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漢昭烈帝臨終前為劉禪安排了兩位托孤大臣:首席托孤大臣是丞相諸葛亮,次席托孤大臣則是中都護李嚴。不過在建興九年(231年),李嚴導致第四次北伐無功而返,最後被諸葛亮貶為庶民。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在一般人看來,被諸葛亮貶為庶民的李嚴肯定對諸葛亮心懷不滿,得知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後應該會心花怒放。然而諸葛武侯在建興十二年(234年)薨逝後,李嚴卻因悲傷而激憤去世。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陳壽的《三國誌》評價諸葛亮是「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李嚴就是該評價的代表。李嚴導致佔據優勢的第四次北伐無功而返,單這一點就足夠殺頭了。
但諸葛亮在充分考慮李嚴的資歷功勞和朝野意見後,只是讓劉禪將李嚴貶為庶人。而李嚴之子李豐繼續擔任蜀漢江州都督,還與諸葛亮選定的繼位人蔣琬搭檔。與動輒滅族的曹魏、東吳相比可謂高下立判。
正因如此,李嚴很清楚自己被貶為庶民是諸葛亮秉公處置的結果。既然諸葛亮可以秉公處置地將自己貶為庶人,那同樣有可能秉公處置地再次起用自己。畢竟李嚴對自己的資歷和能力還是有足夠的信心的。
可以說對諸葛亮的秉公待人與以法治國的信任是李嚴被貶後活下去的主要希望。然而諸葛亮薨逝後,蜀漢再也沒有執政者能像諸葛亮一樣能起用李嚴這個被貶為庶民的罪人,李嚴又怎能不激憤而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