的心靜如水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