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亂世之中殺妻逼弟,薄情寡義賜死絕代美人,這真的是曹丕?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扇綸巾,談笑間,三國人物浮於紙上,說到三國,不陌生的是劉備的知人善用,孫權的滔天謀略,曹操的治世之才,殊不知,曹丕的治世才能更值得一說。生逢亂世,殺妻逼弟,讓他背上千古罵名,而他的豐功偉績卻被掩蓋了,世人皆知,曹操是《三國演義》裡的奸臣,可卻掩蓋不了他是治世之能臣的事實,缺點被放大化,而豐功偉績卻淹沒在歷史的洪濤中,曹丕很不幸的承受著世人的詬病,下面我就來揭秘曹丕不為人知的一面。
生而不凡
魏書曰:帝生時,有雲氣青色而圜如車蓋當其上,終日,望氣者以為至貴之證,非人臣之氣。此帝指的便是曹丕,他生而不凡,年八歲,能屬文,博覽群書,精通諸子百家之言,十歲便隨父親曹操南征北戰,可謂能文能武,在征戰途中,不僅豐富了他的見聞,還讓他有了一統天下的雄心,這也與他稱帝后常年征戰息息相關。
繼位之爭
在曹操的眾多子嗣中,曹昂在征戰中為救曹操而死,曹操一直心懷愧疚,在之後,曹操屬意其弟曹沖,當時的曹沖也是年少成名,不幸的是13歲就因病夭折死亡,在曹沖死後,曹操曾對他說:「沖兒之死,吾之不幸,汝等之大幸啊」,可見當時的曹操早就對曹丕心存芥蒂,不願將儲嗣之位傳給他,之後,曹植以風流文采嶄露頭角,曹操便開始舉棋不定,也許是曹丕的鋒芒太盛,惹得曹操對其大為不滿,眼見嗣位即將落到曹植手上,但曹植素來以風流成名,言行舉止相對於曹丕更肆意妄為些,史書記載,植醉酒悖慢,劫攜使者,終為曹操所不悅,再加上曹丕黨羽眾多,在司馬懿和其他各大臣的擁護下被立為魏王世子。
至於其弟曹植之死,眾說紛紜,曹丕也免不了背上逼弟的罵名,《三國誌.文帝紀》就此事對曹丕進行了評價,「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在我看來,若僅僅只是打壓曹植,就不能算是心胸狹隘,可能是生活環境不同,在陳壽看來,曹丕已經得到世子之位,還要打擊親弟,一點都不顧念兄弟之情,可細想一下,自古以來,成王敗寇,曹丕本應除之而後快,卻體恤兄弟之情,留他一命,在朝堂之中,適當的壓制對方,也未嘗不可,況且,如果不壓制曹植,朝堂大臣也會諫言,逼令曹植七步成詩的典故,實在太過誇張。
建立魏王朝
曹操逝世於洛陽,曹丕繼位魏王,初登高位,他的野心和雄心也招顯,其父曹操志在一統天下,為完成父親遺志,他汲取歷史經驗教訓,集中政權,排除異己,知人善用,康元十二月十日,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黃初元年,曹丕以帝王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他改革官制,建立九品中正制,順應歷史潮流,集中皇權,整肅官風,發展屯田制,恢復太學,消除割據,大破蜀漢,三征東吳,使得孫權俯首稱臣,由此可見曹丕的政治遠見和軍事才能並不在曹操之下。
當然,人無完人,要說曹丕做的錯事,賜死甄姬便成了首當其衝,曹丕年少氣盛,再加上郭氏對甄姬的污蔑,使得曹丕氣昏了頭,平日裡心思縝密的他並沒有追查真相,我想,要是沒有郭氏的污蔑以及甄姬與曹植之間所鬧的緋聞,曹丕也不會賜死甄姬,他應該是愛甄姬的吧,只是帝王之愛,最是薄情。
其實,曹丕也算是個倒霉人物,改了其父選拔官員的方針,世人說他逆父,好不容易奪來的世子之位,世人說他陰險狡詐,還有逼弟之嫌疑,這會兒,賜死甄姬,又讓他背上殺妻的罵名,再加上要處死曹洪一事,偏狹狠毒、刻薄寡恩等貶義詞都統統加在他身上,還牽扯上了後續的魏王朝被司馬昭取而代之的事,也賴他身上,就連漢文帝禪讓皇位,也有人說他是謀權篡位,只要一有什麼風吹草動,罪名就加在了他身上,由此可見,古代帝王不好做啊!
當然,這歷史真相到底為何,還得細細深究,我們都應該客觀的做出評價,就我個人而言,曹丕是英雄,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放在當時,還是功大於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