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有勝利者才能夠書寫歷史,而後人也會對前人的歷史進行借鑒,因此歷史上的很多人就被越描越黑。
一、商紂王
一說起紂王,立刻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是封神演義中的暴君。幾千年來,在中國人心中,商紂王不僅是中國古往今來昏君、暴君的〝代言人〞,而且已經成為邪惡勢力和罪惡人性的象徵。直到今天,經過從西周起至今後人三千多年的加工和渲染,紂王的形象已經被定性了。紂王是商朝的亡國之君,他的名字並不叫紂,他的正式名字叫子辛,也叫帝辛。〝紂〞是後人硬加在他頭上的醜惡諡號,〝殘義損善曰紂〞,也就是指兇惡不義的意思。
其實帝辛也做過功在千秋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他開拓了山東、淮河下游和長江流域。當時這些地區生產力低下,小部落還處在原始社會,正向中原地區伸展,紂王的祖父、父親都在步步退讓。
直到紂王時期,組織大規模軍隊與之對抗,最終平定東夷,打到長江下游,中原文化也隨之傳播到淮河下游和長江流域一帶,這為後來中國形成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創造了先決條件。孔子的弟子之一子貢就為紂王平過反,他說紂王的罪行不像史書所言那樣誇張。
二、周瑜
《三國演義》中,周瑜是一個風流倜儻、有些才幹,但心胸狹窄,總想算計諸葛亮卻總是搬起石頭砸自已的腳的大都督,是一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是一個性格暴躁,政治、軍事才能遠遜於諸葛亮最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人,是與〝三氣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這樣一些典故相聯繫著的人。
其實大都督年輕有為,氣量寬宏,而且是赤壁之戰大破曹操的第一功臣(說真的跟諸葛亮沒什麼關係)。而且畢生都沒跟諸葛亮交手過,兩人有沒有見面還是個未知數。
三、楊廣
隋煬帝的惡名,最早可以追溯到瓦崗軍首領李密發佈的《討隋煬帝檄文》,歷數了隋煬帝十大罪狀,如弒父、亂倫、嗜酒、勞民、濫賦、興役、征遼、濫誅、賣官、無信等等,總之是〝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後來的史書及小說也不同程度地對隋煬帝進行醜化。最終,一個人人得而誅之的暴君的形象定格。
隋煬帝楊廣雖然是個亡國之君,但他並不是無能之輩,相反他是個政治和野心都高瞻遠矚的人。不僅修文藏書、開創科舉,還大力提拔寒門子弟、打擊豪門世家,且大力開拓西域,使四方諸國誠服。修大運河,創下絕世偉業。雖然因為窮兵黷武、急功近利、耗盡民力、苛捐雜稅等終讓他走上亡國之君的道路,但是他也不是一無是處的昏君。
四、法海
法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白蛇傳》中,法海是一個沒有情感的、冷血的阻止許仙和白娘子相愛的頑固和尚。但據史料記載,法海原為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後在金山寺出家,一生潛心於佛學研究,成就頗高,可謂一代禪宗大師。
而且在馮夢龍的原著《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鋒塔》的故事中,法海也是一位真正的得道高僧,以慈悲為懷。可是《白蛇傳》卻徹底扭曲了法海高僧的形象,他成為了封建的、黑惡勢力的代表。
五、劉太后
在狸貓換太子被黑得那叫一個慘。狡猾,嫉妒心強,為了後位不擇手段,陷害李宸妃。但事實上她常與漢之呂後、唐之武後並稱,史書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對宋仁宗視如己出,關懷備至。
所謂李宸妃只是劉娥身邊的宮女。至於爭後之說的事實是,宋真宗本身就是要立劉娥為後,只是劉娥無所出,於是找此宮女當代孕。之後此女受封,在宋仁宗繼位後,劉娥還讓李氏晉陞為李宸妃,她去世後並以皇后之禮下葬。不過另一方面,她確實幹涉朝政,把宋仁宗弄得很壓抑。
六、龐太師
提起龐太師,你是不是就會想起《少年包青天》裡的那個總與包拯、八賢王等人作對的大奸臣?沒錯,這位也是被文藝作品黑的極慘的一位。龐太師,名龐籍,北宋人。先後擔任過江州軍事判官、開封府司法參軍、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樞密使、宰相等。還是韓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馬光、狄青等人的恩師。
據《宋史》,龐籍是一位剛正不阿、廉政愛民、文可安邦、武能定國的忠臣、好官,〝田園貧宰相,圖史舊書生〞對其一生的最好總結。另外,電視劇中的八賢王其實也並沒有演繹出來的那樣高大上,這位王爺在23歲時就病逝了,沒有什麼功績也沒有多大權力。
七、潘仁美
在任何一部有關〝楊家將〞的文藝作品中,潘仁美都會出現,他被作為奸臣的代表,與楊家作對,公報私仇,致使楊業自殺殉國。可是作為潘仁美的原型,宋朝著名將領潘美應該是一個屢建戰功、有勇有謀的忠臣良將。至於潘美致使楊業死亡這一說法,也被史學家否定。
《宋史》記載,楊業的死,應該是當時的監軍王?的錯誤戰略造成的,而潘仁美因為無法反抗王?所以沒能及時發兵救楊業。當時,潘仁美也收到了降職處分,但主要責任並不在他。所以,文藝作品中所說的潘仁美公報私仇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八、尹志平
尹志平,金末及元代蒙古時期著名全真道士,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師。在金庸的《神雕俠侶》中,尹志平成為了暗戀小龍女並乘機玷污小龍女的猥瑣男。而實際上,尹志平是一個勤於誨人,嚴於律己,不慕榮利,甘居淡泊的道士,全真道在其掌教之後更是得到了鼎盛發展。
後來,金庸先生也覺得自己這樣寫一位德高望重的古人不好,遂將原小說中的〝尹志平〞改為了現在的〝甄志丙〞。但是恐怕有很少人會注意這樣的細節,在我們心裡,提起尹志平,大概第一印象還是《神雕俠侶》裡面玷污小龍女的猥瑣道士吧。
九、李鴻章
〝賣國賊〞是李鴻章身上最大的標籤。其實,李鴻章的貢獻還是非常大的,雖然他簽訂很多的不平等條約,但是他也都是按照清廷慈禧太后的意思,他也無能為力,他對西方的文化是肯定的,他宣導洋務運動,創辦江南製造局、天津機器局、北洋艦隊、輪船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礦務局、派遣中國第一批學生留美等等。
這些實業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洋務運動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改革開放。所以,他也是一個被中國歷史醜化的歷史人物。
十、段祺瑞
段祺瑞是被刻意醜化的歷史人物之一。他篤信民主共和價值,曾三造共和;他清廉如水,任政府總理時,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人稱〝六不總理〞;〝三一八〞慘案中,總理府衛隊擅自開槍,致死傷多人,後因魯迅紀念劉和珍君,此案婦孺皆知。
作為一國總理,段在悼念大會上當眾長跪不起,並立誓終身食素以贖罪。這個誓言一直堅持到他病危,雖然醫生一再勸他改變飲食,增加營養,他都〝不動搖〞,直到臨終。
歷史是人記載的,所以「洗黑洗白」是可以人為控制的事情,什麼是真相?傳的人多了,假的信息也就變成了真相。對於小說、電視劇我們只是當做樂子罷了。看過後還是要重溫歷史,不要給自己營造一個錯誤的價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