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曹丕是個文武全才,為何後世對他的評價不置可否?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歷史上的曹丕是個文武全才,為何後世對他的評價不置可否?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曹丕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曹丕從戰場中歷練,文學才能高雅,如何最終獲得曹操重托。

公元前220年,一生強勢無比的曹操走到了生命的最後盡頭。

按照《三國演義》羅貫中的感性筆法,將曹操選擇曹丕作為大業繼承人的心曲表達了出來:「孤縱橫天下三十餘年,群雄皆滅,止有江東孫權、西蜀劉備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與卿等相敘,特以家事相托。孤長子曹昂,劉氏所生,不幸早年歿於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愛第三子植,為人虛華少誠實,嗜酒放縱,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無謀;四子曹熊,多病難保。惟長子曹丕,篤厚恭謹,可繼我業。卿等宜輔佐之。」

由此看出,曹丕的勝出是經過曹操長期考察慎重做出的重大決定。

無疑後三國時代是屬於曹丕的,然而,他的成長軌跡是怎樣的,包括他的性情和功業。在星漢燦爛的時代,曹丕的人生曲線都值得品味。無論從哪兒來看,曹丕都是一位優秀少年。「余時年五歲,上以四方擾亂,教余學射。六歲而知射。又教餘騎馬,八歲而知騎射矣。以時之多難,故每征,余常從。」《典論自敘》

曹操將戰場作為兒子們的第一堂課,因此曹丕確實是「長於戎旅之間」。此外,他「年八歲,能屬文,有逸才,遂博貫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魏書》

顯然曹丕具備了文武雙全之才,加之是實際上的嫡長子的身份,讓他受到了曹操的格外培養。上天給了他這些的同時,又給他多了一位才高八斗的弟弟曹植。因此伴隨二人之間的鬥爭多了許多歷史細節上的描寫。

而曹植的身後標籤就是超乎尋常的才華,而曹丕的文學成就則被忽略很多。曹植是第三子,自幼極為聰慧,年十餘歲便能「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有一回曹操觀賞曹植作的文章,忽然問曹植「:這是你請人寫得吧?」曹植跪下來回答說:「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柰何請人?」

此外,還有一個細節突出曹丕在文才與曹植相比的尷尬。

曹操出征,曹植和曹丕送別,據說曹植立即大顯身手,隨即賦詩朗誦,「發言有章,左右屬目」。曹操聽了非常的高興。因此這曹丕顯得極為失落,此時曹丕老師吳質點撥他說:「王當行,流涕可也。」於是曹操被感動了,認為曹植只是表面文章,而曹丕才是對他飽含父子之情。對於二者才華相比,清代王夫之在《姜齋詩話》裡直言:「實則子桓天才駿發,豈子建所能壓倒耶?」

明代鍾惺評價曹丕與其父詩作也頗有意思「婉孌細秀,有公子氣,有文士氣,不及老瞞遠矣。」清代沈德潛也說:「子桓詩有文士氣,一變乃父悲壯之習矣。」

拋卻文學才華來講,曹丕的優勢在於雖然是次子,他已經是實際中的嫡長子身份,這種天然的優越性,卻被後世忽略。此外,曹丕的幕僚整體來講更具優勢,而曹植幕僚為代表的楊修被殺就說明了一個重要的風向標問題。十八歲那年,在鄴城他開始了一段人生最為美好的時光。這段時間他「談棋閒設,終以六博。高談娛心……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白日既匿,繼以郎月。」在他的身邊聚集了一流詩人,如王粲、徐干、陳琳、應瑒、劉楨,終日飲酒賦詩作樂,而他成了這些人的執牛耳者。

才華出眾,性情中人,擅長管理,身邊聚集一流文人,成為實際文壇領袖。

「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曹丕首次將文章進行了最為高度的概括,也正因為在理論上的創新,贏得了廣泛的文人擁護和支持。

然而在此後發生了一場嚴重瘟疫,造成了大量死亡,這其中就包括四位友人,對於這次災難,讓曹丕陷入了沉痛的哀思,多年後在給他老師吳質的書信中,他這樣沉重的寫下回憶:「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謂百年己分,可長共相保,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錄。追思昔游,猶在心目,而此諸子,化為糞壤,可復道哉?」

老朋友王粲在返回鄴城途中病逝,時年四十一歲。當時的曹丕還是世子,親率眾文士為其送葬。為了寄托對王粲的眷戀之情,曹丕對王粲的生前好友們說:「仲宣平日最愛聽驢叫,讓我們學一次驢叫,為他送行吧!」於是,一片驢鳴之聲響起。這就是著名的驢鳴送葬。這些種種都說明了曹丕重情重義,坦率率真。

雖然身旁遍佈文人,他終於總結了一個著名的論斷——文人相輕,並對這一傳統陋習進行了批評。

他高屋建瓴的推出《典論》,無疑是站在相當的文化高度對文人們作品和性情進行了一次統攬,因此,他的文創更顯得超然而富有高度,非一般文人所能比擬。對這部著作曹丕相當看重,因為做了皇帝後還用素抄寫《典論》及其詩賦送給江東孫權。

公元220年,在經過三次表面推辭後,並寫下「喪亂悠悠過紀,白骨縱橫萬里。哀哀下民靡恃,吾將佐時整理,復子明辟致仕」的《令詩》後正式即皇帝位,在洛陽開始了他七年的執政生涯。從紙上做文章,到治理天下,曹丕的轉身是煊赫的。

三十三歲的年齡,與成熟相伴隨的是巨大的進取心。

兩次親自伐吳,全部失利,曹丕為何急於發動統一吳國戰爭?隱藏怎樣深意。

公元224年,因為與孫權鬥氣,曹丕異常惱怒,決定親征東吳,謀士參謀王朗上疏闡述不可輕率伐吳的理由後,為被曹丕採納。於是這年,他「浮舟橫大江,討彼犯荊虜。」頗讓人再度想起當年曹操的赤壁之戰擺出的陣勢。史載,「冬十月,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三國誌文帝紀》

由於東吳據守長江天險,加之東吳早有準備,且水上戰船的優勢東吳更為明顯,因此最後曹丕面對著浩瀚的降水感歎說:「吳據洪流,且多糧谷,魏雖武騎千隊,無所用之。」因此第一次伐吳計劃以失敗告終。雖然此後不久感歎「三世為將,道家所忌。窮兵黷武,退不和民」的反思後,依舊只在一年後再度嘗試親征東吳。許多人還是難以理解曹丕為何如此急於完成統一大業,從歷史的長度來看,這是曹家父子的一種的情結,甚至可以視為「三國後遺症」,從這種情結來看,便理解的曹丕的心底所想。

然而此次「帝為舟師東征,……旌旗數百里。是歲大寒,水道冰,舟不的入江,乃引還。」面對罕見的江南寒冷結冰現象,曹丕依舊重複了上次的歎息,而這一次他不得不認命了。

雖然伐吳失敗,但是他的內政水平依舊可圈可點。

曹丕在位七年期間,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

此外,改革了官制,嚴禁宦人干政、宦人為官,最高只能充任」諸署令「,從制度上剷除宦官干政的根源。為了傳之久遠,他還依照」國有大事則鏤於金版「的古訓,命人把上述政令鐫刻在金屬的簡策上,然後珍藏於石室之中。與此同時多次下發對屯田制的全面深化和延續,內政上表現出積極作為,「黃初末,魏國國庫充實,累積巨萬」,這些都說明作為曹丕的政務能力是相對出色的。

然而,在他的內心最大的遺憾和痛點就是自己兩次親征都未能實現平定東吳,在短暫的七年皇帝生涯的四十歲的英年早逝,留下了後三國的無限唏噓。

多年後陳壽對曹丕給予了高度評價,概括他:「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算得上中允客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