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的生平如何?他真的是放牛娃出身的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鄧艾的生平如何?他真的是放牛娃出身的嗎?

鄧艾,是南陽郡人。家裡草根。經濟情況太窮。從小就失去了父親,碰上戰亂,出來逃荒,逃到幾百里外的襄城縣。被政府收容了。因為當時襄城是曹魏的屯田區。曹魏大規模屯田,民屯中,把因戰亂到處流浪的人驅去耕種。採取軍事化管理,稱典農部民。與自耕的農民有區別。他社會地位太低,曹魏屯田區的農民,與自耕農比,身份更低。相當於半農奴。受到的剝削程度重。用公家耕牛的,只能六四分,用自己的,就對半分。人身上,不像自耕農,基本自由。他們不能隨意離開土地。想逃跑,一旦抓到就砍頭。鄧艾做過各種苦工,發奮讀書。鄧艾比呂蒙更厲害一些。呂蒙是孫權強迫讀的。鄧艾是自覺學習。沒人督促。鄧艾更難得。鄧艾升為都尉學士。相當於學位證書。他就可以管理了。不過他沒想到自己的生理上的缺陷,成了阻礙。說話不利索。稻田守叢草吏,秋天稻草堆成堆。用途廣,不能拋棄。

所以,弄成草堆,就得有人看。這個職務安排有點挖苦人,鄧艾就想辦法改結巴。就改學習方向,今後當將軍去。於是從此後,讀書就著重放在學習兵書上。學習後,每走到一處,就觀察地形,指點。別人就有了閒話。鄧艾與司馬懿的相遇:人一生奮鬥了,就有了改變的機會。機會一旦來臨,就有可能抓住。鄧艾就是如此。機會來了,他抓住了。這與當時的制度有關。當時全國上百個郡。曹魏時,每年,每個郡都要定時派人去中央匯報一年的最基本的經濟數據。最重要的是人口的增長等。這個數據叫上計。每年上計時,得能力強、口才好、忠心的人去朝廷。這種人叫計吏。

朝廷的執政大臣一般都會來參加。還有私利的考慮。因為當時三公具有政治特權,開府自辟僚屬。開設自己名下的獨立辦公廳。自辟,就是要自己選擇任命。數量沒有特別限制。三公把這個上計的活動作為重要的途徑來擴張自己的勢力。重要人才也得通過上計來使自己顯露出來。鄧艾的命運轉變就與此有關。鄧艾的襄城,郡的長官在選擇計吏時,犯難了。因為這樣的人難找。無奈下,只好找到鄧艾。口才不算好,能力卻強,能忠心。派去,不會有大間題。哪知道,鄧艾一到,不僅得了滿分,還被任命為自己辦公廳的下屬。這就是司馬懿。司馬懿正在朝中當太尉。看到鄧艾對屯田區情況的熟悉,如數家珍。知識面廣,許多書讀過,有自己的見解。恰好這時司馬懿,正與政敵曹爽爭權。司馬懿要鄧艾進太尉府當幕僚。於是鄧艾一下子從地方來到中央任職。

大戰之前鄧艾接到燙手任務:鄧艾到了司馬懿的太尉府,並不是要在這兒長期做下屬。只不過是跳板。司馬懿推薦他們到各個職位上控制權力。鄧艾不久就到了尚書檯,這是中央的行政機構。當時尚書檯是曹爽控制。曹爽有心腹在尚書檯。司馬懿用各種手法讓鄧艾去當尚書郎。鄧艾一到,就做了貢獻。當時準備策劃對孫吳用兵。首先要做戰略上的前期準備。首先是軍糧。曹魏要屯田。這有戰略性的挑戰。鄧艾適合這個。這一套他太熟悉了。一直做實地考察,一直從黃河到淮河。

工作仔細深入,寫出了考察報告。史料有詳細記載。急需的是將河道加寬加深加固。河流多,澆灌不是問題,不過大水來了,得防洪。如果動兵,河流還可以漕運。派五萬人的軍隊,按每年五分之一一萬人來休整,實行輪休。常年四萬人在屯田區。六七年間就可以積十萬兵馬可以吃五年的糧食。這樣去進攻孫吳,可以穩交勝券。司馬懿大為讚賞。鄧艾的心事:鄧艾上任汝南郡,是為了報恩。汝南郡與當年屯田的襄城相鄰。當初當屯田農民時,家窮,就有一夥伴,家裡稍好點。

父親常對他資助。鄧艾接到幫助後,初不稱謝。初,指的是毫不。或許是覺得恩惠大,用語言無法表達。現在要來報恩了。一上任,就到襄城尋訪。可惜資助的父親去世了。他就派下屬在墓地上祭拜。給朋友大批錢財與物品。向地方官員推薦,讓他當計吏。然後回到汝南。可見鄧艾真不簡單,心中有感恩。受派去隴西戰場對付姜維。這時司馬懿死了,司馬昭接位。姜維進攻隴西的狄道縣。

姜維取得大勝,隴西局勢對曹魏不利。這時,司馬昭選中鄧艾去。鄧艾當中央禁衛軍將領。一到隴西,就扭轉了局勢,打斷了姜維處於上風的局面。256年,姜維出兵進攻祁山。鄧艾到任後,做事踏實,對姜維用兵做了預測,一交手,姜維三次進攻,鄧艾都防守成功。在祁山佈置重兵防守。姜維回頭向西北,準備襲擊南安郡,鄧艾在途中的武城山設兵等待。二軍接觸,姜維趁夜色渡過支流,偷襲上天水,沒想到鄧艾也有防備。在段谷處佈防。姜維被打了埋伏,大敗,損失十幾員將領,上千人馬。隴西局面得到扭轉。姜維再發兩次進攻,都被鄧艾擊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