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劉備托孤,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劉備是《三國演義》中的核心人物,從「織席販履」到「蜀漢開國皇帝」可以說是歷經無數艱辛。尤其是前期的劉備,三國各路英雄無論是袁紹、曹操、劉表、陶謙……他都曾投靠一時,可見劉備的前期生涯並不好過。當然了,劉備之所以能如此吃得開,除了他「皇叔」的身份以外,他的赤膽忠心也被世人所稱讚。他曾因不敵曹操而逃往江陵、還帶上了城中百姓可見一斑。
劉備一生以「仁義」著稱、以「扶漢興劉」為畢生目標。然而在白帝城托孤之際卻和諸葛亮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古代皇帝是繼承製,並且把血脈看待的極其重要,無論是劉備、漢獻帝、還是漢少帝劉辯,這可都是姓「劉」,那麼讓諸葛亮當皇帝算怎麼回事呢?何況劉備一直以「扶漢興劉」為目標,如果諸葛亮當皇帝,這樣一來不是徹底否認了自己爭奪天下、安邦定國的動機了嗎?在小編看來,劉備這麼做也許真的是「無奈之舉」。
首先,關羽丟掉荊州以後,蜀國的情況並不樂觀,因為早在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就說了:先取荊州、再取益州、最後取天下。然而第一步已經沒了,那麼接下來的動作也不會太順利。況且曹操是當世梟雄,荊州有多重要他會不知道?因此一旦荊州丟失,再想奪取即便是諸葛亮也很難辦到。
其次,劉禪的狀況劉備再清楚不過了,無論是不是讓他當皇帝,對於今後蜀國的發展依然還是要靠諸葛亮的,如果真讓劉禪「掌權」,那麼蜀國滅亡也是遲早的事。而那句「君可自取」,也可以理解為是劉備讓諸葛亮掌控蜀國一切的「聖旨」。大家想一想,連劉禪的皇位都可以取而代之,何況是讓諸葛亮掌權呢?
再次,也有人認為這個「劉」並不是指具有皇族血脈的「劉氏一族」,而是將「大漢」作為正統的大漢子民。在劉備眼裡,曹丕已經廢漢自立,之前東吳為了對抗劉備復仇大軍也對曹丕上了降表,如果蜀國滅亡,那麼大漢也就真的消失了。
最後,那就是劉備對諸葛亮徹徹底底的信任。劉備在臨終遺言也提到了:
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大意就是讓劉嬋對待諸葛亮如同父親一樣,和諸葛亮共同處理國家大事。
不難看出劉備是真希望諸葛亮好好教導劉禪,但如果劉禪實在是不爭氣的話,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把自己打下來的江山給毀掉。這也說明在劉備看來:自己的兒子固然重要,但是在漢室正統面前,顯然後者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