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北伐中原如果都成功的話 蜀漢能不能統一全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姜維北伐中原如果都成功的話 蜀漢能不能統一全國

還不瞭解:姜維北伐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姜維北伐如果成功的話,蜀漢的結局又是什麼?蜀漢最後能不能一統全國?

曹丕篡漢自立後,劉備在成都登皇帝位,炎漢得以在西川延續。經過與諸葛亮的苦心經營,得以保存大漢益州之地,使得皇道能夠延續。劉備死後,諸葛亮重新與東吳修好,再次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諸葛亮勵精圖治,征南蠻,收漢中,六出祁山,與曹魏對峙於隴西,蜀漢在軍事上佔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動權。

諸葛亮死後,姜維繼承武侯遺志,多次主動出擊,幾次威脅長安,成為曹魏政權的第一大威脅,但後力不足,姜維的全面佈局還是有了漏洞,被鄧艾偷渡陰平,蜀漢滅亡!每當歷史君看到這段的時候內心總有說不出的傷感,對諸葛亮勵精圖治保有的江山社稷感到可惜,為那些為蜀漢政權奉獻自己一生的賢臣良士感到悲傷。歷史就是歷史,容不得挽回。

一心忠於漢室的諸葛亮

但我們可以設想,如果鄧艾沒有偷渡陰平,蜀漢還有一統全國的希望嗎?答案還是否定的,即使蜀漢傾全國之兵北上伐魏,也不能將魏國全部吞併。蜀漢敗落是先天不足,天命難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國力孱弱,糧草不濟!

蜀漢國力孱弱自開國以來就存在,只有成都平原能夠進行農業發展,每年的產值就那麼多,諸葛亮六出祁山,消耗了大量的錢糧賦稅,右丞相蔣琬曾經做過統計,諸葛亮每出一次兵,國庫就要消耗大半年或一年的賦稅。所以極力反對後幾次的出兵北伐!蜀漢實際的範圍只有益州之地加上南蠻諸部,南蠻的部落只是名義上歸屬於蜀漢皇帝,實際上與成都朝廷是分庭抗禮,為了安撫南蠻諸部,蜀漢每年還要輸血給他們,至少要讓他們安分守己,不要在後院鬧事,這又消耗了一部分的錢糧。蜀國雖處多山地帶,但冶鐵不發達,沒有能工巧匠,以至於士兵都穿籐甲,這也是無可奈何之舉。這一點上也能看出蜀國的國力不濟,諸葛亮急於求成,不聽蔣琬勸言,雖有30萬雄師,也經不起這般的消耗。

姜維劇照

二、人才凋零,國無良將

諸葛亮死後,蜀漢朝廷滿目之下皆雪鬢蒼顏,姜維、廖化老臣謀國,雖有蔣琬費禕等後繼良臣,但此時的他們也是人入中年,決策難免猶豫。反觀魏國人才濟濟,青年干城皆出,更是湧現羊枯、鍾會等名人能臣。蔣琬、費禕二人若是到魏國也不能做到國士無雙,只能在人才中上游。內無賢良輔國之臣,外無凶悍禦敵之將,只憑姜維一人在前料理一切,實在是獨木難支,這是蜀漢後期的最大短板。姜維後期九伐中原,又大量消耗了蜀漢僅有的那點積蓄,以至於益州饑荒多發,成都城外餓殍遍野。只佔據一州之地的蜀國沒有中原那樣的成體系的人才輸送機制,雖每年舉孝廉,但士族勢力強大。難怪出師表裡面會有「益州疲敝」四個字。

三、內鬥嚴重,庸臣輩出

蜀國的大臣有兩派,一是原先跟隨劉璋後降於劉備的益州派,以黃權為首,二是劉備從荊州帶過去的忠臣良將,以諸葛亮為首,劉備在時,兩派還能同舟共濟,和睦相處。劉備死後,兩派大臣互生嫌隙,後來勢如水火。諸葛亮在出師表裡面提起「親賢臣,遠小人」說的就是遠離益州大臣黃權。後期加上後主寵愛宦官黃皓,黃皓專斷弄權,使得蜀漢朝廷烏煙瘴氣,文恬武嬉,姜維雖有報國之志,但也經不住黃皓等人的暗中謀害。

姜維九伐中原

由此可見,蜀漢衰落,勢在必行。即使鄧艾沒有偷渡陰平,以蜀漢這般的情況,也難以吞併魏國,實現大漢一統。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