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曹彰謀反,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三國時期,國家長期處於分裂狀態,這讓原本存在的社會秩序變得十分不穩定,即使骨肉至親之間,也有相互攻擊的事情發生。作為曹魏政權奠基人的曹操,有幾位能力出眾的兒子,這讓當時曹魏的皇位繼承問題變得十分複雜。
雖然現在普遍認為曹操最終是在太子曹丕和才華出眾的曹植之間做選擇,但是實際上曾經屢立軍功的曹彰也是一個潛在的人選,對比自己的兩名兄弟,曹彰在文學和知識方面有著明顯的缺陷,但是他把這些學習的時間拿去精進了自己的武藝。他在成年之後也成為了曹操十分倚重的軍事將領。
征討烏丸的時候,曹彰就被曹操委以重任,連田豫這樣的重臣都是他的副將。面對數量更多的敵人,曹彰並沒有畏懼,反而積極與他們交戰。在戰鬥的時候,他也一直衝在最前線,並射殺掉許多敵人的騎兵,即使自己的鎧甲上佈滿了敵人的箭矢,他也絲毫沒有退卻的意思,這極大地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最終他取得了大勝,幫助曹操穩定了北方的局勢。
曹彰在立下這樣的戰功之後,不但收穫了群臣的尊重,也得到了曹操的喜愛。在漢中之戰時,曹操就曾經威脅劉備要讓曹彰來作戰,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曹操對曹彰軍事能力的讚許,而當時曹彰也確實統領了長安地區的軍事力量。
據說在曹操去世的時候,曹彰曾經向群臣詢問玉璽和印綬的所在,似乎有謀反的心理。但之後的兩件事情,說明曹彰絕對沒有謀反奪權的心理。
首先是曹彰在曹操葬禮的時候,是去到了洛陽的,我們知道但是有謀反之心的藩王,他們最為倚重的一定是自己的軍事力量,因此他們是絕對不會輕易離開自己的根據地的。但是曹彰在接到曹操死訊的時候,就立即動身前往洛陽,也沒有率領任何部隊,這顯然不是一個擁兵自重,志在謀反的人會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曹彰在曹丕繼位後,依然被予以重任,負責曹魏的軍事工作。在他去世之後,曹丕更是用十分隆重的禮節為其舉行了葬禮,所有規制都模仿東漢東平王劉蒼的葬禮,這也很能說明問題。
劉蒼是劉秀的兒子,他在劉秀建立東漢之後,便一直出任朝廷重臣,在政治工作上頗有建樹。在其兄長漢明帝在位的時候,劉蒼也為自己的兄長鞠躬盡瘁,為東漢的政治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得到了世人的尊敬。
後人在評價劉蒼的時候,對於他的品行有很高的讚譽,並且都稱讚他事兄如事父,絲毫不因為君主身份的變化而改變君臣之節。而曹丕能夠在曹彰的葬禮上使用東平王的禮節,一方面承認了曹彰在曹魏建設過程中做出的貢獻,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己的兄弟確實是曹魏的忠臣,對自己尊敬有加。由以上兩點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曹彰是不可能有謀反之心的,而那些佚事,恐怕多是謠言附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