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軍攻魏曠日持久的戰爭斷斷續續達30年,給蜀國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人力和物力損耗。不談別的,光軍糧一項開支就大得驚人。有研究者舉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為例: 蜀兵有10萬,按每人每日口糧5升計算,日耗糧5000石,一個月內,要耗糧15萬石。如運糧者每人背負兩石,那麼供應10萬軍隊一個月的糧食就需要7.5萬人去運輸。
因此,諸葛亮第一次出師北伐,劉禪詔書中「付之以專命之權,統領步騎二十萬眾」,很可能把運糧者也包括在內了。即使按5萬人參戰算,所需軍糧及運糧者也同樣驚人。另外,運糧者同樣要吃糧。如果運糧者每日也需5升左右,那麼運糧者的人數就遠不止7.5萬人,而一個月消耗的糧食也就遠不止15萬石了。
也許正是受運糧者口糧問題的困擾,諸葛亮才想法製作「木牛流 馬」。在魏、蜀、吳三國中,蜀國本來最小最弱,而魏是最強大的國家。以最弱小對抗最強大,最終只能是自己滅亡,而百姓不堪其擾又會加速其滅亡的到來。至於蜀國百姓的生存情況,可通過蜀《士民簿》窺知一斑。《士民簿》載:
(蜀) 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綿綺彩絹各二十萬匹,余物稱此。
這就是說,蜀國百姓平均每九人要負擔一名戰士,七家要養活一個官吏,其生活痛苦可想而知。 故東吳使者薛珝在談及蜀中見聞時說:「入其朝不聞正音,經其野民皆菜色。」
吳人能看到的情況,魏人當然也能看到。至姜維退據沓中時,曹魏君臣料定蜀國已不堪一擊,於是決定出兵滅蜀。
魏景元三年 (蜀景耀五年、吳永安五年、262年) 夏,司馬昭統觀全局,對滅蜀攻吳之事作出規劃和部署:
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計蜀戰士九萬,居守成都及備他郡不下四萬,然則餘眾不過五萬。今絆姜維於沓中,使不得東 顧,直指駱谷,出其空虛之地,以襲漢中。
彼若嬰城守險,兵勢必散,首尾離絕。舉大眾以屠城,散銳卒以略野,劍閣不暇守險,關頭不能自存。以劉禪之闇,而邊城外破,士女內震, 其亡可知也。……於是征四方之兵十八萬,使鄧艾自狄道攻姜維於沓中,雍州刺史諸葛緒自祁山軍於武街,絕維歸路,鎮西將軍鍾會率前將軍李輔、征蜀護軍胡烈等自駱谷襲漢中。
在滅蜀戰略中,司馬昭依然把隴右作為兵力投入的重點區域,並把姜維當作勁敵。為防姜維支援蜀中,確定先堵塞沓中至武街 (即漢下辨縣,在今成縣西北30里) 的通道,並搶先佔領陰平橋頭 (今文縣南門外白水江橋)。
景元四年 (蜀炎興元年、吳永安六年、263年) 八月,鍾會統12萬魏軍出洛陽,九月至長安,而後分三路由子午谷、駱谷、斜谷南下,會攻漢中。此前,隴右魏軍已先動:鄧艾率3萬多軍隊出狄道開向甘松 (今迭部縣一帶) 和沓中; 諸葛緒率3萬多軍隊由祁山開向武街和陰平橋頭。
這時的蜀國,後主劉禪因受宦官黃皓等的蒙蔽,直到魏軍逼進國門前,才趕忙調集軍隊進行防禦。他派右車騎將軍廖化領兵去增援姜維,派左車騎將軍張翼會同輔國大將軍董厥增強對陽安關口 (陽平關) 的把守。
九月初,鄧艾為牽制姜維,令天水太守王頎以1萬軍隊為東翼攻沓中,令隴西太守牽弘以五千軍隊為北翼,經洮陽(今臨潭縣)攻沓中,令金城太守楊欣以五千軍隊為西翼,從洮陽向甘松攻沓中,自己則率主力1萬多人緊隨牽弘之後,入沓中與姜維決戰。
蜀將廖化受命增援姜維,途中傳來魏將諸葛緒所部已到建威和準備攻陰平的情報。為防萬一,他不再前進,而是在陰平佈陣以待魏軍。這一等就是一月多。當時,鍾會率領的魏軍主力已進入漢中,正在向陽安關口前進。
鄧艾的軍隊也就在這時擊敗了姜維。沓中戰敗後,姜維帶殘兵取道漒川口 (在今迭部縣白龍江流域)撤往陰平,準備先與廖化會合,再奔援陽安關口。同樣是在行軍途中得知陽安守將蔣舒獻關降魏的情報。
於是,姜維和廖化改退劍閣 (在今四川劍閣縣北),準備倚仗劍門天險進行固守。由於姜維和廖化到劍閣及時,鍾會的東路軍被阻擋在劍門關外。但鄧艾率領的魏西路軍卻一路直進,到達了陰平。鄧艾得知鍾會在劍閣受阻,便給司馬昭上書,提出自己攻蜀的設想: 由陰平向東南,翻越秦嶺,進攻蜀軍防守薄弱的江油戍(在今四川江油縣東北)。他認為這段路險絕難走,但可直抄成都,插向蜀國的統治腹心。另外,他還認為這樣做會誘使姜維、廖化等離劍閣去救涪城 (今四川綿陽東北),以便鍾會突破劍閣。
艾上言:「今賊(指姜維) 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沖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鍾)會方軌而進; 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司馬昭認為鄧艾這個設想可行。於是有了鄧艾偷渡陰平之事。農曆十月,北方已經入冬,隴南天氣亦涼。鄧艾率精兵1萬,攜帶開路工具從陰平出發,另有2萬大軍運輸糧草緊隨其後。大軍先沿白龍江東行,進入景谷道,再上摩天嶺,開始了邊開路邊前進的艱苦跋涉。史書記載說:
(鄧)艾自陰平道(指景谷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鄧艾行軍途中,遇險峻難越之地,便懸車束馬,造作棧閣。今四川江油市東北馬角鎮北有馬閣山,是鄧艾懸車作棧閣的地段。今文縣東南青塘嶺到四川平武縣之間有「左擔道」,意思是狹窄到連挑夫都只能用左肩挑擔而不能換右肩的道路,這條小道據說也是鄧艾為行軍所開。
鄧艾所率魏軍在陰平以南的崇山峻嶺中行進,越過千難萬險,最後抵進到果陽壩 (在今四川青川縣境),擊敗並俘虜了自劍閣回援江油的蜀將馬邈。接著,在攻克了江油後,向綿竹 (治今四川德陽市北黃許鎮) 挺進。
時守綿竹的蜀國將領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他在鄧艾到來前將軍隊北推到涪縣,準備在這裡與鄧艾決戰。由於涪縣為人蜀通衢,尚書郎黃權認為應預防萬一,建議諸葛瞻趕在鄧艾前佔據險要。但諸葛瞻不聽,結果使鄧艾軍輕而易舉地進入了平原地帶。鄧艾揮兵擊破蜀軍前 衛,在逼迫諸葛瞻退往綿竹後,派人送信勸諸葛瞻投降。諸葛瞻殺掉鄧艾的信使,表示要與綿竹共存亡。於是鄧艾下令魏軍攻破綿竹,將諸葛瞻殺死,緊接著過綿竹進攻成都。
魏景元四年(263年)冬,蜀後主劉禪在成都城北向鄧艾投降,蜀國滅亡。
劉禪投降後,在涪城(涪縣城,在今四川綿陽縣東涪江東岸)堅守的姜維與張翼、廖化也投降了鍾會。至此,三國鼎立的局面演變為魏吳兩國的對峙。而鄧艾偷渡陰平的滅蜀之戰,也成為古代著名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