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禁是曹魏重臣,為什麼會投降關羽?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於禁是曹魏重臣,為什麼會投降關羽?

在古籍《三國誌》中,魏國重臣,也是著名將領的張遼、樂進、於禁、張郃,以及徐晃被共同列在了一個傳裡,作者的意思很明顯,他們5人都是戰功赫赫之人,為曹氏的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隨便拿出一位來都算得上是「漢末著名將領」。

這5人在後世也慢慢演變成了大家熟知的「五子良將」,要說這5位,一輩子都算得上風風光光,可其中一位卻有個一生難以抹掉的「污點」,他就是於禁。

於禁很早就為曹操效力,是典型的宿將,同時曹操對他也相當的信任,可就在襄樊之戰中,他由於不敵關羽,選擇了投降,一下從曹氏的重臣變為了階下囚,這帶來的影響之大,足以震驚曹氏集團。那麼大家是否知道,於禁最後的結局如何呢?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一、於禁人生的轉折點

1、於禁的無奈選擇

我們把時間拉回到東漢建安24年,即公元219年,這一年於禁和曹仁、徐晃、龐德等人一起抵達荊襄之地,負責曹魏統治區南部對荊州方向的防禦任務。

沒多久,劉備集團的大將關羽就率領軍隊開始北上,試圖向曹軍發動攻勢,為了應對關羽,於禁等人開始分兵予以抵抗。

其中徐晃駐守在宛縣,於禁和龐德駐守在樊城外圍,曹仁本人則屯兵襄樊城內,三方形成掎角之勢,可以相互側應,樊城外的於禁手下號稱「七軍」,按照當時的軍隊編制來看至少有數萬人,因此實力非常強大。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突然天降暴雨,河水大漲,曹軍受災嚴重,這是北方軍隊始料不及的,面對突發狀況,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情急之下,於禁率眾到高處躲避,卻發現有人乘船向自己發動了進攻,這不正是關羽嗎!當時關羽有水軍,而於禁沒有,這仗根本沒法打,所以無奈之下於禁選擇了投降,而和他一起的龐德力戰而死。

曹操聽說這件事後很是感慨,流著淚說:「於禁跟了我30多年,如今危難之際卻不如龐德」。

於禁的投降對曹軍的士氣打擊很大,如果不是曹仁選擇死守城池,估計曹軍會敗的更慘,到時候不僅僅是荊襄保不住,甚至會威脅到許都南部地區的穩定。

2、受盡屈辱的將軍

於禁投降之後,被關羽安排送到了江陵,但沒過多久,荊州就易主了,包括江陵在內都成為了孫權的地盤,這意味著於禁從劉備的俘虜變成了孫權的俘虜,那麼孫權如何對待他的呢?

孫權當時和劉備因為荊州決裂,為了防止雙線作戰,有意討好北方的曹操,因此他沒有把於禁當做俘虜來對待,反而是好吃好喝的招待著,孫權甚至還沒事就邀請他一同出遊,欣賞一下荊州的美麗風景。

有一次孫權和他騎馬同行,被江東的謀士參謀虞翻看到,這可是個得理不饒人的主,當年諸葛亮下江東打算促成孫劉聯盟的時候,他就沒少下了絆子。

虞翻看到於禁,直接破口大罵:「你個投降的俘虜,竟然敢和我家主公並行,還要不要臉了?」不只是罵,虞翻還抄起鞭子上去打了於禁,要不是孫權及時喝住,還不知道會發展成什麼樣。

後來,虞翻還在宴席、會議等場合多次公開侮辱於禁,總之,於禁在江東是受盡了白眼,奈何於禁也是一代著名將領,寄人籬下過著如此生活,也真是悲催。

二、於禁的最後結局

1、或死於愧疚

曹操活著的時候一直以「漢臣」自居,可他去世後兒子曹丕襲承了王位,並進一步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至此漢王朝滅亡,曹魏政權建立。

孫權為了討好曹魏,一方面上表稱臣,另一方面把包括於禁在內的曹軍將士歸還,黃初2年,也就是公元221年,於禁抵達洛陽,曹丕親自接見了他,據說這個時候的於禁已經面容憔悴,滿頭白髮。

他見到曹丕後十分羞愧,痛哭流涕,不過曹丕並沒有責怪他,反而以晉景公和荀林父的故事對他進行勉勵,並冊封他為安遠將軍。

如果於禁的結局就這樣了,或許還不錯,也會令後人佩服曹丕的胸襟,但事實上,曹丕遠沒有父親曹操的胸懷,雖然表面上安撫了於禁,還進行優待,暗地裡小動作卻一直沒斷過。

曹丕下詔讓於禁出使東吳,還讓他在出行前謁拜曹操陵墓,結果一進陵墓的祭室就發現牆上有一幅畫,正是當年的樊城之戰,畫中有威武的關羽,有寧死不屈的龐德,當然也有跪著乞降的於禁。

沒錯,曹丕就是有意刺激於禁,結果他看完後大愧,不久後就積鬱而亡,於禁死後被曹丕謚為「厲候」,這可不是個光榮的謚號,充滿了羞辱的意味。

2、於禁一生悲劇的原因

在「五子良將」中,張遼、張郃、徐晃都屬於降將,於禁和樂進一開始是中下級將領,他們5人的崛起證明了曹操的眼光,和不拘一格用人的特點。

本來在他們之中於禁身上的光環最多,比如戰場上往往不是擔任先鋒就是負責墊後,這說明曹操對他的信任,每次遇到惡仗、難仗的時候,於禁也都奮勇向前,履歷功勞。

他個人在軍中更是不尋私情,敢於從嚴治軍,人品也是公認的好,這些因素加在一起,讓他在曹操時代就成為了左將軍。

可是因為一場戰役的失敗,卻讓他晚節不保,甚至成為眾矢之的,大慧認為是不科學的,在東漢末年那個時代,大部分人都是為了生存而不擇手段,不僅僅是曹魏裡的張遼、張郃等人,蜀漢的關羽、姜維其實都有過投降的經歷。

大家各為其主,也是為了更好的活著,「跳槽」在當時應該不算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也和民族大義無關。只能說歷史對他強加的東西太多,且他投降後又返回曹魏,還遇到了心胸狹隘的曹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