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姜維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提起姜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自帶「諸葛亮嫡傳弟子」的光環,雖然他先前為魏國效力後歸降蜀漢,屬於「二進宮」的類型,但這絲毫不影響諸葛亮提拔他的決心,此後在諸葛亮的推薦下,姜維一直做到了中監軍征西將軍,可以說諸葛亮對於姜維來說有知遇之恩。有關姜維投降的爭議可謂眾說紛紜,有觀點認為姜維有二心,早已有投降魏國之意;另一觀點則認為姜維假裝投降,藉機匡扶漢室呢?在姜維逝世80餘年後,一封親筆信則看透了他內心的想法。
一、被曹魏埋沒的「隴西奇才」
姜維,字伯約,他是天水郡人,被時人稱為「隴西奇才」,東漢末年比較流行「察舉制」(選官制度),後來姜維被州里徵召為州從事(長官秘書),因為他的父親姜冏護衛郡守而戰死沙場,所以朝廷賜官為中郎,本來他是為曹魏效力的,可為什麼後來進入蜀漢陣營呢?
其實是豬隊友坑了他:公元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繼續他的北伐事業,在六出祁山來到天水時,各地百姓紛紛歡迎,這讓天水太守馬遵對姜維產生懷疑,太守眼看蜀漢大軍將近,於是拋棄姜維,帶著郭淮等人連夜跑了。
軍師智收姜維
之後姜維帶領部隊來到冀縣,可冀縣的人不開城門,之後便向諸葛亮投降,之後諸葛亮也很器重他,還寫信給蔣琬推舉姜維,信裡稱他是「涼州上士,有膽略。」後姜維遷升為中監軍征西將軍。
二、丞相之後的無奈
諸葛亮逝世時,命楊儀和魏延緩緩後退,後兩人內鬥,兩敗俱傷:魏延被夷三族,楊儀被廢為庶人。
這時候就輪到了姜維,丞相遺言道:「吾兵法皆授與姜維,他自能繼吾之志,為國家出力。」
可見諸葛亮對其期望,後姜維繼丞相之遺志準備繼續北伐事業,可丞相的「繼任」後軍師費禕,堅持休養生息的政策,他一直為蜀漢人民的實際利益和蜀漢的長遠發展盡心竭力。
所以姜維兵權被奪是必定的事,後來他的手下只有兵馬幾千人,無法繼續北伐的大任。
之後機會來了,公元253年蜀漢舉行歲首大會,此時費禕已經沉醉,魏國降將郭循親手持刃殺害費禕。
此後朝中軍權皆為姜維所掌握。
姜維開始了他的九伐中原,興復漢室的夢想。
三、姜維得不償失的軍事冒險
姜維知道蜀國和魏國的差距,他迫切希望改變苦戰仍無功而返的尷尬局面,他苦苦思索,終於找到一個突破口:那就是冒著危險 撤掉漢中外圍部分的防禦據點,他想誘敵深入以此消滅魏軍的大部隊。
結果事與願違,蜀國不僅失去了據點,還讓魏軍趁虛直入,後姜維退駐沓中。
大決戰:263年,魏國發動總進攻,鍾會治兵關中,姜維上書後者劉禪派遣將領軍隊防範,但後主劉禪聽信宦官黃皓讒言,按兵不動,錯失了良機。
後來鄧艾將入沓中後,姜維被鄧艾所牽制,解不開身只好退駐陰平。
鍾會圍攻漢、樂二城,派軍進攻關口,後關口被攻破,鍾會鄧艾兩人相互配合,直接帶領大軍長驅直入。
後主劉禪後知後覺,他得到前線消息已為時已晚,此時姜維被鍾會大軍困在劍閣。
而鄧艾則帶領精兵攀登小道,鑿山開路,穿越過七百餘里沼澤等險境。直接偷渡陰平直搗蜀漢都城—成都。
當魏軍的軍隊來到成都城門前時,後主劉禪是真的慌了,他召集大臣們商量對策,以譙周為首的投降派佔據了上風,劉禪開城投降,至此,43年的蜀漢政權覆滅。
劉禪敕令前線的姜維軍隊投降,據說受到命令後軍士各個都拔起刀劍揮砍石頭髮洩憤怒,但君命難違,姜維部隊只好投降。
四、借刀殺人終難逆歷史潮流
姜維迫不得已只好投降,但他不是真心降魏,他想借鍾會之手造反滅掉魏國,以此來達到興扶漢室的理想。
但最後鍾會和姜維密謀失敗,皆死於兵變,蜀國再無復國機會。
但歷史小說和真正的史實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姜維復國只在《三國演義》中有相關情節,但真正史實是姜維慫恿鍾會殺害魏國將領,真心歸降魏國。
可為什麼鍾會要造反呢?
一方面是鍾會的居功自傲,鍾會趕到成都後統帥大軍,他自認功名天下蓋世,已不再甘願屈居人下,加上精兵和蜀國軍隊都在自己手裡,所以他有造反的資本。
一方面是司馬昭為了消除負隅頑抗的殘餘蜀軍,在鍾會有了謀反之心後,司馬昭早已看透了他,手握重兵防範他,於是鍾會在司馬昭的壓力下被兵變的士兵所殺,連帶著姜維也一併殺害。
五、83年後真相大白
姜維究竟是假意投降伺機復國還是真心降魏眾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但在公元346年一切都真相大白,那時東晉正在消滅全國的割據勢力,包括在蜀地的成漢政權。
大將桓溫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半年時間裡就消滅了成漢政權。
他的手下在成都的存放檔案的密室裡發現了一份密信,他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那封密信,他看完後很是驚訝:
這是蜀漢大將姜維寫給後主劉禪的絕密信,信只有短短20幾個字: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大將桓溫看完後內心五味雜陳,感慨地說道:「亮可暝矣」
六、姜維的赤子忠心
姜維在接過諸葛亮的重擔後,他就一直沒有忘記興復漢室的理想,他為了匡扶漢室耗費了大量心血。雖然最後功敗垂成,但他仍在尋找機會復國,他的親筆信就說明了說明了他的真實想法,先策反鍾會,借鍾會之手滅魏,以此為契機複習漢室,保蜀漢社稷和人民的安定,姜維的赤子之心,雖歷經千年,仍被後人稱頌,姜維的堅持和忠誠,如煌煌火炬,終將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