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司馬懿,探索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小故事。
諸葛亮去世的時候,他唯一的兒子諸葛瞻年僅8歲。開個玩笑,諸葛瞻這個年紀也就剛上小學三年級,剛會玩王者榮耀或者「吃雞」。
對此諸葛亮是有些擔憂的,在去世前不久,諸葛亮曾寫信給他的哥哥諸葛瑾說「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意思是瞻兒雖然聰慧,但我擔心他過早成熟,將來沒有什麼大作為。
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但這並不是諸葛亮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而是諸葛亮身為蜀漢丞相,事事躬親,又常年領兵在外。他肩扛著整個國家,總不能成天把不到10歲的諸葛瞻帶在身邊吧。
諸葛亮心裡想等諸葛瞻再長大一點,起碼15歲左右,就可以隨他征戰歷練了。因為諸葛亮讓他的養子諸葛喬(諸葛瑾的兒子,因諸葛亮40歲還沒有兒子,所以過繼給諸葛亮為子)一直隨軍征戰,負責督運糧草的差事。可惜的是諸葛喬於228年卒於任上,年僅25歲。
所以不能說諸葛亮不想去培養諸葛瞻,只是諸葛瞻年紀實在是太小了。
而諸葛瞻8歲喪父,這對諸葛瞻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因為他這個年紀,可能還認識不到父親去世意味著什麼,也沒有接受父親完備系統的教育,但卻一下子成了蜀漢最大的「官二代」,這對他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按諸葛亮培養諸葛喬的例子來看,他肯定要把諸葛瞻放在基層、艱苦的崗位鍛煉成長,這對他發展是有好處的。但諸葛亮去世後,諸葛瞻頂著父親如此巨大的光環,劉禪自然不能把他放在基層,顯得自己虧待了丞相後人,還必須重用諸葛瞻。
所以諸葛瞻雖然8歲喪父,但之後的仕途卻沒有受到影響,可謂平步青雲。17歲的時候迎娶了公主,後來進入御林軍系統,到34的時候已經做到了平尚書事、代理都護、衛將軍,躋身蜀漢核心領導班子。
雖然諸葛瞻陞官很順利,但他才能的成長速度卻相對滯後。一來是缺少基層歷練,他作為衛將軍、代理都護卻沒有領兵作戰的經驗,這直接導致他在綿竹的慘敗。二來是頂著父親的光環。據《三國誌》記載,只要蜀漢出台好的政策,不管是不是諸葛瞻建議的,百姓都會認為是諸葛瞻的功勞,所以諸葛瞻難免有些飄飄然。
雖然諸葛瞻的才能和職位不匹配,但他的忠心可鑒。綿竹之戰時,諸葛瞻雖然坐失戰機,但卻帶著兒子諸葛尚以身殉國,以死捍衛了諸葛一門的名節,報答了蜀漢對他的厚恩。
下面說說司馬懿父子。
司馬懿比諸葛亮年長兩歲,算是同齡人。但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卻要比諸葛瞻年長19歲,大了快兩輪。次子司馬昭也比諸葛瞻年長16歲。
雖然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但8歲喪父的諸葛瞻顯然是推不過司馬兄弟的。而司馬懿要比諸葛亮多活了17年,司馬師和司馬昭接受的教育指導要遠遠強過諸葛瞻。當諸葛瞻還在讀小學的時候,司馬師和司馬昭早已隨父親司馬懿在軍中歷練多年了,這致命的差距,是造成諸葛瞻不如司馬兄弟的關鍵所在。
所以在才能上來看他們不是一個檔次的人。不過在忠君愛國上,諸葛瞻卻完爆司馬兄弟。
司馬兄弟緊隨父親,架空了曹魏政權,大肆排除異己,大權獨攬,最終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篡奪了曹魏政權,不僅西晉得國最為不正,還成為最弱的「大一統王朝」,很快陷入南北分裂、五胡亂華的局面,其罪行罄竹難書。
所以後人說起他們來,都是嗤之以鼻的,甚至連東晉皇帝都有些羞愧難當。而諸葛瞻雖然握有大權,卻一直沒有想過推翻蜀漢自立為帝,並最終以身殉國,以死明志,為後世所敬仰。
從這點來看,倒是司馬懿的後代更像是「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