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理論天才馬謖之死 責任究竟在誰?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軍事理論天才馬謖之死 責任究竟在誰?

馬謖紙上談兵的形象太深入人心,結局很慘。

馬謖才氣過人,好談論軍事,諸葛亮非常器重他在軍事技能上的才能,兩個人常常談論到深夜。雖然劉備臨終時告訴諸葛亮,此人言過其實,不能重用,但諸葛亮相當不以為意,很是偏愛重用馬謖。

諸葛亮七擒孟獲時,馬謖曾獻計:「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復反耳。……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原公服其心而已。」這些話的意思是,馬謖提出攻心為上,主張對西南少數民族進行「和撫」,使其歸服——這是相當有戰略眼光的言論。

諸葛亮採用了馬謖的主張,「赦孟獲以服南方」。從這個角度看,馬謖是有真才實學的,而諸葛亮重用他也是有理由的。

馬謖被殺後「十萬之眾為之垂涕」也可看出馬謖在蜀漢軍中具有一定的聲望。

馬謖的死是諸葛亮造成的。諸葛亮沒有準確地掌握人才的局限性和使用人才的方向性,揠苗助長,最後還得馬謖丟了性命。

當時諸葛亮一出祁山,魏延、吳壹等人都認為自己將擔任先鋒一職,然而諸葛亮不聽眾意提拔了馬謖鎮守街亭。馬謖自己說「某自幼熟讀兵書,破知兵法。豈一街亭不能守耶?」諸葛亮有意派馬謖守,卻故意激馬謖,指出司馬懿並非等閒之輩,又有先鋒張郃,恐怕馬謖「不能敵也」,激馬謖說出「若有差失,乞斬全家」之語,便下了決心讓馬謖守街亭。

在對馬謖的培養上,諸葛亮做到了反覆觀察,最對馬謖的信任方面,他也做到了用人不疑,但偏偏在使用上,諸葛亮沒有做到揚長避短。馬謖是人才,卻用錯了地方,他很少或從來沒有上過戰場,諸葛亮想讓心腹愛將披堅執銳、攻城拔寨、得到鍛煉、盡快成長、立功服眾,於是犯了拔苗助長、用人不當的錯誤。

當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時候,心中大約是悔不當初吧。可惜了馬謖這個軍事理論天才。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