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後期最強將軍之一,姜維有多出色?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後期最強將軍之一,姜維有多出色?

姜維其實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人物,一直以來都是毀譽參半;讚賞他的人認為他是諸葛亮的繼承者,是蜀漢最後的支撐者,他一個人獨立擎天扛起蜀漢,他鍥而不捨的九伐中原,多次大勝魏軍,軍事才能甚至要高過諸葛亮,即使後主劉禪宣佈投降,他也沒有放棄爭取復國。復國之計雖然失敗,卻把鄧艾、鍾會都害死,也算為蜀漢報仇雪恨了。討厭他的人卻認為他窮兵黷武導致蜀漢國力衰微,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姜維發動北伐,其實是承擔了很大的壓力的。北伐初期,由於費禕的制約,每次出兵都不超過萬人,費禕反對北伐的理由很簡單,卻說出了當時蜀漢大多數朝臣的心聲:

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且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以為希冀徼幸而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

其實蜀漢大多數人並不支持北伐,興復漢室與否與他們無關,他們只想要守著他們一畝三分地,直到費禕被刺殺,姜維才真正得以掌握蜀漢部分軍權,可以進行真正意義的北伐。然而由於費禕是被姜維帶來的降將刺殺,讓人產生懷疑:是不是姜維指使的,陳壽更是在《三國誌》中直接提到姜維養死士的事情,以此暗諷姜維與費禕遇刺事件的聯繫。

當姜維可以進行真正意義的北伐時,初期的確連戰連勝:降李簡、斬徐質,取河關,破王經,甚至打出了諸葛亮北伐時期都未曾有過的大捷——洮西大捷。洮西之戰一舉殲滅魏國西線守軍接近十萬人,王經殘兵萬人退守狄道,鄧艾都認為姜維乘勝之師、銳不可當,主張放棄隴西不救王經。北伐的節節勝利,終於可以堵住朝廷裡面那些反對北伐的聲音了吧,恢復中原似乎迎來了希望。

身後無主,姜維縱然憑借自身的軍事才能取得局部勝利,又能如何呢?姜維畢竟是魏國降將,實際上並不受蜀漢朝廷信任,雖然姜維掌握部分兵權,是蜀漢朝廷知道蜀漢沒有誰的軍事才能比得上姜維,並非對他真正信任。洮西之戰的勝利,給北伐帶來了成功的希望,但也使得姜維「功高震主」。之後姜維為擴大戰果,請求蜀漢朝廷增添前線兵力,於是和胡濟約定在上邽匯合,胡濟卻沒有按時到達,導致姜維兵敗段谷,即使討厭姜維的陳壽,對於姜維兵敗的原因,也寫的很明白:胡濟失誓不至。陳壽還是有史學家的道德底線的,雖然不看好姜維,但也沒有歪曲事實。假如這次失敗真的是姜維的責任,陳壽肯定會乘機大書特書的,既然陳壽都說了是因為胡濟沒有按時到達,那胡濟應該承擔主要責任。

大家知道蜀漢朝廷的處理結果是什麼?蜀漢群臣全都指責姜維,沒有人指責胡濟,最後姜維被迫自貶三等,胡濟不僅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反而得到了陞遷。據相關史書記載,段谷之戰魏國不過斬殺蜀軍數千人而已,其實也不算什麼很大的損失,姜維失敗了一次,就被各種彈劾,可是他們卻選擇性的忽略了姜維之前的多次勝利,可想而知,姜維北伐是承擔著多大的壓力。

姜維其實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人物,一直以來都是毀譽參半;讚賞他的人認為他是諸葛亮的繼承者,是蜀漢最後的支撐者,他一個人獨立擎天扛起蜀漢,他鍥而不捨的九伐中原,多次大勝魏軍,軍事才能甚至要高過諸葛亮,即使後主劉禪宣佈投降,他也沒有放棄爭取復國。復國之計雖然失敗,卻把鄧艾、鍾會都害死,也算為蜀漢報仇雪恨了。討厭他的人卻認為他窮兵黷武導致蜀漢國力衰微,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姜維發動北伐,其實是承擔了很大的壓力的。北伐初期,由於費禕的制約,每次出兵都不超過萬人,費禕反對北伐的理由很簡單,卻說出了當時蜀漢大多數朝臣的心聲:

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且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以為希冀徼幸而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

其實蜀漢大多數人並不支持北伐,興復漢室與否與他們無關,他們只想要守著他們一畝三分地,直到費禕被刺殺,姜維才真正得以掌握蜀漢部分軍權,可以進行真正意義的北伐。然而由於費禕是被姜維帶來的降將刺殺,讓人產生懷疑:是不是姜維指使的,陳壽更是在《三國誌》中直接提到姜維養死士的事情,以此暗諷姜維與費禕遇刺事件的聯繫。

當姜維可以進行真正意義的北伐時,初期的確連戰連勝:降李簡、斬徐質,取河關,破王經,甚至打出了諸葛亮北伐時期都未曾有過的大捷——洮西大捷。洮西之戰一舉殲滅魏國西線守軍接近十萬人,王經殘兵萬人退守狄道,鄧艾都認為姜維乘勝之師、銳不可當,主張放棄隴西不救王經。北伐的節節勝利,終於可以堵住朝廷裡面那些反對北伐的聲音了吧,恢復中原似乎迎來了希望。

身後無主,姜維縱然憑借自身的軍事才能取得局部勝利,又能如何呢?姜維畢竟是魏國降將,實際上並不受蜀漢朝廷信任,雖然姜維掌握部分兵權,是蜀漢朝廷知道蜀漢沒有誰的軍事才能比得上姜維,並非對他真正信任。洮西之戰的勝利,給北伐帶來了成功的希望,但也使得姜維「功高震主」。之後姜維為擴大戰果,請求蜀漢朝廷增添前線兵力,於是和胡濟約定在上邽匯合,胡濟卻沒有按時到達,導致姜維兵敗段谷,即使討厭姜維的陳壽,對於姜維兵敗的原因,也寫的很明白:胡濟失誓不至。陳壽還是有史學家的道德底線的,雖然不看好姜維,但也沒有歪曲事實。假如這次失敗真的是姜維的責任,陳壽肯定會乘機大書特書的,既然陳壽都說了是因為胡濟沒有按時到達,那胡濟應該承擔主要責任。

大家知道蜀漢朝廷的處理結果是什麼?蜀漢群臣全都指責姜維,沒有人指責胡濟,最後姜維被迫自貶三等,胡濟不僅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反而得到了陞遷。據相關史書記載,段谷之戰魏國不過斬殺蜀軍數千人而已,其實也不算什麼很大的損失,姜維失敗了一次,就被各種彈劾,可是他們卻選擇性的忽略了姜維之前的多次勝利,可想而知,姜維北伐是承擔著多大的壓力。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臨死前居然發出了「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的感歎,作為諸葛亮的兒子,他不僅沒有支持與理解姜維,卻把姜維與禍國殃民的奸臣黃皓相比,原本姜維北伐是為了報答諸葛亮的知遇之恩,可是諸葛亮兒子都那麼厭惡他,姜維內心也是無比荒涼吧。

因此,姜維之所以無法入武廟,也與蜀漢朝廷對姜維的態度有關,姜維作為毀譽參半的人物,自然無法進入武廟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