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三國中龐統是與諸葛亮鳳雛齊名,而劉備只信任諸葛亮,而不信任龐統,這是何道理呢?
這不是龐統的能力問題,只是良禽找錯了大樹,賢臣錯過了合適的君主,是龐統與劉備路線不合,性格不符所致。龐統在策略和戰術上都講究強力和霸道,而劉備喜歡採用柔能克剛,以德服人的辦法,因此兩人之間始終未能產生劉備諸葛亮那樣的化學反應。當然,劉備也是一代明主,他給了龐統應有的尊重和地位,龐統也曾經得到過獨當一面建功立業的機會,不過假如重用龐統的君主是曹操,我相信事情會與後來龐統不幸戰死,英年早逝的結果大大不同。奉行霸道的曹操,正是同樣奉行霸道的龐統的合適主人。曹操比劉備更適合做龐統的主子。
龐統與劉備的路線不同,在收取西川的過程中有明顯的體現。公元211年,劉備以幫助益州牧劉璋抵禦漢中張魯為名進入西川,劉璋在涪城迎接劉備。見面之前,龐統勸劉備在酒席上解決劉璋,這樣西川群龍無首,可以不動兵馬一鼓而下。
這是一個大膽的計策,正因為這個計策太大膽,所以劉璋方面一定預測不到這種可能性。劉璋把劉備從荊州請到家裡來做外援,肯定不會允許他多帶人馬來,而且劉備在荊州本來也沒幾萬兵,防守曹操都夠嗆,也抽不出人來,所以劉備當時的兵力根本吃不掉劉璋,劉璋也就不會防範一個實力不如自己的人。試想,我們跟一個嬰兒在一起時,會對ta有一點戒心嗎?假如劉備採納了龐統的建議,他可以穩拿劉璋,然後趁西川無主,不費吹灰之力攻下西川。不過壞處也很明顯,那就是西川的士民百姓會有很多人不齒劉備這種趁人之危的行為,這種卑鄙小人的手段,而劉備一生建立的仁義之名也就毀於一旦了。正因為如此,劉備以 「恩信未立」 為由拒絕了龐統的建議,轉而開始了一場先收人心,後收城池的攻堅戰。
龐統這一計,可以說是個妙計,體現了龐統的大智大勇。劉備不能用,是因為劉備以仁義為立身之本,而假如換作曹操做劉備,他也許就能欣然採納這個建議。曹操一生最體現其霸道的戰略就是 「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美其名曰扶持漢朝,但他內奪帝王的權柄,外擴自己的實力,後來甚至殘殺皇后,毒害皇子,實際上推行自己的霸道。龐統建議劉備襲擊劉璋,是勸劉備先執益州之柄而取益州,曹操 「挾天子而令諸侯」,是先執天下之柄而取天下。如此看來,龐統和曹操的戰略思路一模一樣。至於仁義,至於百姓愛戴與否,至於天下士人如何評價,在龐統和曹操看來,都在其次。
一年後,劉備在完成攻心之後終於對劉璋動武,龐統建議劉備暗選精兵,輕騎直奔成都,劉備又未能採納。史書沒有詳細記載劉備不採納建議的原因,但不外乎是因為兵力較少,不敢冒險。其實龐統的策略正合兵法出奇制勝的道理,也正合鄧艾數十年後偷渡陰平消滅蜀漢的辦法,但劉備在用兵上本來就天分有限,不能用這個策略也可以理解。如果曹操,相信他會大膽採納這個建議,就像他用奇兵以少勝多,在官渡之戰中奇襲烏巢做的那樣。劉備的擔憂固然有道理,但龐統的死也與劉備的策略多少有些關係。
《三國演義》中描寫,龐統正是因為和劉備換了坐騎,騎了劉備的的盧馬,才在落鳳坡被萬箭射死;史書則記載龐統是在攻打雒城時被流箭射中身死。這兩種寫法都告訴我們,劉備要為龐統的死負責。假如劉備聽了龐統的建議,早在涪城就拿下劉璋,或者選精兵偷襲成都,也許戰爭就會很快結束,龐統也就不用親自率軍曠日持久地攻城拔寨了。蜀道難聞名於天下,龐統之所以屢次想出奇制勝,也是想讓不佔地利的劉備盡可能減小劣勢。不過話說回來,就算偷襲劉璋,或者輕兵偷襲成都,成功與否也是難保萬全;天妒英才,龐統不幸死在雒城城下,除了劉備的責任外,大概也是天意。
劉備奉行仁道,曹操奉行霸道。治世之中仁道佔優,亂世之中霸道逞強,這就是為什麼曹操佔據天下三分之二,而劉備只在西南一隅找到了歸宿。奉行霸道的龐統在亂世中跟隨了恪守仁道的劉備,因此他注定無法成就本該屬於他的大業。同時,曹操手下心存仁道的那些人,就像荀彧、孔融,也未能得善終。賢臣擇主而事,不得明主,有時候也許真的不如空老林泉。
看來一個有才幹的人要選對老闆才能發揮他最大的作用,龐統死的實在是太不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