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托孤時有意讓諸葛亮取而代之 諸葛亮為什麼到死都沒有做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托孤時有意讓諸葛亮取而代之 諸葛亮為什麼到死都沒有做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劉備和諸葛亮,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三國裡的諸葛亮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位謀略家,不僅僅輔助劉備成就三國鼎立的盛世局面,而且在劉備死後給予了劉備之子很大幫助,這樣一位忠臣在整個歷史中都是為數不多的存在。

而且在歷史中有劉備白帝城托孤事件,而且歷史中也有明確記載,白帝城托孤中劉備親口說到如果自己的兒子不成器,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而諸葛亮當時就驚恐難耐,一直重複願為陛下盡忠致死。

這句話到現在一直倍存爭議,到底是諸葛亮不敢正面回答還是劉備存心試探諸葛亮是否有稱帝的野心呢?其實我個人認為諸葛亮是心存野心的,只不過因為一下三個原因才不敢稱帝。

劉備托孤趙雲在旁

很多人可能會有一些疑問,劉備托孤明明是和諸葛亮之間的對話,為什麼非要讓趙雲在一旁看著呢?其實這都是劉備的良苦用心,劉備知道自己的兒子阿斗根本沒有帝王之質,興復漢室已經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自己的江山拱手送給他人自己死不瞑目,而要想穩固江山又需要諸葛亮的輔助,所以必須要讓諸葛亮心裡不敢篡位,並且親口答應自己。

所以就有了白帝城托孤,之所以叫趙雲在旁邊一是為了震懾諸葛亮,如果諸葛亮有稱帝之心,恐怕趙雲直接就會動手殺掉諸葛亮。二是讓諸葛亮和自己的對話有一個見證,這樣諸葛亮就沒辦法不承認自己所說的話,可以說劉備的白帝城托孤是一舉雙得的妙計,這也是為什麼劉備白帝城托孤,諸葛亮有苦說不出的原因。

古代忠義觀念重,造反成功率小

其實在劉備死後,整個蜀國的大權都在諸葛亮手裡,國內外大事基本上都是諸葛亮一人在操勞。如果諸葛亮想要取代劉禪在武極力上可以說完全不費吹灰之力,但是在思想上諸葛亮根本沒有任何優勢。

古代官員忠於皇帝的思想根深蒂固,根本沒有造反觀念,而且劉禪登基的時候滿朝文武還是劉備那一輩的老臣,他們眼裡只認劉備是真龍天子,諸葛亮再厲害也不過是一個大臣而已,所以諸葛亮造反根本得不到多少人的支持,就算自己強行造反也不得人心,自己只能費力不討好。

年事已高不足以支撐野心

諸葛亮雖然有智慧,有謀略,有野心,但是劉備死的時候諸葛亮也已經兩鬢斑白了,年紀是硬傷,就算自己想稱帝,年紀已經上來了,就算自己能夠當上皇帝又能有幾年光陰呢?而且自己的這個晚年野心甚至會毀掉自己的一生聲譽。

古人對於名節的重視程度甚至超出了自己的生命,而諸葛亮何其精明,他怎麼可能願意用自己為數不多後半生毀了自己忠臣的名頭呢?所以思來想去,諸葛亮還是決定好好輔助劉禪,不管漢室是否能崛起,自己的名頭是百分之百能保住,這對自己來說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呢?

不管歷史對諸葛亮沒稱帝這件事有什麼說法,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事實是不容篡改的。說不定諸葛亮根本沒有謀反之心,畢竟我們對白帝城托孤事件也只是猜測,沒有足夠的歷史證據就對諸葛先生心生懷疑,這樣做對先人也是一種不尊敬,對歷史挖掘分析固然重要,但是尊重歷史又何嘗不是我們應該做的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