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蓋在赤壁之戰後是什麼結局,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在《三國演義》裡有一個經典橋段就是黃蓋在赤壁之戰獻「苦肉計」,我們耳熟能詳的「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是從這裡衍生出來的。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今屬湖南省)人。「孫堅舉義兵,蓋從之。」黃蓋在孫堅起兵時就跟隨他,孫堅死後跟隨孫策,最後又跟隨孫權,算是東吳的元老級人物。孫權即位後,諸山越不賓,黃蓋一直在平叛安撫山越,後來因功陞遷丹楊都尉。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軍南下後大敗劉備,奪下新野,劉備只好拖家帶口一路南逃。在逃亡途中遇到了魯肅,魯肅就給劉備出主意讓他和孫權結盟以拒曹操。於是諸葛亮在劉備的授意下去說服孫權聯合以抗曹。可哪怕劉備與孫權聯合起來,也只能算得上弱弱聯手,能出來對抗曹操大軍的兵力也僅僅只有五萬。正在眾人面對曹操大軍一籌莫展之時,黃蓋提出了火攻曹營的破敵之計。
一天夜裡已經投降了曹操的荊州將領蔡和、蔡中兄弟,又在曹操的指使下,跑到周瑜大營詐降。於是周瑜決定將計就計,故意盛情接待了二蔡,想著要好好利用這兩人。黃蓋就和周瑜商量,周瑜藉故懲罰與他,讓二蔡誤以為他對周瑜心生怨恨,投降於曹操,然後再利用火攻之術,火燒曹營。
第二天,周瑜召集眾將前來商討如何打敗曹操時,黃蓋對各種建議都加以反駁,並一臉沮喪地說:「不管用什麼方法,我們都打不過曹操大軍的,實力差距太大了,還不如早些投降,降低損失。」完全是一副投降派的模樣。周瑜聽完後大怒,說道:「大敵當前,這等長敵人志氣,動搖軍心的人留不得。」於是下令將黃蓋拖出去,斬首示眾。
見周瑜要因此處死黃蓋,帳中將領都連忙替黃蓋求情,周瑜只好免其死罪,但還是打了黃蓋50軍棍。這50棍打得黃蓋皮開肉綻,鮮血迸流,一連昏死過幾次。眾將見再這麼打下去非得出人命不可,於是再次苦苦求免,周瑜這才作罷,怒氣離去。周瑜和黃蓋兩人的這場雙簧苦肉計,幾乎瞞過了所有的文武官員,自然也被二蔡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黃蓋屁股傷還沒好,就「迫不及待」地寫了封投降信給曹操,而曹操呢自然是聽說黃蓋被打屁股的事情,所以不疑有他。
所以當黃蓋帶著幾十艘戰船來「投曹」時,曹操還很開心,等黃蓋的戰船接近曹營時,不僅沒有嚴加防範,士兵們還爭相出來觀看。於是黃蓋下令點燃船上早已準備好的燃料,火勢順著東南風迅速蔓延至曹營,聯軍抓住機會馬上發動攻擊,大敗曹軍。
不過這上面所描述的「苦肉計」,只是《三國演義》演義出來的情節,真實歷史上並不存在。在真實的歷史中,黃蓋只是寫了投降信,並沒有被周瑜打屁股。不過效果倒是一樣的,曹操還真就信了。
赤壁之戰後,黃蓋因功被封為中郎將。不久之後,武陵蠻夷叛亂,黃蓋又被孫權派去平叛。在此之後黃蓋主要幹的是就是平叛和管理地方事務,由於表現不錯,孫權升他為偏將軍,後來黃蓋死在了任上。由於黃蓋「當官決斷,事無留滯」,所以百姓非常擁護他。在現在的湖南省和湖北省的交界處有一個地名叫做黃蓋湖,據《一統志》記載是孫權為了紀念黃蓋在赤壁之戰的功勞,所以就用黃蓋的名字命名了此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