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何進召董卓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是一個激盪人心的時代,那時候英雄輩出,群雄爭霸,令無數人熱血沸騰,心生嚮往。不過,三國時期也是動盪的時期,無數人流離失所,哀號遍野。即便你對三國群英充滿崇敬之情,但你一定不會願意生在那個時代。
東漢末年,朝廷腐敗,內鬥不止,加上全國大旱,張角率先喊出「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就這樣,一段蕩氣迴腸的英雄故事拉開了序幕。
黃巾起義雖然給漢王朝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但那時王朝勢力依舊龐大,天下大局仍舊掌握在漢王朝手中,直到一個人的死亡,一個人的進京,打破了這樣的局面,也拉開了三國的序幕。
這兩個人一人名叫何進,一人名叫董卓。我們都知道,董卓入京是禍亂的起源,然而召董卓進京的何進卻促成了董卓的禍亂。
何進召董卓進京的緣由大家都知道,是為了誅殺十常侍。十常侍何許人也?不過是內宮掌權的宦官而已,手中並無兵權。因此,很多人十分納悶,為了對付區區的十常侍,身為大將軍的何進何需召董卓進京?
何進掌權
漢朝是中國的第二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自王朝建立起,外戚的勢力就一直極大。像衛青,霍光等都是外戚,遇到弱皇帝,還動不動被外戚欺負。
於是,漢朝的皇帝們就想了個辦法,那就是利用宦官來制衡外戚。宦官依靠的是皇權,深得皇帝信任,於是外戚與宦官的爭鬥在漢朝一直就沒有斷過。
這個是當時漢王朝的一般格局,接下來說說今天的主人公何進。
何進原本是個屠夫,不過他的運氣比較好,同父異母的妹妹被選進宮,得到了漢靈帝的寵幸,這位屠夫也就跟著水漲船高,搖身一變,成了國舅爺。
說起來,何家的運氣確實是好,何氏被漢靈帝封為了皇后,而何進的地位一路飆升,最後當了大將軍。而且在平定黃巾叛亂中,何進也多次擊敗黃巾軍,還得到了不少猛將和謀士參謀,其中就包括曹操和袁紹。
何進與宦官的矛盾
何氏生了個兒子叫劉辯,就是後來被董卓廢了的那個小朋友。王美人生了個兒子叫劉協,也就是後來的漢獻帝劉協。那個時候漢靈帝本來想廢長立幼,於是讓宦官小黃門蹇碩幫助劉協,因此蹇碩一直想除掉何進立劉協為帝。
漢靈帝駕崩後,蹇碩開始籌劃幹掉何進,結果被蹇碩的司馬潘隱給出賣了,何進稱病不入朝。而由於何進的存在,劉辯順利成為皇帝,何太后臨朝,何進和太傅袁隗輔政。
何進的權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而蹇碩與長樂宮(靈帝之母董太后)走得很近,結果蹇碩又被自己的小夥伴給出賣了,何進趁機幹掉了蹇碩,這個小夥伴就是十常侍之一的郭勝。
何進被反殺
事情到了這裡,本來可以告一段落了,可是有個人想刷一下存在感,那就是四世三公的袁紹。袁紹勸何進趕緊把宦官全部幹掉,不然以後又是禍患。
何進一聽,感覺袁紹說得對,於是就進宮跟何太后說了自己的想法,結果何太后不聽,畢竟郭勝曾經幫過自己,不能過河拆橋不是?
而且何太后的生母舞陽君和何進的弟弟何苗都不同意何進誅殺十常侍,這下何進開始為難了,敢情自己想做的事情全家人都不同意?
這時候,袁紹又說了,既然何太后不同意,那就召四方猛將到京城來威脅何太后,這樣何太后迫於壓力,就只能幹掉十常侍了。何進一聽,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啊,於是就按照袁紹的計謀開始召董卓等入京。
沒過多久,什麼丁原啊,董卓的都來了,都說要誅殺宦官,但是何太后還是不願意,而且何苗還對何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哥老倌,我們剛來京城的時候,身份低,沒有權勢,靠的是這些宦官才能有今天,你不能過河拆橋啊!」
這時候,袁紹擔心何進改變注意,對何進說,「外面的人都召到京城了,已經騎虎難下,趕緊決斷。」
於是乎,何進就給董卓那些人下令,讓他們準備進軍。這下何太后是真的害怕了,只好將宦官們全部趕走。
何進見事情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了,心裡面一下就高興了,進宮去找何太后商量誅殺宦官的事情。
十常侍本來以為趕出宮去就沒事了,結果偷聽到何進和何太后商量要對自己趕盡殺絕,於是,十常侍再也沒有退路了,如果讓何進出去,自己這些人就真的玩兒完了。宦官們心下一狠,幹掉了何進。不過他們畢竟沒有什麼準備,何進的部將吳匡、張璋會同袁紹袁術兄弟直接就打進了宮門,十常侍全部被誅殺。
何進的事情很好的詮釋了什麼叫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其實當袁紹建議何進召兵馬入京時,就有人勸過何進,比如主簿陳琳就說過,「《易》稱『即鹿無虞』,諺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可以詐立乎?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猶鼓洪爐燎毛髮耳。夫違經合道,天人所順,而反委釋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會,強者為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為亂階。」
不過呢,何大將軍不聽,畢竟這個計策是四世三公的袁紹提出來的。
總的看來,何進本來有機會直接幹掉所有掌權的宦官,但是由於自己沒有主見,導致優勢喪失。後來董卓等人入京,自己隻身進宮,謀事不密,導致自己被殺。而四世三公的袁紹在這裡面也很好地起到了攪屎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