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屠城是真的嗎,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說到歷史上的曹操其實和上面演義還有小說中的曹操還真的是有天差地別的區別的,那麼有的人說曹操非常的暴虐,性感非常的暴躁,而且有傳聞聲稱曹操有兩次屠城活動,而且竟然殺掉對方二十餘萬人,那麼這個事情在正史上到底是不是真的,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揭秘看看吧,感興趣的一定別錯過!
曹操做為三國君主,他既有仁厚仗義的一面,也有暴虐嗜殺的一面。
此人兩次屠城,濫殺無辜,一次是屠殺手無寸鐵的徐州百姓,一次是坑殺官渡之戰的投降士兵,造成近二十萬人死於非命。
《三國誌》記載:曹操屠殺徐州百姓,起因是他的老爹曹嵩在徐州被殺害。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董卓為亂期間,曹嵩辭官返鄉,到徐州琅王牙郡(今屬山東諸城)躲避戰亂。
曹嵩在漢靈帝在位時花重金,買了一個太尉的官職,位列三公,他屬於朝廷命官,徐州牧陶謙特意派張闓[kǎi]為護衛,保護曹嵩的生命安全,以及隨行百餘輛車子的財產安全。
張闓見財起意,殺掉曹嵩,搶奪了財物,這件事兒本來不是陶謙的過錯,可是曹操卻懷恨在心。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大舉發兵攻打徐州,為父親報仇,先後攻破十餘城,在彭城(今屬徐州)與陶謙展開決戰,結果陶謙大敗,徐州城後來毀於戰火,六十三歲的陶謙憂勞成疾,鬱鬱而終。
曹操狂「屠彭城」,斬殺男女數萬人,屍體堵塞河道,造成「泗水為之不流」,大軍所過之處,「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此次大屠殺保守估計也在十萬人左右。
建安五年(200年),劉備聯合袁紹,發動了進攻曹操的戰爭,史稱官渡之戰,結果聯軍大敗,曹操坑殺降卒七萬餘人。
曹操在給漢獻帝劉協的奏章中稱:「凡斬首七萬餘級」。
曹軍有兵不足三萬,可以說每個士兵平均殺兩人以上。除此之外,還把一千多個降卒的鼻子割下來,用以羞辱袁軍。
建安十一年(206年),袁紹的外甥高幹據守壺關反叛朝廷,曹操派曹仁攻打高幹。
曹仁幾個月久攻不下,曹操下令說:「城拔,皆坑之。」曹仁勸諫曹操,他認為不給對方生路,守城士兵就會拚死抵抗,曹操這才放棄了坑殺的想法。
結果,高幹大敗,城破後大多士兵選擇了投降,高幹隻身逃到匈奴人的地盤請求支援,未果,逃亡荊州途中被曹軍斬殺。
曹仁一句話,救了無數投降士兵的性命,而第二年,曹軍在柳城(遼寧凌源)征伐時,降卒就沒那麼幸運了。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遠征烏丸三郡,在柳城(遼寧凌源)也發生過屠城事件,大肆屠殺降卒。
「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斬殺烏桓首領蹋頓及親王以下胡人、漢人投降的士兵及百姓二十萬人。算上前兩次,曹操屠殺降卒、百姓的記錄應該是將近四十萬人。
可是這段史實有爭議,有學者認為,古代沒有標點符號,這句話也可以看成是:「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
——這就成了曹操斬殺蹋頓及親王以下,大約不會超過一百人,而收降其部眾二十餘萬。
「已下」通「以下」,按照常理,這後面應該還有一組數據,諸如「十餘人」、「百餘人」之類,整個句子似乎不太通順,爭議還在繼續。
不過曹操在徐州屠城,在官渡坑殺降卒的歷史則毫無爭議,斬殺沒有抵抗能力的人多達二十萬人,這個數字也足夠令人瞠目結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