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曹植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古代,一般來說兄弟之情固然是非常深厚的,但這樣的說法在帝王之家可是個例外,畢竟作為帝王的後裔,兄弟可是相互爭奪皇位的競爭者。因此在歷史上看到帝王之家的兄弟相殘也是非常常見的事情。而本篇文章所要講述的故事,便是關於一個帝王家兄弟相殘的故事。
主人公便是曹丕和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國譙縣人,生於東武陽,是曹操和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是曹丕的親弟弟,其生前曾為陳王,而去世後謚號「思」,因此又被稱為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他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及其集大成者,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曾被推尊到了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
而對於曹植最著名的事情不過就是他與兄長曹丕的故事,而這其實都是他自己惹的禍。
據《三國誌》記載:二十四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太祖以植為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於是悔而罷之。
在建安二十四年時,曹仁曾為關羽所圍困,而曹操則打算讓曹植擔任將軍,並帶兵前去解救曹仁。然而,當命令發佈後,卻發現曹植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夠接受指令,於是曹操懊悔,不再重用他。
據《三國誌》記載: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並為之說,故遂定為嗣。二十二年,增置邑五千,並前萬戶。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由是重諸侯科禁,而植寵日衰。
曹植的再一次飲酒作亂,讓曹操失望至極,於是他拋棄了立曹植的念頭。
之後,曹操召令曹丕為世子。從此,曹植陷入難以自拔的苦悶和濃濃的悲愁中。
於黃初元年,曹丕上位,稱帝為魏文帝。然而,由於爭封太子這段經歷讓曹丕無法釋懷,因此在他稱帝后,他仍對曹植耿耿於懷,於是就想方設法要除掉他。而在曹丕為難曹植的事情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句有名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詩。曹植清楚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無法開脫,只好在極度悲憤中七步之內應聲成詩。
其意思是:煮豆來做豆羹,便想要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且留下豆汁來作羹。而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便在鍋裡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來就是在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麼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然而這首詩卻不見於記錄在陳壽的《三國誌》,而最早見於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世說新語》記載的是,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學,便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而且對詩有嚴格要求:詩的主題必須為兄弟情誼,但是全詩又不可包含兄弟,而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內便作出,但此詩是否為其所著作,至現今仍有爭議。
而在七步詩之前,很少有人會知道,曹植還曾被曹丕逼著寫出了一首百步詩,也稱為《死牛詩》。
相傳,曾有一次曹丕出巡營帳,之後便來到自己弟弟的封地附近,於是命令曹植陪自己一同視察。之後二人策馬行走在田壟之間,突然看見了兩頭牛在互相角力,一牛鬥敗,跌入了井底。
此時,即便是已經被削了爵位,並遠離政治中心的曹植,卻仍然被自己的兄長所不放心,因此看見此景,曹丕便讓曹植在這寫一首詩,並且限制其中不能說是牛,也不得說是井,不得提其斗角,也不得提其死。
而且曹丕還規定馬走一百步,就必須要寫一首四十字的詩,如果馬將一百步已經走完,他還沒有作出來,就要把他給殺掉。因此稱為百步詩。
沒想到,還沒走完,曹植便寫出了一首《死牛詩》:「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凼土頭,垏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洩。」因此,他也逃過一劫,才有了後來的七步詩。
然而,因為七步詩太出名,卻反而把他的百步詩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