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三國著名書法家鍾繇還示帖的內容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解析三國著名書法家鍾繇還示帖的內容是什麼

鍾繇還示帖的內容是什麼

《還示表》流傳到今時今日也不是鍾繇的真跡了,現在流傳下來的《還示表》一般認為是王羲之臨摹鍾繇的這部作品的。

《還示貼》局部圖

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館收藏的《還示表》是宋代的拓本。鍾繇的作品沒有一幅可以流傳下來,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唐代的張懷瑾在《書斷》中曾經這麼稱讚過鍾繇的書法作品:「真書絕妙,乃過於師,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泰漢以來,一人而已。」這樣的評價是很高的。

《還示表》這幅作品是被王羲之臨摹過了,能夠流傳下王羲之的版本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我們能夠看到這幅出色的作品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幸福。一個好的作品可以帶給人享受。

雖說《還示表》是由王羲之這個大書法家臨摹的,但終究不是原作者,會少了一些鍾繇原有的神韻,這不是靠技術之類的東西可以彌補的。如果可以看到鍾繇的真跡,那麼我們對於張懷瑾在詩中描寫的鍾繇書法的感覺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吧。我們身在這個年代,有利也有弊。不能看到那些名家的真跡。

《還示表》是一幅很好的作品,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都是這樣的。我們如果無法從去看到鍾繇的真跡,就這樣根據現存的作品去做一個欣賞,從中選取值得學習的地方,去學習。

《還示表》的出色還在於那份剛柔並濟的筆法,看似不變,卻包含著無窮的變幻;看似簡單,卻是那麼的華麗。

東漢鍾繇書法作品欣賞

一般的書法作品的美要慢慢的欣賞才可以體會到,在看到鍾繇的書法作品後,即使是不太懂得這門藝術的人都不會否認他作品的美。之後再細細品味,就會看到他作品中的靈氣,即使是一直的看也是不會厭倦的,反而是越來越喜歡。

鍾繇書法作品局部圖

鍾繇的書法作品不僅可以讓人欣賞,還可以讓人借鑒。王羲之就是在研究、學習鍾繇的書法作品中,有了自己獨特的書法感受,寫出了行書。

一般,人們認為鍾繇的書法作品有三個系列,有「五表」、「六貼」、「三碑」。不過在東晉之後,就很少能看到鍾繇的真跡了,現在流傳下來的鍾繇作品一般是臨本。

「五表」是《宣示表》、《薦季直表》、《賀捷表》(又叫《戎路表》)、《調元表》、《力命表》。這些作品是鍾繇藝術性最高的一系列作品。即使不是真跡,其中《宣示表》也是由另一個大書法家王羲之臨摹的,同樣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六帖"是《墓田丙台》(簡稱《丙捨帖》)、《昨疏還示帖》(簡稱《還示帖》)、《白騎帖》、《常患帖》、《雪寒帖》、《長風帖》(其後半部分又名《安厝帖》)。這一系類的作品,只有《丙捨帖》、《還示帖》還帶有一些鍾繇的神韻在,其它的作品已和鍾繇的風格相去甚遠。

"三碑"是《漢乙瑛置百石率史碑》(簡稱《乙瑛碑》)、《魏上尊號碑》、《受禪碑》。這些全是刻本。

所以如果要欣賞鍾繇的作品就多去看看「五表」。

鍾繇賀捷表的內容介紹

鍾繇的《賀捷表》又可以叫做《戎路表》或者《戎輅表》。是鍾繇在六十八歲這樣的高齡下寫出來的一篇作品。是什麼事情能讓鍾繇在六十八歲時寫下這篇《賀捷表》呢?

《賀捷表》局部圖

之所以鍾繇在六十八歲時還會願意提筆寫下這篇《賀捷表》的原因是鍾繇知道了當時蜀國的著名將領關羽被殺很是高興。就寫了這一篇《賀捷表》來表達喜悅,也是用來恭賀魏國的勝利。

《賀捷表》這篇文章中的文字也是楷書,還由於是需要呈給王看的,就更加的規範了。用比較正規的話來說就是:「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不過還是有點偏扁平,帶著點隸書的感覺。不過不管怎麼看都是一篇很正規的書法作品。

《賀捷表》中的一個個字都是統一規範的,雖然說看上去是很正,不過並不是死氣沉沉的正,而是很自然的。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筆法,但是就這樣就足夠賞心悅目了。

鍾繇更多是作為一個書法家為人所熟知的,文章方面的造詣並不是很深。不過這篇文章可以看出鍾繇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關羽的形象一直很正派,對於關羽的死亡很少人會那麼高興。不過這樣是魏國的臣子,竭盡全力的為魏國服務,在得知自己國家的死對頭的一名猛將死亡,當然是會很高興的。在這點上是不能去詬病鍾繇的,畢竟只是各為其主罷了。

不論《賀捷表》的內容,光看字就足夠欣賞很久了。

三國鍾繇的資料

鍾繇書法家的身份很是出名,可是他不止是一個書法家。鍾繇也是一個政治家,重點是在曹操一家的手下任事時,官途很是通暢,可謂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三國演義》劇照

鍾繇曾經擔任過尚書郎、黃門侍郎這些職位,還有過助漢獻帝劉協東歸這樣的功勞,因為這件事,鍾繇被漢獻帝劉協封為了東武亭侯。漢獻帝劉協漸漸失去了地位和權力,這些權力都被轉移到了曹操的身上,曹操看到了鍾繇的才華,於是重用鍾繇。現在擔任了司隸校尉,派去鎮守關中,後來因為鍾繇身上的功勳很高,憑藉著這些功勞升到了軍師這樣的高位。後來漢朝滅亡,到了魏國,曹操就讓鍾繇擔任了大理,之後又被提升到相國。再之後曹丕做了皇帝,鍾繇就跟著到了曹丕的手下做事,首先就坐到了廷尉這個位置上,而後又升了一次又一次的官,最後是坐到了平陽鄉侯的位置上。

鍾繇在三國那種亂世也是混的風生水起,就可以看出鍾繇的才華不止在書法上,在智商、情商、武力上也是很出色的。在曹操手下任事時,就是經常需要去帶兵打仗。曹操既然可以將帶兵出征這樣的事交給鍾繇去做,就足以證明鍾繇的能力很是出色。

把鍾繇放到三國的大背景下,他的整個人生也是很出色的,畢竟沒有什麼人都可以在三國時期在不同的人手下任事都能得到那些人的賞識。三國的鍾繇就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出色政治家。

鍾繇名字怎麼讀

鍾繇是東漢時期著名的書法家。現代人很少能把鍾繇的名字讀出來或者是讀對。「繇」這個字它是一個多音字。有著「yao」和「you」這兩個讀音。鍾繇的繇是前一個讀音,也就是說鍾繇讀作鍾「yao」。

鍾繇像

鍾繇的繇既然是一個多音字,那麼又是怎麼確定讀音的呢?為什麼是讀作「yao」而不是「you」呢?

其實古人除了名以外還有一個字,鍾繇的字是元常。一般情況下,字是不會亂取的,多多少少是會根據自己的名來取。所以就可以根據元常的含義來推斷出繇的讀音。這是比較讓人信服的一種方式。當繇讀作「yao」時,他的意思是「花草茂盛」。而鍾繇的字「元常」是取《老子》的「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覆命,覆命曰常。」這句。這句話中「芸芸」的意思也是「花草茂盛」。這和繇(「yao」)有著一樣的解釋。在繇讀作(「you」)時沒有了這樣的含義。所以根據鍾繇的字「元常」就可以知道,鍾繇是鍾繇(「yao」)而不是鍾繇(「you」)。

幸好古人還有字這個稱呼,讓我們可以判斷名字的讀音。如果和現代一樣只有姓氏和名,關於鍾繇的名字讀音恐怕要爭上很長時間也不一定有結果啦。名字是給人叫的,最好是能讓大家都叫得出來才會比較好。「繇」字不僅屬於生僻字還是一個多音字,在現在是很不建議讓人叫這個名的。

鍾繇薦季直表下落不明

《薦關內侯季直表》是鍾繇在公元221年,也就是魏黃初二年的時候,上交給魏文帝曹丕的一份文書。這份文書的目的是為了當時的山陽太守關內侯季直。希望曹丕根據季直之前的功績給季直一份他應有的獎賞。

《薦關內侯季直表》局部圖

《薦關內侯季直表》的墨跡紙本,高大約是12.6厘米,長大約是40.4厘米。這份墨跡是經過了許許多多的轉折,差一步就可以踏入現代。不過還是差了一步。在火燒圓明園時,沒有被燒燬,而是被搶走。不過還是被中國的一位富豪購得避免使流失海外。可是火燒圓明園都無法燒燬的《薦關內侯季直表》卻因為被一個工人偷走埋在地下而毀掉了。不幸中的萬幸是還有一組《薦關內侯季直表》的照片流傳了下來。

《薦關內侯季直表》應該是鍾繇所以作品中有著最曲折的經歷的吧。不僅真跡有著那樣的一段歷史,甚至連刻本都是有一番不同的經歷。大多著名的書法作品都是有刻本的。《薦關內侯季直表》最早的刻本是在北宋期間,在那個時期華氏真賞齋的刻本是最好的。不過這份刻本卻不幸被火燒掉了。後來又刻了一本,所以《薦關內侯季直表》的華氏刻本有著火前本和火後本的區別。

《薦關內侯季直表》沒有流傳下來是一個遺憾,不過在近代也是有很多好的臨摹作品可以拿來欣賞的。雖然不一定比得上鍾繇的真跡,可還是一些不錯的作品。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