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提起諸葛亮總是回想起劉備當初三顧茅廬請其下山,草船借箭........等等,從而帶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情的緒,而關於諸葛亮的隆中對策更是被廣為流傳,但是,關於諸葛亮之事情還有一事而被廣為人知,那就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那麼,諸葛亮為何要揮淚斬殺馬謖呢?這是惺惺作態還是什麼,一起來看看諸葛亮為何要斬殺馬謖吧。
馬謖簡介
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馬良之弟,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將領。初以荊州從事身份跟隨劉備入蜀,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嶲太守。蜀漢丞相諸葛亮任用他為參軍。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向來對他深為器重,每次接見談論,從白天到黑夜。
但是可惜,在怎麼又過人的才氣還是被諸葛亮所謂的顧全大局給斬殺掉。
公元228年,馬謖葛亮北伐時,因違背諸葛亮作戰指令,而導致街亭失守,撤軍後被諸葛亮斬首。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據記載,公元221年,劉備親率大軍攻打東吳,歷史稱這場戰爭為夷陵之戰,同年八月劉備兵敗而逃,次年,劉備死亡。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後主劉禪治理國家。他發展生產,積累經濟實力;平定了南方少數民族的叛亂,穩定了國內政局;然後北上漢中,準備伐魏。
在蜀漢建興六年,他率軍繞秦嶺西側,出祁山,先後拿下天水、南安、永安三郡,魏國關中動搖。魏明帝曹睿親臨長安,穩定局勢,派大將張郃對抗蜀軍。
雙方在街亭遭遇,馬謖任前敵總指揮,統帥諸將,但指揮不力,全軍潰散,被張郃擊敗,諸葛亮被迫撤軍。諸將多有怨言,諸葛亮為穩定軍心,斬馬謖謝眾,並上表自貶三級。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因為什麼事?
諸葛亮斬殺馬謖原因有三。
其一,馬謖自告奮勇駐守街亭,遇到魏將張頜所率主力的抵抗,他違背了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聽部將王平的建議,在雙拳難敵四手的形式下,居然不下占城,而捨水上山結果被張頜軍隊切斷水道,殺得大敗。
其二,街亭失守,使諸葛亮十分被動,一場十分有利的戰局頓時變成敗局。
其三,儘管諸葛亮十分愛惜馬謖的才華,但是,為了嚴明軍紀,他毅然按照軍法處斬了馬謖,還上疏朝廷,自請貶官三級,追究個人「不能訓章明法」、用人不當的責任。
而諸葛亮斬馬謖在後世還衍生出了一個成語,那就是顧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