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瞭解:劉禪賞識大將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千百年來在民間廣泛流傳,被人們口口傳頌,讓人們熟知三國這部歷史。作為三國歷史主角之一的蜀國君主劉備因其具有「仁義道德」的高尚品質而在民間深受愛戴。
劉皇叔這一生從公元184年到223年,在這將近四十年的時間裡,從一個織席販履之徒成為了扛起復興漢室大旗的亂世英雄。凡成就大業者,身邊畢竟高朋滿座。劉備憑借自己匡扶漢室的旗幟和自身仁義的道德,身邊逐漸聚集起了一批卓越的文臣和武將。
談起劉備身邊的「智囊」,人們肯定首推助劉備三分天下的諸葛孔明;談起劉備身邊的武將,人們首先想起的會是與劉備桃園結義的關羽、張飛二人,然後是「五虎上將」中的其他三人—馬超、趙雲、黃忠,還有魏延、陳到等人。
將星雲集蜀國,但名氣並不能代表一個將領的軍事水平,以及他在蜀國君主—劉備心中的地位。本篇從分析將領主要戰績、個人性格以及劉備對其重用程度等各個方面出發,介紹在劉備心目中真正賞識的大將。
一、劉備的結義兄弟之一—關羽
如果要問劉備心目中最強大最喜歡的將領是誰,恐怕在蜀國沒人能和劉備的二弟關羽爭奪這個位置。僅是排列一下關羽的戰績,蜀軍上下就無人可與之媲美。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兄弟懷揣著匡扶漢室的理想就投奔十八路諸侯聯軍去討伐逆賊董卓。那時候的關羽僅僅是一個馬弓手,劉備也沒有任何大軍,所以各路諸侯都看不起劉備。
但小小的馬弓手卻在各路諸侯對華雄叫陣束手無策時,請命對戰華雄,並成功陣斬華雄,這就是經典的「溫酒斬華雄」,雖然這只是個典故,但足以看出關羽的勇猛過人。
建安五年(200年),劉備在與曹操的對戰中失利,關羽沒有成功突圍,被圍困在山頭,在張遼的勸說下,被迫歸降曹操,但提出了要保護自己的嫂嫂和一旦有劉備消息立馬告辭等條件,曹操欣然答應。
在此期間,曹操不斷的對關羽示好,企圖使關羽為自己效力,但關羽並不為所動。但重義氣的關羽為報答曹操的示好,在曹操與袁紹的大戰中,作為前鋒,在萬軍叢中取顏良的首級,而袁軍不敢阻擋,遂解曹操白馬之圍。
這也是正史記載三國歷史唯一在軍中斬殺敵將的戰績,關羽因此被拜為侯,威名遠揚。
蜀漢眾將中,並非關羽張飛,劉備真正賞識的大將是這3人!就算這樣,當關羽得知劉備的消息後,毅然拋棄這些功名利祿,前去尋找自己的大哥。關羽如此重義氣的性格也是劉備這麼賞識他的重要原因。在尋找劉備途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令人佩服。
建安十九年(214年),在劉備攻打劉璋佔領的雒城時,軍師龐統不幸戰亡,劉備於是召張飛、亮等入川支援,留關羽駐守荊州,這也可以看出劉備對關羽的高度信任。關羽獨自鎮守荊州的時候,面對的是魏國和吳國兩國的壓力,非常人能擔任。
駐守荊州的將近四年時間裡,關羽總體上一直延用著諸葛亮的「北拒曹操侵略,向東與孫權聯手」的策略,以並不佔優勢的兵力,創造了水淹七軍、進逼樊城的戰績。但由於荊州後方被吳國呂蒙軍偷襲,被迫回防,大勢漸去,最終敗走麥城,一代傳奇落幕。
關羽失敗的最主要原因還是蜀漢的軍事力量太過於薄弱,同時由於自己高傲的性格原因引起許多士大夫的不滿,產生間隙,最終失敗,但關羽的勇猛重義仍然威震華夏,不愧為蜀漢第一將軍。
二、鎮北將軍魏延
第二個要介紹的大將就是題目中提到的魏延將軍了,在歷史中他也被稱為除五虎上將的「第六虎」。
而大家都瞭解是,在三國演義中,將軍魏延的形象並不是很好,書中被諸葛亮說成忘恩負義,他腦後有「反骨」,是天生的叛徒。就是這樣一個「天生的叛徒」,受到了劉備的重用,最後官至鎮北將軍、涼州刺史。
早在建安十六年,劉備應劉璋邀請入川前去協助其抵禦張魯時,魏延便以部曲的身份跟隨劉備前去作戰。那時候的魏延還是籍籍無名的小卒,這麼多年隨劉備摸爬滾打下來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備與劉璋反目成仇後,劉備起兵攻打劉璋,那時候魏延便與黃忠等並肩作戰,佔據涪城,攻佔廣漢郡,多次立下戰功,展露出了自己的軍事才能。雖然劉備與劉璋開戰時,自身的大軍不到一萬,但取得最終的勝利,獲得了益州,魏延也逐漸升為了牙門將軍。
建安二十年(215年),劉備在文臣法正、黃權等人的建議下,率軍攻打漢中,曹劉之間的漢中大戰拉開了帷幕。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派張飛、馬超、魏延等人攻打下辯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曹操率領大軍撤出漢中,共持續了兩年之久。最終以劉備奪得漢中之地結束。
這場戰爭雙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可見漢中之地的重要程度。漢中郡不僅是肥沃的平原,而且距離長安也很近,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奪得漢中之後,由誰來鎮守漢中之地就成為了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了。
劉備於沔陽自稱漢中王后,將自己的首府定在了成都,並親自提拔了魏延為漢中都督和漢中太守。當時劉備大軍上下都認為漢中太守之位非張飛莫屬,所以劉備選擇魏延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但可以看出劉備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作為劉備的「三弟」,可以說劉備對張飛十分瞭解。以張飛的能力和治軍風格,可以做所向披靡的先鋒大將,但不一定可以做好漢中之地的守疆大吏。
劉備經常告誡自己的三弟不要過度飲酒,無緣無故鞭打軍中士兵,容易引起不滿,招惹小人,但張飛至死也沒完全把哥哥的話聽進去,同時漢中又是和荊州一樣的軍事要地,所以歷史證明劉備的選擇是對的。
事實上,魏延也沒辜負劉備的重用。正史中記載,魏延善於訓練士兵,武藝高強、兇猛無比。在剛擔當此重任時就對劉備宣稱:如果曹操傾全力侵犯漢中之地,我則能夠為主公抵擋他,如果是一將軍率十萬大軍前來,我則可以主公消滅他。
從這可以看出來,劉備識人的眼光是很獨到的。
三、「五虎上將」之一—西涼錦馬超
馬超是東漢開國將軍馬援的後人,是馬騰的兒子,其家族屢氏公侯,在西涼頗有聲望。曹操佔領關中後,馬超聯合韓遂等人起兵反抗曹操,給曹操帶來了極大的麻煩。但因馬超和韓遂等人中了曹操的離間計,起兵失敗,投降了張魯,後在劉備攻打劉璋時歸順蜀漢。
從馬超的戰績來看,在「馬超、韓遂之亂」中,曾一度把曹操逼到絕境,曹操還對其評價到:馬超不死,我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馬超失敗後逃到了漢中張魯那裡,期間還和張飛發生著名的「挑燈夜戰」,雙方戰幾百個回合而不分勝負,可見其武藝高強,劉備對其也是甚是喜愛,諸葛亮便使用離間計使其成功歸順劉備。
隨後,在平定西川的戰爭中,馬超立下汗馬功勞,西川大軍聞馬超之名無不聞聲喪膽。建安二十二年,隨劉備參與與曹操爭霸的漢中之戰,成功策動了氐族雷定七部萬餘人歸順劉備,在漢中之戰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馬超的官職和劉備對其的重用程度看,在劉備漢中之戰勝利後,稱漢中王,封馬超為左將軍。221年劉備稱帝,馬超成為了蜀漢的驃騎將軍,是一個僅次於大將軍之下的武將官職,可見劉備對其重用程度。
總結:
劉備集團能從不足千人一步一步走到與魏吳三國鼎立的局面,離不開每一位為蜀漢奉獻的將軍。筆者從幾位將領的主要戰績、個人性格以及劉備對其重用程度等幾個方面,分析蜀漢君主劉備從心裡真正賞識的大將,同時他們也沒有辜負主公的期望,每一個都是叱吒時代的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