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曾是他手下將領,劉繇最後結局如何?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太史慈曾是他手下將領,劉繇最後結局如何?

東漢末年,是指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的時期。也即從黃巾起義開始,直至曹丕篡漢或三國鼎立(東吳孫權於229年稱帝)結束,持續36年(或以東吳建立計算,為45年),這段時間內諸侯割據,彼此混戰。其中,就劉備來說,雖然一開始的勢力比較小,遠遠無法和袁術、袁紹、曹操等人相提並論,但是,因為漢室後裔的出身,加上匡扶漢室的旗號,劉備經過多年的奮鬥,終於獲得了益州這一州之地,從而建立了魏蜀吳三國之一的蜀漢。

值得注意的是,在劉備之前,還有其他漢室後裔割據一方,比如大家熟悉的荊州牧劉表和益州牧劉璋,就是其中的典型。不過,就筆者今天要說的劉繇,則相對低調。劉繇為東漢末年宗室、大臣,漢末群雄之一,齊悼惠王劉肥之後,太尉劉寵之侄。興平元年(194年),劉繇被任命為揚州刺史。他先後與袁術、孫策交戰,一度被朝廷加授為揚州牧、振武將軍。不過,最終在激烈的較量中,揚州牧劉繇沒能在揚州站穩腳跟。

首先,劉繇(156年-197年),字正禮。東萊牟平(今山東牟平)人。劉繇是漢朝皇室的遠親(齊悼惠王劉肥之孫牟平侯劉渫的後代)。東漢末年,劉繇被舉為孝廉,拜郎中,遷任下邑縣令。不久,劉繇被司空府征闢為掾屬,除任侍御史,他均未就職,繼而在淮浦躲避戰亂。興平元年(194年),朝廷命劉繇接替陳溫為揚州刺史。揚州刺史的駐地本在江北的壽春,但是,在董卓被殺後,天下大亂,曹操、袁紹、袁術、呂布等諸侯逐鹿中原。

其中,就揚州下轄的壽春一帶,就成為袁術的勢力範圍,將軍吳景、孫賁將劉繇迎接到江南的曲阿(今江蘇省丹陽市),才使其得以在揚州立足。在漢室衰微的背景下,袁術已經有不臣之心了,甚至還打算僭越稱帝。在此背景下,袁紹派遣麾下部將攻城略地,特別是孫策攻陷廬江,更讓揚州刺史劉繇感到恐懼。

面對袁術勢力的擴張,劉繇派遣樊能、張英駐軍江邊防禦袁術,考慮到吳景、孫賁是袁術所任用的人,就迫逐他們至江北歷陽(今安徽和縣)。在此基礎上,袁術選擇自己設立揚州刺史,並且與吳景、孫賁合攻張英、樊能,雙方勝負難分,處於膠著狀態,一年多也未能攻下。對此,在筆者看來,袁術擅自設立揚州刺史,已經表明了自己的野心。而就漢室後裔的揚州刺史劉繇,在立場則是和袁術相對立的,也即劉繇傾向於擁護東漢王朝。

對此,東漢朝廷加授劉繇為揚州牧、振武將軍,這讓擁兵數萬的揚州牧劉繇,有了繼續和袁術相抗衡的實力。建安元年(196年),劉繇命張英、樊能與東渡而來的孫策軍對抗,但是,孫策實在非常勇猛,從而讓劉繇的麾下吃到了敗仗。之後劉繇率領同鄉的太史慈與孫策對抗,但也因中計而大敗,太史慈被孫策俘虜轉投靠孫策。在漢末三國時期,太史慈顯然是可以和呂蒙、關羽、趙雲、馬超等人相提並論的猛將。

因此,在筆者看來,太史慈這位猛將的離開,自然成為揚州牧劉繇的一大損失。面對咄咄逼人的孫策,劉繇接受名士許劭的建議逃到豫章(今江西省南昌縣一帶)投靠劉表。彼時,豫章太守周術因病而死之後,太守之位懸空。對此,荊州牧劉表是準備讓諸葛玄(諸葛亮、諸葛瑾之叔父)成為太守,但是漢室朝廷卻命朱皓(朱俊之子)為太守,導致各方勢力為爭奪豫章太守一職而有多次衝突。

在此背景下,揚州牧劉繇選擇出兵,協助朱皓當上太守,將諸葛玄趕回襄陽劉表身邊。但是,不久之後,笮融誘殺朱皓,於是劉繇又進攻笮融,首戰被笮融擊破,很快劉繇再次召集所屬各縣人馬,大敗笮融。在揚州牧劉繇用兵豫章郡的時候,孫策則是在揚州之地攻城略地,不斷蠶食著名義上屬於劉繇管轄的郡縣。

最後,不過,因為實力上的差距,揚州牧劉繇顯然拿孫策沒有什麼變法。或許是因為孫策帶來的壓力實在太大了,到了建安二年(197年),揚州牧劉繇因病去世,終年四十二歲。在揚州牧劉繇去世後,孫策得以平定了江東六郡,這成為東吳得以立足的重要基礎。孫策後來將劉繇安葬在其故鄉東萊郡牟平,並且帶回其遺孤。對此,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劉繇是漢皇族的人,為攏絡其勢力而故意這樣做,但是,也有些人認為這是因為劉繇生前因為清廉而有威望所致。

對於劉繇這位漢室後裔,《三國誌》的作者陳壽曾評價道:「劉繇藻厲名行,好尚臧否。至於擾攘之時,據萬里之士,非其長也。」也即揚州牧劉繇雖然擁有一定的氣節,可是,鎮守一方,顯然不是劉繇的長處,這是其沒能擊敗袁術、孫策的重要原因。而蜀漢丞相諸葛亮則直接表示:「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正所謂慈不掌兵,雖然都是漢室後裔,但是,劉繇顯然傾向於空談之輩,沒有劉備這樣飽經磨練,所以,雖然東漢末年有不少漢室後裔割據一方,最終卻只有劉備建立了可以抗衡曹魏和東吳的蜀漢。對此,你怎麼看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