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後主,為何他的形象是庸碌無為的懦弱君主?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禪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後主,為何他的形象是庸碌無為的懦弱君主?

劉禪是怎樣的人

世人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看待三國時期的人物都多有偏頗。劉禪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後主,在演義之中,他的形象是庸碌無為的懦弱君主,一生毫無建樹,亡國後還在洛陽安逸渡日,對於蜀國毫不懷念。他一直作為歷史的反面教材,口口相傳於世人之間。

劉禪

然而劉禪真的如此無用嗎?他17歲登基為帝,在帝位42年,是三國時期為帝最久的,就是在中國的封建王朝裡,他作皇帝的時間也是排的上數的。在和平時期做一個皇帝都不容易,更不必說是動盪的三國年代。《三國誌》記載諸葛亮曾多次誇獎劉禪聰穎智慧,且他在《與杜微書》中也稱讚劉禪天資仁敏。諸葛亮自是不必說違心之話,而劉備也不是不會識人之人,他們倆都是有名的政治家,蜀漢政權就是他們兩人一手建立起來的。所以劉禪不會是愚笨之人。

劉備去世之後,雖說劉禪繼承了帝位,但是蜀國的實際權力還是掌握在諸葛亮的手上。君臣相較,國必傷之。劉禪對諸葛亮的處處相讓,不和他爭辯高低,不是他懦弱,反之說明了他心志的堅忍。

樂不思蜀,是劉禪被後人批判的最主要的原因。蜀國原本就是三國之間最弱的一個國家,蜀國的國力是年年在後退,亡國是遲早的事,所以他向魏國投降。沒有一個在金字塔頂峰做過國君的人會願意去做人家的臣子,但如果他不降,蜀國會受到更大的傷害。司馬昭設了一場鴻門宴,若他不說樂不思蜀,不做出這樣的行為,那些蜀漢舊臣們必會遭到司馬昭的截殺。說他愚笨,倒不如說他是大智若愚。

劉禪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主要是寫關於蜀國後主劉禪的故事,在蜀國投降魏國之後,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故意當著劉禪的面安排了蜀國的節目,並且還故意問劉禪感受如何,劉禪回答說:「在這裡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國。」從此之後,人們便把樂而忘本的,沒有對故國國土的思念的人稱之為「樂不思蜀」。

電視劇《三國》劉禪扮演者

三國時期,魏國、蜀國和吳國三個國家各自佔據一方土地,連年征戰不停。其中,劉備割據的地方被稱為是蜀國。劉備在張飛、關羽等人的幫助下打下了江山,自立為王,在他死後將皇位傳給了劉禪。劉禪是一位昏庸無能的君主,整天無所事事,在諸葛亮死後,蜀國也逐漸衰落。

一次,魏國的軍隊攻打蜀國,蜀國抵擋不了魏國的軍隊,終於慘遭失敗。劉禪在大臣的建議下,選擇了投降,做了魏國的人質。投降之後,司馬昭把劉禪安置在京都中,還封他為安樂公。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的昏庸,但是對他還是有些懷疑,怕他存著東山再起的野心,於是想找機會試試他。

在一次宴會中,司馬昭故意叫人在劉禪面前表演蜀國的節目,跟隨劉禪的人各個看了非常難過,但是司馬昭看見劉禪正長著嘴巴看得高興,於是就故意問他:「你故鄉嗎?」劉禪卻說:「我在這裡很快樂,我不想念蜀國。」在散席後,劉禪的臣子跟他說:「下次他再問你,主公應該哭著說我非常想念蜀國,這樣可能會感動他,會放我們回去。」果然,司馬昭又問了劉禪這個問題,劉禪照著說了一遍,司馬昭看他樣子說:「這是別人教你的吧?」劉禪驚訝地說:「對啊,正是別人教我的,你怎麼知道呢?」

劉禪其實不傻

劉禪,蜀漢後主,小名為阿斗,劉備的兒子。劉備在入蜀之後,立劉禪為太子,在公元233年繼承了皇位,在位四十一年。後來投降曹魏,蜀漢滅亡。有很多認為劉禪是弱智,主要表現在親信小人、不戰而降和沒心沒肺,但是事實上劉禪並不傻,而是一位被歷史扭曲的大氣君主。

電視劇《三國》劉禪扮演者

劉備在臨終前特意囑咐劉禪要聽從諸葛亮的意見,代諸葛亮像父親一樣。劉禪也做到了,雖然諸葛亮大權獨攬,但是劉禪還是做到了謙讓,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他。按照常規,諸葛亮應該把政權還給劉禪,但是他卻沒有那麼做,他依舊把二十多歲的劉禪當作小孩,還要教劉禪像教小孩一樣,告誡他要親近賢臣,遠離小人,成年的劉禪為了大局著想,於是委曲求全。

諸葛亮違背了劉備讓起輔政的囑托,進而選擇了代政並且長期讓自己的軍隊在外面,這是君臣的大忌。儘管劉禪跟諸葛亮存在著一下不和諧,但是劉禪為了大局著想還是盡量地克制自己。諸葛亮在錯用人之後非常自責,劉禪便安慰他,諸葛亮選擇自貶。為了不影響諸葛亮的權威,在他打了勝仗之後,就恢復了他原來的職務。

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劉禪竟然哭倒在了龍床上,等到靈柩運回來的時候,劉禪率領文武百官在城外二十里的地方進行迎接。劉禪的行事,既得到了民心,也順從了民意,也使得蜀國的政權的穩定得到了保障。如此年輕的皇帝能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地體地處理君臣之間的關係,是自古以來都未曾有過的事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