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自殺殉國,死後為何會被剖腹取膽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姜維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可謂是忠肝義膽,智勇雙全,他心中感懷漢室,繼承先師諸葛亮之遺志,以一人之力,行不可為之事,振興蜀漢,北伐中原。是一個頗具悲情色彩的英雄人物。
而姜維是魏國降將,當年姜維在防守諸葛亮大軍時,被領導猜疑背叛,丟棄在城門外,之後無奈投奔了蜀國。到了蜀國之後,姜維逐漸受到諸葛亮的賞識和重用,他心懷感激、一心為蜀,在諸葛亮死後,姜維為報諸葛亮知遇之恩,決心傾盡此生為恢復大漢江山而不懈奮鬥。
而姜維雖然在名義上是蜀漢大將軍,但由於是曹魏降將這個出身,引起了劉禪和益州派的不信任,所以後來蜀國的派系鬥爭中,姜維這個降將不但無人照應,而且領軍被打壓、提案不受。與此同時,姜維的數次北伐戰亂迭起,造成魏國軍民死傷無數,尤其是洮西之戰,姜維給整個隴西造成了極大的創傷,魏國將士對姜維恨之入骨。所以說他兩面都不討好,這也就導致了姜維最後的悲劇。
公元263年,曹魏發兵十八萬進攻蜀漢,蜀漢大將軍姜維在沓中被鄧艾擊潰後,和前來救援的廖化、張翼等人退守劍閣關,鍾會的十多萬人馬進攻一個多月毫無結果,意欲退兵。不料鄧艾偷渡陰平,在綿竹擊敗了諸葛瞻,導致劉禪投降。不久劉禪的詔書傳來,要求姜維投降曹魏,姜維和眾將士感到悲憤不已,紛紛拔出寶劍劈砍石頭,發洩怒火。
在經過一番思考後,姜維自知回天無術,無可奈何,只能率軍向鍾會投降。在投降之後,姜維勸說鍾會謀反,鍾會同意,但由於鍾會的優柔寡斷,消息洩露,最後被監軍衛灌所知,衛灌連夜召集兵馬殺往成都,討伐鍾會。大軍殺入鍾會府中,鍾會被亂箭射死,姜維眼看計謀失敗,最終自殺,可魏國將士仍然不放過姜維,將他剖腹取膽碎屍萬段,之後又殺入到姜維府中,將姜維家小滿門抄斬,可憐姜維及其一家落得如此下場。可見曹魏士兵對姜維恨之入骨。
而姜維死後被魏軍剖腹取膽這件事,在正史和演義中都有記載,只不過演義記載更詳細些。史書《三國誌·姜維傳》中記載道:「魏將士憤怒,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維死時見剖,膽如大。」魏軍之所以對姜維有刻骨的仇恨,認為他是一個不忠不義之輩,一則因為姜維以魏國人的身份為蜀漢征戰,雙手沾滿了魏軍的鮮血,此為不忠;二則姜維參與到鍾會之亂中,被魏軍視為罪魁禍首,是為不義。
本來兩國交兵,各為其主,談不上私怨,更何況魏蜀兩國本來都是漢朝分裂而來,政治體制之爭而已。然而具體到姜維個人身上,他的數次北伐,比諸葛亮要激進得多。可以說姜維時代的北伐,魏蜀雙方都死傷甚重。當時整個魏軍,多把姜維視作殺人魔王,更何況這個魔王本來還是魏國的臣屬,在諸葛亮一次北伐時拋棄了「生親」叛逃,更讓人憤恨。
而歷史上鍾會企圖叛變,是在鄧艾的狂妄、鍾會的野心、姜維的反間計,以及司馬昭的挑撥這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這其中姜維的反間計到底佔了多大比重,後人無從判斷,但對當時的廣大魏軍而言,他們對發起叛亂的鍾會和姜維一定是相當痛恨的。
鍾會囚禁魏將,企圖把他們盡數殺死,雖然最終被魏軍救了出來,但難保其中沒有死傷。而反鍾會的骨幹們在發動士兵起來時,多半也會把「鍾會勾結蜀將姜維造反」作為口號之一。於是在魏軍眼中,姜維和鍾會同樣成為這次變亂的罪魁禍首,甚至可能被視為真正的幕後主使。
試想,一個魏軍士兵,翻越千山萬水,好不容易攻滅了敵國,正準備好好衣錦還鄉,卻忽然遭遇軍中自相殘殺的變亂。這時候,他們對於煽動變亂的敵國降將,是何等的仇恨也是可想而知。也正是因為這兩方面原因加在一起,使得魏軍士兵對姜維的屍體作出了剖腹挖心的殘酷舉動,導致一代著名將領姜維,就此消亡在了血與恨之中。
實際上,姜維本可以安享晚年,卻因感恩諸葛亮,更感恩劉禪,一直在為蜀漢的復興做最後的努力,哪怕被隊友坑陷,被隊友排擠,只為復興大業,拼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其實對於姜維最大的感慨就是「生不逢時」,如果姜維生在一個其他的時代,或許他的生命所綻放出的色彩,將會更加的絢麗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