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的實力不如袁紹,為何卻敢率先稱帝?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袁術的實力不如袁紹,為何卻敢率先稱帝?

袁術是東漢末年的梟雄,也是漢末群雄中最先稱帝的勢力。但袁術的實力明顯弱於袁紹、曹操,那麼袁術為何還敢稱帝,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一,出身名門

袁術

袁術是東漢司空袁逢之子,出身汝南袁氏,家裡「四世三公」,為當時有名的世家大族。他少年時就以豪爽講義氣出名,經常與世家子弟一起飛鷹走狗。他長大後被推舉為孝廉,擔任郎中,後來屢次陞遷,擔任折衝校尉、虎賁中郎將。

二,討伐董卓

漢獻帝劉協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病死,子劉辯即位。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為了爭奪大權而互相攻殺,結果雙方死傷慘重,董卓趁機控制了東漢朝廷。董卓為了樹立權威,決定廢劉辯,立其弟劉協為帝。為了拉攏群臣,董卓封袁術為後將軍。袁術反對董卓廢帝,擔心董卓會因此殺掉自己,於是逃離洛陽,前往南陽。袁術佔據南陽,橫徵暴斂,使得當地百姓負擔沉重。

初平元年(190年),東漢各地官吏以董卓擅自廢少帝劉辯,擁立劉協為名,起兵討伐董卓。袁紹擔任討董盟主,袁術也參加了討董之戰。袁紹為了對抗董卓,便企圖擁立幽州牧劉虞為帝,向弟弟袁術尋求支持。袁術見天下大亂,漢室衰微,想要自立為帝,便對哥哥袁術的主張表示反對,自此袁紹與袁術兄弟不和。

袁紹

董卓見討董聯軍聲勢浩大,便遷都長安,以避諸侯聯軍鋒芒。討董聯軍內部的組成本來就十分複雜,各地諸侯心懷鬼胎,都想保存實力。董卓走後討董聯軍則發生分化,袁紹與袁術鬥爭激烈,互相拉攏盟友對抗對方(袁術聯絡幽州的公孫瓚牽制袁紹,袁紹則聯絡荊州的劉表牽制袁術),使得討董聯盟瓦解。當時多數諸侯寧願歸附袁紹,也不歸附袁術,使得袁術十分生氣。

三,割據淮南

漢末群雄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為王允、呂布所殺,東漢朝廷自此由王允輔佐。不久董卓部將李傕、郭汜作亂,起兵反對王允。結果王允不敵被殺,呂布逃走,李傕控制了東漢朝廷。李傕為了拉攏各地諸侯,於是封袁術為左將軍、陽翟侯,但袁術沒有接受。

曹操

初平四年(193年),袁術與曹操為了爭奪兗州,爆發封丘之戰。袁紹則支持曹操,對抗袁術。袁術在封丘之戰敗給曹操,只得逃往九江。袁術殺揚州刺史陳溫,得以控制揚州,擔任揚州牧。袁術為了擴充實力,於是拉攏好友陳珪,並以其子陳應為質,希望他歸附自己。但陳珪拒絕,執意投靠曹操。

四,僭越稱帝

孫策

興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發生內鬥,漢獻帝劉協得以逃離長安。袁術對部下說:「現在劉氏衰微,天下動盪不安。我袁家德高望重,很得民心。現在我想順應天意,稱帝建國。各位認為如何?」主簿閻象進諫說:「以前周朝的先祖從後稷到文王,積累了許多恩德與功勞,擁有天下的三分之二,還對商朝表示臣服。明公家族雖然歷代興旺,但也沒有周朝那樣興盛。漢室雖然衰微,但也沒有商朝那樣殘暴。」袁術聽了啞口無言。

袁術的部下孫策聽聞他稱帝,於是急忙勸諫袁術,但他不聽。孫策因此脫離袁術,投靠曹操,使得袁術的實力大為削弱。建安二年(197年),袁術以「代漢者當塗高」對應了其字「公路」,加之自己擁有傳國玉璽為由,在淮南稱帝。袁術稱帝后,為了拉攏呂布,便派使者去求婚,希望呂布將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

呂布

呂布聽聞袁術稱帝,拒絕與他聯姻,更將其使者送給曹操處置。袁術聽聞呂布聯合曹操,十分生氣,因此派兵攻打呂布,結果被呂布打的大敗,損失慘重。不久曹操也率軍討伐袁術,大敗袁軍,使得袁術實力更加衰弱。袁術繼續在淮南一帶驕奢淫逸,過著奢侈無比的生活。但淮南的士卒與百姓卻因此負擔沉重,忍凍挨餓。袁術的橫徵暴斂,胡作非為,更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五,氣憤而亡

劉備

建安四年(199年),袁術見自己不得人心,淮南又殘破不堪,於是燒燬宮殿,投奔舊部陳簡、雷薄。陳簡知道袁術不得人心,便拒絕了他。袁術無奈,只得放棄帝號,把帝號讓給袁紹並率軍北上投靠。曹操派劉備攔截袁術,將其擊敗。袁術只得逃回壽春,不久氣憤而亡。

總的來說袁術出身淮南袁氏,家裡四世三公,他又是家中嫡子,因此自視甚高,認為自己能大有作為。雖然實力並非漢末梟雄最強,但袁術依然自視甚高,認為漢朝早晚要亡,應該由自己承接天命。加之當時讖緯之術流行,袁術認為自己就是預言所說的人,因此自立為帝。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