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三國網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顧雍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三國中治國才能可與諸葛亮比美的,還有東吳的名相顧雍。關於顧雍這個人,看官你可能沒有聽說過,其實這也並非羅老先生對他有什麼偏見,他不出名也不是偶然的,因為他不是一個貪功好利之人,即使處在高台上,顧雍也一樣一塵不染,不與其他人爭功,更不貪污枉法。歷史是公正的,這樣品德高尚的一個人,我們後世人當然不能就這樣把他給忘掉。
「沉默寡言」
顧雍性格內向,並不多說話,但每次開口卻語出驚人(當然,這種說法是很誇張的,各位看官明白就行,就不必捅破了,呵呵~),孫權對此也說道:「顧公不言,言必有中」。
「態度溫和」
張昭和顧雍都是內政的能臣,但兩個人的形象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張昭向來疾言厲色,只要他認為自己是觀點是正確的,就會直言不諱地對孫權進諫,常常搞得孫權下不了台,這情景就像一個嘮叨的老人家訓導小孩一樣,頗有搞笑的意味。但顧雍卻相反,他為人謙和,不發脾氣,而且還不喜誇耀,但實際上,他所立下的治績是非常大的。而顧雍態度溫和的同時,也從不放棄真理,像張昭一樣,只要是正確的,他也會堅持下去。
「不貪名利」
顧雍治國有道,孫權封他為侯,但是這樣大的事兒,他的家人卻不知道——顧雍不喜炫耀自己的地位,只把封侯一事當作孫權給予他的獎勵。顧雍受了這麼大的爵位尚能不得意忘形,不像一些人得了一官半職後,卻要大張旗鼓、裝腔作勢,要別人給他送紅包、送桔子拉,上門叩頭拜禮拉,一方面說「為人民而服務」,一方面又「想要進我屋,紅包先拿來」。立了點小功小勞卻又要請媒體電視拍攝他的豐功偉績,還在報紙上大言不慚地寫著「領導身先士卒,帶領人民幹活」這一類不知羞的話來。
「圓滑世故」
這樣說顧雍並不是貶低他,顧雍的確是很圓滑的,而這個圓滑卻是他的「可愛」之處。孫權對顧雍很尊敬,也很信任,每有難題時便會派秘書前往請教他。每當顧雍贊成孫權的意見時,顧雍就會請孫權的秘書吃飯,把問題研究個透徹,然後再送秘書離開;如顧雍不贊成孫權的意見的話,那麼他就不會請客了,也不多說話,這樣孫權就會知道自己的觀點有待改進。因此,孫權派秘書請教顧雍後便不是問秘書「顧公怎麼說?」,而是問「你吃飯了沒有?」
「用人不疑」
顧雍為相後,他倣傚漢初的治國方法,選擇文臣武將時必選稱職的,從不以個人愛好、恩怨、利益去選擇。而一旦派任後,他便會全心全意地委託他們。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不沾酒滴」
孫權很貪玩,要麼就冒險打獵,有時竟還仗著自己氣力大赤手空拳與虎搏鬥了起來,總讓張昭這位老仲父擔心他會「報銷」掉;要麼就找來一大堆臣子一齊喝酒喝得爛醉,結果酒後醜態百出,鬧出了一大堆笑話。面對著這位血氣方剛的年青主公,顧雍並不像張昭那樣對其厲聲批評,而是與他們一齊湊熱鬧,但絕不去飲酒。當臣僚們發酒瘋的時候,顧雍那圓滑的本性又顯露了,他乾脆拿起文房四寶把這些人的酒後表現一一記了下來,然後等他們酒醒後再一一念給他們聽,不少人聽了後臉都漲得通紅,當然,這免不了還要包括那位吳主孫權了。
「公正無私」
孫權晚年犯了老糊塗,竟寵信起奸臣呂壹起來。呂壹仗勢濫用職權,迫害群臣,就連顧雍丞相也無法例外。後來孫權在張昭等人的苦諫下終於懸崖勒馬,作惡多端的呂壹獲罪,被押送到了顧雍丞相面前受審。面對這位曾經迫害自己的犯人,顧雍顯得心平氣和,還問呂壹「你還有什麼地方要為自己辯護嗎?」呂壹知道自己抵賴不了,只好無言認罪。這時有位尚書怒氣沖沖地上前痛罵呂壹的罪惡,還想要往他臉上吐口水,顧雍見狀立即說道「國家有法,這樣斥罵是無益的」,其實論受委屈的程度,顧雍在當場的人之中,是最有資格有痛罵呂壹的,但顧雍並沒有像現在的某些領導一樣,動不動就公報私仇,可見其心胸之廣闊,氣量之大讓人敬佩,正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如果演義中玄德的心胸廣大還有虛構的成份在內的話,那麼顧雍的心胸就是沒有做作的了。
「理直氣和」
孫權志向遠大、自尊心強,而顧雍不像脾氣火爆的張昭一樣,老叫孫權摔跟頭。顧雍無論對下屬還是上司,亦或同級,其說話即便持不同的見解,也不會用非常激烈的手法去駁斥對方,而會從更加理性的方面入手,再引導對方走向自己的思維,使對方最後能夠認同和理解自己的意見。有時候,人們明明同意對方的觀點,但總因為對方一開口就把你之前不太正確的觀點給反駁了(如「只能說你一派胡言!」「又是一個不懂事的!」「你是錯的!」「你這樣說不過是往醜事臉上貼金而已!」「喝酒可是瘋子的行為!」等等類似於這樣的話),使得自己下不了台,為了「挽往」自己的「面子」,不得不開口和對方爭吵,結果雙方吵了個耳目赤紅,誰也沒說服誰,不僅如此,吵輸的人往往不會因此就去同意「勝利者」的話,相反會因為怨恨對方,使得自己更加堅持自己之前的想法。這種現象就等同於把一隻青蛙扔到熱水裡,青蛙就會跳出水來,而把青蛙扔掉冷水裡,再把冷水一點一點地煮熱,青蛙也不會察覺是一樣的道理的,一開始就激烈地推翻對方的觀點,哪怕自己的觀點才是正確的,也只會引來更為激烈的反擊。有些理不直的人,說起話來往往氣壯,顧雍理常直,但說話來卻反而氣和,讓人容易接受,孫權雖然是他的君主,但也因此而尊敬他。
「善解人意」
顧雍是一個肯為他人的立場著想的人,上邊說到顧雍能夠以「打太極」的方式說服他人,也是一種善解人意的方式。有一天,顧雍接到了兒子顧邵死去的消息,他內心感到陣痛,但在場的屬下們正在愉快地下棋,為了不打擾屬下們的雅興,顧雍竟然忍著悲痛不發作,好不影響屬下們難得的娛樂時間!
「為人之父」
三國中治國才能可與諸葛亮比美的,還有東吳的名相顧雍。關於顧雍這個人,看官你可能沒有聽說過,其實這也並非羅老先生對他有什麼偏見,他不出名也不是偶然的,因為他不是一個貪功好利之人,即使處在高台上,顧雍也一樣一塵不染,不與其他人爭功,更不貪污枉法。歷史是公正的,這樣品德高尚的一個人,我們後世人當然不能就這樣把他給忘掉。
「沉默寡言」
顧雍性格內向,並不多說話,但每次開口卻語出驚人(當然,這種說法是很誇張的,各位看官明白就行,就不必捅破了,呵呵~),孫權對此也說道:「顧公不言,言必有中」。
「態度溫和」
張昭和顧雍都是內政的能臣,但兩個人的形象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張昭向來疾言厲色,只要他認為自己是觀點是正確的,就會直言不諱地對孫權進諫,常常搞得孫權下不了台,這情景就像一個嘮叨的老人家訓導小孩一樣,頗有搞笑的意味。但顧雍卻相反,他為人謙和,不發脾氣,而且還不喜誇耀,但實際上,他所立下的治績是非常大的。而顧雍態度溫和的同時,也從不放棄真理,像張昭一樣,只要是正確的,他也會堅持下去。
「不貪名利」
顧雍治國有道,孫權封他為侯,但是這樣大的事兒,他的家人卻不知道——顧雍不喜炫耀自己的地位,只把封侯一事當作孫權給予他的獎勵。顧雍受了這麼大的爵位尚能不得意忘形,不像一些人得了一官半職後,卻要大張旗鼓、裝腔作勢,要別人給他送紅包、送桔子拉,上門叩頭拜禮拉,一方面說「為人民而服務」,一方面又「想要進我屋,紅包先拿來」。立了點小功小勞卻又要請媒體電視拍攝他的豐功偉績,還在報紙上大言不慚地寫著「領導身先士卒,帶領人民幹活」這一類不知羞的話來。
「圓滑世故」
這樣說顧雍並不是貶低他,顧雍的確是很圓滑的,而這個圓滑卻是他的「可愛」之處。孫權對顧雍很尊敬,也很信任,每有難題時便會派秘書前往請教他。每當顧雍贊成孫權的意見時,顧雍就會請孫權的秘書吃飯,把問題研究個透徹,然後再送秘書離開;如顧雍不贊成孫權的意見的話,那麼他就不會請客了,也不多說話,這樣孫權就會知道自己的觀點有待改進。因此,孫權派秘書請教顧雍後便不是問秘書「顧公怎麼說?」,而是問「你吃飯了沒有?」
「用人不疑」
顧雍為相後,他倣傚漢初的治國方法,選擇文臣武將時必選稱職的,從不以個人愛好、恩怨、利益去選擇。而一旦派任後,他便會全心全意地委託他們。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不沾酒滴」
孫權很貪玩,要麼就冒險打獵,有時竟還仗著自己氣力大赤手空拳與虎搏鬥了起來,總讓張昭這位老仲父擔心他會「報銷」掉;要麼就找來一大堆臣子一齊喝酒喝得爛醉,結果酒後醜態百出,鬧出了一大堆笑話。面對著這位血氣方剛的年青主公,顧雍並不像張昭那樣對其厲聲批評,而是與他們一齊湊熱鬧,但絕不去飲酒。當臣僚們發酒瘋的時候,顧雍那圓滑的本性又顯露了,他乾脆拿起文房四寶把這些人的酒後表現一一記了下來,然後等他們酒醒後再一一念給他們聽,不少人聽了後臉都漲得通紅,當然,這免不了還要包括那位吳主孫權了。
「公正無私」
孫權晚年犯了老糊塗,竟寵信起奸臣呂壹起來。呂壹仗勢濫用職權,迫害群臣,就連顧雍丞相也無法例外。後來孫權在張昭等人的苦諫下終於懸崖勒馬,作惡多端的呂壹獲罪,被押送到了顧雍丞相面前受審。面對這位曾經迫害自己的犯人,顧雍顯得心平氣和,還問呂壹「你還有什麼地方要為自己辯護嗎?」呂壹知道自己抵賴不了,只好無言認罪。這時有位尚書怒氣沖沖地上前痛罵呂壹的罪惡,還想要往他臉上吐口水,顧雍見狀立即說道「國家有法,這樣斥罵是無益的」,其實論受委屈的程度,顧雍在當場的人之中,是最有資格有痛罵呂壹的,但顧雍並沒有像現在的某些領導一樣,動不動就公報私仇,可見其心胸之廣闊,氣量之大讓人敬佩,正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如果演義中玄德的心胸廣大還有虛構的成份在內的話,那麼顧雍的心胸就是沒有做作的了。
「理直氣和」
孫權志向遠大、自尊心強,而顧雍不像脾氣火爆的張昭一樣,老叫孫權摔跟頭。顧雍無論對下屬還是上司,亦或同級,其說話即便持不同的見解,也不會用非常激烈的手法去駁斥對方,而會從更加理性的方面入手,再引導對方走向自己的思維,使對方最後能夠認同和理解自己的意見。有時候,人們明明同意對方的觀點,但總因為對方一開口就把你之前不太正確的觀點給反駁了(如「只能說你一派胡言!」「又是一個不懂事的!」「你是錯的!」「你這樣說不過是往醜事臉上貼金而已!」「喝酒可是瘋子的行為!」等等類似於這樣的話),使得自己下不了台,為了「挽往」自己的「面子」,不得不開口和對方爭吵,結果雙方吵了個耳目赤紅,誰也沒說服誰,不僅如此,吵輸的人往往不會因此就去同意「勝利者」的話,相反會因為怨恨對方,使得自己更加堅持自己之前的想法。這種現象就等同於把一隻青蛙扔到熱水裡,青蛙就會跳出水來,而把青蛙扔掉冷水裡,再把冷水一點一點地煮熱,青蛙也不會察覺是一樣的道理的,一開始就激烈地推翻對方的觀點,哪怕自己的觀點才是正確的,也只會引來更為激烈的反擊。有些理不直的人,說起話來往往氣壯,顧雍理常直,但說話來卻反而氣和,讓人容易接受,孫權雖然是他的君主,但也因此而尊敬他。
「善解人意」
顧雍是一個肯為他人的立場著想的人,上邊說到顧雍能夠以「打太極」的方式說服他人,也是一種善解人意的方式。有一天,顧雍接到了兒子顧邵死去的消息,他內心感到陣痛,但在場的屬下們正在愉快地下棋,為了不打擾屬下們的雅興,顧雍竟然忍著悲痛不發作,好不影響屬下們難得的娛樂時間!
「為人之父」
顧雍不僅僅是個好臣僚,也是位好父親。歷史上成功人士家業卻不成功有的是,就連李世民、秦始皇、劉備這樣的人也不例外。三國誌中劉備(實際上是陳壽)說過:「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在公正評價阿斗的功過同時,阿斗是否真的辦到了這一點不知道,但顧雍卻是這樣教育兒子的。他的兒子喜歡喝酒,顧雍因此而責備了他,無微不至地教育子女,使得這些人長大後沒有走上周瑜、全琮子女的道路。
(當然,人無完人,顧雍也一樣,但是一個人能夠辦得到如此,他人還有什麼理由去擺起架子批評顧雍呢?顧雍是愛國的,他一生都為東吳服務,一心無二,不像某個地方的領導人,整天叫嚷著獨立,鼓吹什麼「一邊一國」,還搞什麼「大公投」的,等到兩個敵政黨想看看他們要搞什麼鬼,故意投票要通過他們的「大公投法案」時,他們卻又不知羞恥地集體棄權否定自己立下的法案,知不知羞啊這些人。)
的人也不例外。三國誌中劉備(實際上是陳壽)說過:「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在公正評價阿斗的功過同時,阿斗是否真的辦到了這一點不知道,但顧雍卻是這樣教育兒子的。他的兒子喜歡喝酒,顧雍因此而責備了他,無微不至地教育子女,使得這些人長大後沒有走上周瑜、全琮子女的道路。
(當然,人無完人,顧雍也一樣,但是一個人能夠辦得到如此,他人還有什麼理由去擺起架子批評顧雍呢?顧雍是愛國的,他一生都為東吳服務,一心無二,不像某個地方的領導人,整天叫嚷著獨立,鼓吹什麼「一邊一國」,還搞什麼「大公投」的,等到兩個敵政黨想看看他們要搞什麼鬼,故意投票要通過他們的「大公投法案」時,他們卻又不知羞恥地集體棄權否定自己立下的法案,知不知羞啊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