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絕荊襄的蒯越,他都有哪些人生經歷?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冠絕荊襄的蒯越,他都有哪些人生經歷?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在群雄逐鹿中原的過程中,曹操以漢朝天子劉協的名義征討四方,消滅袁術、袁紹、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成為最強大的諸侯。在這一過程中,曹操不僅注重地盤上的擴張,更不斷吸納來自各方勢力的降將。比如在曹魏五子良將中,張遼原先是呂布的手下,雖然和曹操之間抗衡多年,但是,在除掉呂布之後,曹操依然重用了張遼。再比如張郃,原先是袁紹的手下。官渡之戰期間,張郃歸降曹操,自此之後,張郃南征北戰,為曹魏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不過,就本文所要說的一位降將,在戰功上是遠遠比不上張遼、張郃等人的。但是,當這位將領歸降曹操的時候,後者可謂非常開心,乃至於立即寫信向荀彧這位謀士參謀報喜。對此,在筆者看來,這就像人們遇到了什麼開心的事情,一定要和身邊的好友分享一樣。那麼,問題來了,這位讓曹操感到喜出望外的降將,到底是誰呢?

首先,此人就是蒯越,蒯越是荊州南郡望族之一、蒯家的代表人物,也是荊州牧劉表的部下。

《傅子》中記載:荊州平,(魏)太祖與荀彧書曰:「不喜得荊州,喜得蒯異度耳。」

公元208年,荊州牧劉表病逝,曹操派遣大軍征討荊州。當曹操聽聞蒯越歸降後,就高興得不得了,立即寫信給麾下的心腹謀士參謀荀彧說:「我不因為得到荊州而高興,卻因為得到異度(蒯越)而高興。」從而可見蒯越的聲望和才幹,以及其冠絕荊襄的影響力。

對此,在筆者看來,曹操之所以對蒯越歸降一事非常欣喜,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這是因為曹操和蒯越,可能早在洛陽為官期間就相識,並且,兩人早期的立場上,應該是比較接近的。年輕時頗具名望。大將軍何進也因為聽聞他長於計略,於是聘請他作東曹掾。蒯越曾勸何進要先發制人,盡快把宦官殺掉,但何進猶豫不決,沒有聽從蒯越的勸諫。而這,不僅表明蒯越對漢朝宦官的態度,也說明蒯越是比較具有眼光和才幹的。

在此之後,蒯越因而預料何進必會敗亡,於是便向何進申請出任為汝陽令。果不其然,何進最後為宦官所害, 蒯越卻轉危為安。與此相對應的是,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舉為孝廉,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也即曹操和蒯越都在洛陽為官。曹操為官期間,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圖處死。此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謀劃誅殺宦官,不料其事未濟反為宦官所害。曹操上書陳述竇武等人為官正直而遭陷害,但沒有被漢靈帝採納。

對此,在筆者看來,面對東漢末年的朝廷,曹操和蒯越一樣,都對宦官沒有什麼好感。在此基礎上,曹操因為得罪宦官,只能離開東漢都城洛陽,而蒯越也擔心遭到宦官的報復,所以也不願意留在洛陽。在大將軍何進被殺後,曹操和蒯越分道揚鑣,現在又在荊州重逢,無疑會給人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這應該是曹操非常開心的原因。

另一方面,蒯越的聲望和才幹,以及其冠絕荊襄的影響力,無疑是曹操寫信向荀彧報喜的主要原因。前面已經說過,蒯越是荊州南郡望族之一,公元190年(初平元年),劉表應朝廷命詔赴任荊州刺史,卻對當時的局面感到彷徨,因此就在宜城筵請蒯越及其兄長蒯良與同蔡瑁共謀大事。在此之後,劉表之所以可以執掌荊州,自然離不開蒯越、蔡瑁等人的幫助。換而言之,正是因為獲得了蔡氏、蒯氏這兩大荊州望族的支持,劉表才能順利坐穩荊州牧的寶座。

所以,等到劉表坐穩荊州牧的位置後,自然是投桃報李,非常重用蔡氏、蒯氏這兩大荊州望族。在此基礎上,公元208年,曹操平定荊州之後,因為還存在劉備、劉琦等勢力,為了安撫荊州的郡縣,消滅劉備等勢力,曹操顯然需要蒯越、蔡瑁等人的幫助。從這一角度出發,蒯越選擇歸降曹操,自然是一件讓後者喜出望外的事情了。

最後,劉表來到荊州後,依從蒯越的建議,得以迅速兼併荊州的地方勢力。在此之後,還有張虎、陳生仍然據守襄陽,劉表又派蒯越和龐季前往遊說,張、陳二人被說服而答允出降。因此劉表大致得到了荊州的兵權,而蒯越也因功而被拜為章陵太守、封樊亭侯。對此,在筆者看來,這表明蒯越不是徒有虛名之輩,而是劉表平定和治理荊州的左膀右臂。在曹操勢力逐漸強大後,蒯越與蔡瑁就成為了當時有名的親曹派。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袁、曹雙方在官渡對峙時,蒯越勸說劉表不應支持袁紹,而該結交曹操。雖然劉表生前,沒有採納蒯越等人的主張。不過,蒯越對於曹操的態度,也讓後者感到滿意。

公元208年,曹操安頓在江陵後,就大肆封賞親曹派人士,而蒯越就在此時獲封九卿之一的光祿勳。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蒯越病重,於是寫信給曹操請他代為照顧家小。對此,曹操回信給蒯越,表示自己一定不會辜負你的重托,也即會善待蒯越的家人。此外,就蒯越來說,他的侄子蒯祺娶諸葛圭之女、諸葛亮大姐為妻。從這一點來看,蒯越和諸葛亮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姻親關係。當然,在赤壁之戰後,兩人分屬曹操、劉備,顯然是各為其主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