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上承東漢下接西晉,主要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東漢末年,英雄豪傑輩出,他們紛紛參與到逐鹿中原的天下大戰中,最後,以曹操、劉備、孫權為代表,在消滅了其他各路諸侯後,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的局面。
我們都知道,這三方勢力,在各自的地盤裡,基本是以蜀、吳聯合,對抗勢力最強勁的曹魏政權,從劉備稱帝的221年開始,到263年鄧艾兵臨城下,劉禪投降為止,蜀漢政權也延續了四十多年;而東吳的孫策從229年稱帝開始,到280年東吳滅亡算起,也延續了五十餘年。
再加上劉備、孫權稱帝前割據一方是時間,他們與曹魏政權相持甚至達到了五六十年之久。
那麼,魏、蜀、吳這三國爭霸為何能一直持續這麼長的時間呢?
本文拋開其他原因,單就從當時魏、蜀、吳三方兵種方面來分析,來聊聊三國為何能鼎足而立五十餘年。
實際上,魏、蜀、吳三國都建立了與其實際控制地形相匹配的優勢兵種。
曹操、曹丕父子控制下的魏國地處北方平原,配備金戈鐵馬的騎兵非常強大。河北、關西本來就是產馬區,曹操在官渡之戰後統一河北,又北征烏桓後,收編了袁紹和烏桓的大量騎兵,曹魏還獲得大量北方遊牧民族的獻馬,從而形成三國時代最強的騎兵。這些馬匹品種優良,是曹魏保持騎兵優勢地位的重要因素。
蜀國地處西南山地,一方面戰馬稀缺,另一方面受制於地形,即使有優良的戰馬,也無法大規模地縱橫馳騁,因而,他們就配備了強大的強弓硬弩的步兵。
諸葛亮為了抵禦魏軍騎兵,十分注重弩兵建設。例如巴蜀的涪陵郡境內多山,當地人擅長弩射,諸葛亮曾調發該郡3000精兵充當連弩士,令全家移居北伐前線漢中。車騎將軍鄧芝平定該郡叛亂時,把也參與叛亂5000家遷移到成都充當獵射官。
同時,諸葛亮還親自改進連弩,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次十矢齊發,稱為元戎弩。在諸葛亮精心領導下,蜀國的弩兵具備了較強的戰鬥力,在木門之戰中,乘高佈伏,甚至射殺掉魏國著名將領張郃。
孫權統治下的吳國地處江南水鄉,因而他們的水兵就非常強大。吳國主要以長江為主要防線,長江水深江寬,終年不凍,為大規模水軍提供了馳騁和棲身的場所。
吳國在其長期的軍事鬥爭中,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水軍, 「上岸擊賊,跳足入船"。
孫權在赤壁、江陵、夷陵三戰中還收編了從曹操、關羽、劉備方面俘獲的水軍和戰船,自己也製造了眾多的艦船。
後期,吳國重點提高海上遠航作戰能力。230年,孫權派衛溫、諸葛直率水軍萬人航海求取夷洲(今台灣)),這是中國大陸人到達台灣的最早記錄,這說明吳國具有良好的航海技術和近海作戰能力。
蜀國坐擁高山之利兼強弓硬弩,令魏國的騎兵無所適從;而吳國憑借長江之險,魏國的騎兵也只能望洋興歎。
由於戰馬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基本上只能是在北方遼闊的草原上繁殖培育,且短時間無法大量繁殖,吳、蜀兩國與魏國始終存在差距,所以他們始終無法與魏國逐鹿中原。因此,三分天下的局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一直很穩定。
三足鼎立的局面維持了四十餘年,在這段時間裡,魏國並沒有放棄消滅吳、蜀兩國的目標,他們逐漸掌握甚至超越了蜀國的造弩技術和吳國的造船技術。
魏國給事中馬鈞在看到諸葛亮設計的連弩後,認為「巧則巧矣,未盡善也",於是,他在諸葛連弩的基礎上又加以改造,發箭的效率提高了5倍。
魏國既然能製造出大量的弓弩裝備到步兵裡,這樣一來,蜀國的兵種優勢不再,被滅亡只是遲早的事了。
魏國在經過精心準備後,於263年出兵,鍾會率大軍受阻於劍閣,而鄧艾卻出奇兵,偷渡陰平,兵臨無人防守的成都城下,劉禪只得出城投降,蜀國滅亡。
蜀國滅亡之後,魏晉政權又以全國之力造船,益州刺史王濬在巴蜀所造的樓船大者「方百二十步,受二千餘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來往」。史稱其水師「舟棹之盛,自古未有」。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正月,晉武帝司馬炎命令王濬率軍7萬,乘坐其所造戰船,從成都出發沿江東下,發起了滅吳的號角。
在晉國其他五路大軍的配合下,三月壬寅日(280年5月1日),王濬乘坐的戰船率先攻破建康城(今南京),孫皓效仿蜀後主劉禪,自縛出城投降,東吳滅亡,自此,三國時代結束,天下歸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