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要率軍平叛,為何王連卻勸阻諸葛亮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要率軍平叛,為何王連卻勸阻諸葛亮呢?

當劉備去世後,原本歸順的地區也逐步開始叛變。諸葛亮聽聞此事,想要立刻率兵南下,平定南中地區的叛亂,以報先帝對自己的知遇之恩,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就在此時諸葛亮卻沒有立即前往南中地區,而是足足等了兩年之久,才親自揮師南下,率軍平定了南中地區的叛亂,收復了當地的民心。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只是因為蜀國當時有一位文臣,他極力勸諫諸葛亮「不要親自動身前往南中地區」。

諸葛亮出於對他的尊重和更謹慎的考慮,暫時沒有親自前往南中平亂,這個人便是王連。

蜀漢文臣王連

提到王連,可能很多人對他並不熟悉,因為在三國時期,各地都是戰亂紛飛。世人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建立卓著戰功的武將身上,而並非是舞文弄墨的文臣。但任何事情的完成都不僅僅是依靠一部分人,就像三國時期的戰績,不僅僅是因為有武將在前上陣殺敵,還因為有謀士參謀和文臣在背後獻計獻策。

王連,字文儀,他是荊州南陽郡人。他少時便飽讀詩書,博覽兵法。他在成年後也才華出眾,希望能夠實現自己輔佐君主、建功立業的志向。王連最初是在劉璋麾下擔任梓潼縣令,他為官清廉,一心一意地為百姓考慮。不僅如此,他恪守為官之道,忠於劉璋,面對劉備的勸降和武力進攻,都毫不動搖,堅決地追隨劉璋。

劉備被他的忠義所打動,選擇先去攻打其他的城池,在劉璋向劉備投降之後,王連經過幾番思考,最終還是選擇接受劉備的邀請,追隨劉備,全心全意的輔佐劉備建功立業。雖然最初在劉備帳下,王連擔任的職位很低,僅僅是一個小地區的縣令,但他沒有絲毫抱怨,仍然兢兢業業地工作。

王連帶動了當地的經濟、農業共同發展,幫助百姓解決了生計問題,聚攏了當地的民心。此後,劉備看到了王連的付出與才能,主動將他提拔為蜀國的司鹽校尉。

在古代,鹽鐵都是關乎一個國家或一個政權生死存亡的支柱產業。所以劉備將職交給王連的這件事,便足以表明他對王連的信任與器重。

事實也證明,劉備的選擇是正確的。王連在升任之後,工作十分認真負責,為劉備在之後的戰爭當中提供了很多保障,使得前方的將領在殺敵過程中沒有了後顧之憂。

隨著蜀漢地區政權逐漸穩固,王連也被封為平陽亭侯,成為當時的重臣之一,在蜀漢地區的地位舉足輕重。

此後,王蓮不僅僅做好本職工作,在職責之外,還竭盡所能地向劉備引薦人才。在他的引薦之下,蜀漢地區多了許多優秀的人才都為之後作戰勝利和領土的擴張提供了許多助力。

在劉備逝世之後,南中地區出現了叛亂,諸葛亮一度想立刻動身前往。但王連在此時反覆勸說諸葛亮:要沉住氣,此時貿然前往南中是非常危險的。

不如,派部下前去平定叛亂,一方面,可以使自己身在蜀國,從而掌控局勢;另一方面,可以鍛煉手下的將領,這兩者都利於蜀國整體的發展。

南中一帶的叛亂,提到南中地區的叛亂,就不得不先介紹一下南中地區,南中地區在蜀漢的南部,它是現在的雲貴地區和四川的南部。

由於位置位於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所以當地有許多部落,這些部落大多比較落後還處於奴隸社會,所以管理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在劉邦平定蜀地之後,結合南中地區的地域特點,選擇任用當地的少數民族豪強擔任地方官職。也希望借此減少不必要的民族糾紛,更好地適應當地的習俗,在不違背大原則下,盡可能地團結地方勢力。

這項舉措本身是好的,但當他遇到中央地區根基發生動搖的時候,很容易生出叛亂之心。因此,在劉備夷陵之戰失敗,身體每況愈下,最終病逝之後,南中地區的豪強便產生了叛亂之意。

不久,當地的豪強便殺死了建寧太守正昂,同時用繩子將張裔縛走,以此與蜀漢徹徹底底的決裂。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曾多次想要出征,但都被王連給攔住了。由此,才有了上面那樣一些對話,而這一拖就是兩年的時間。

諸葛亮南下出征

兩天之後,王連去世,諸葛亮下定決心要親自南下出征,平定南中地區的叛亂。此時,再也無人去阻攔他了。

在此之前,他先派一位部下南下,去查清當地的叛亂;另一方面,他又派李嚴寫下多封書信,向雍闓說清叛亂的利害得失。

奈何雍闓回信一封,說道「曾聽過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成鼎立局面,所以我感到疑惑,不知該歸屬哪個?」

他在回信中顯得十分居傲,看似是陳述事實,實則不願歸降。建興三年,諸葛亮的部下馬季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諸葛亮對此十分贊同,所以當他在行軍途中聽聞孟獲深受當地人的擁護之後,希望生擒孟獲,以此獲得當地的民心。

所以在最初率領大軍渡過瀘水,在與孟獲軍作戰,並成功俘虜孟獲之後。他並沒有對孟獲過度用刑,而是又將他放了回去,希望能讓孟獲輸得心服口服。

經過七次縱擒之後,孟獲和當地的夷人開始主動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最終他們選擇歸順蜀漢,不再叛亂。當時孟獲說道:「諸葛公有神威,南人不會再反叛了。」

通過諸葛亮平定南中地區使運用的謀略,我們可以看到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很多人會簡單地將平定南中地區的功勞,完全歸功於諸葛亮一人。其實,這項功績不僅僅有他一人的功勞。倘若最初沒有王連及時勸阻諸葛亮,不要過早親自南征。諸葛亮要是在軍備和糧草準備不夠充分的前提下,貿然出征,這可能會導致他取得一個不理想的結果。

另外,當時南中地區的局勢更為動盪;劉備逝世後,漢中地區的軍事政務都離不開諸葛亮的決策和處理。

所以我們在稱讚諸葛亮南征有功的同時,也不應該忽略為這件事做出努力的其他官員。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