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為什麼沒有異族入侵?三種方式輕鬆解決異族問題!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時期為什麼沒有異族入侵?三種方式輕鬆解決異族問題!

三國時期為什麼沒有異族入侵?三種方式輕鬆解決異族問題!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適逢亂世,北方的遊牧民族就會南下,這件事就好像是定律一樣。八王之亂時期是亂世,所以五胡南下;南宋時期是亂世,所以蒙古南下;明末是亂世,所以滿清入關。但是三國時期也是亂世,為什麼沒有異族南下?曹操、孫權、劉備三人中原逐鹿,當時已經夠亂的了但是卻沒有異族趁火打劫。為什麼三國時期沒有異族入侵?其實很簡單,因為三國即便再亂,但是孫權、曹操、諸葛亮等人虐異族如虐弱雞。

曹操:沒有異族,我怎麼練兵?

在三國時期之前北方的遊牧民族遭到了史詩級削弱,北匈奴和西羌都被東漢打了一頓。東漢時期有個外戚叫竇憲,因為得罪太后所以請求以功贖罪。當時竇憲帶著部隊一直北伐,最後登上了燕然山,史稱燕然勒石。燕然勒石可是比肩封狼居胥的榮耀,竇憲竟輕而易舉就做到了。原本只是想贖罪,沒想到卻成了大將軍,此時竇憲內心:「我也不想打你們,我也是被逼的,至於為什麼這麼輕鬆,可能是你們太弱了。」

段熲曾經在邊境征戰十多年,他和西羌先後打了一百八十多次,斬殺西羌四萬多人,而且還順道滅了東羌。段熲和竇憲分別解決了西羌和北匈奴,雖然還有一些異族,但是這些對於曹老闆來說就是練兵的地方。

烏桓曾經和袁紹聯手對抗曹操,袁紹兵敗之後袁家勢力就逃往烏桓。為了斬草除根,曹操派張遼出征烏桓。張遼攻打烏恆只能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摧枯拉朽。不僅大破烏恆而且還殺掉以「驍武」著稱的烏桓單于,其投降的足足有二十多萬人。之後曹老闆就把烏恆收之己用,並且訓練出一支精銳騎兵,當時的評價為:「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

建安二十三年,烏桓無臣氏造反,曹老闆讓兒子曹彰去討伐。說是討伐,但就跟鍍金差不多。曹彰聽從田豫的計策輕而易舉的大破叛亂勢力,當時鮮卑族的首領帶著幾萬人就在旁邊看著曹彰攻打烏恆,後經過一番思索果斷向曹老闆臣服。之後曹操讓田豫常年鎮守曹魏北疆,而對於田豫的記載,史書是這樣說的:外胡聞其威名,相率來獻。州界寧肅,百姓懷之。看明白了嗎?對於曹操來說,北方的異族就是用來練兵的。張遼、田豫、田疇、曹彰,這些人哪個不是打遊牧民族打出來的威名?

《後漢書》卷二十三:與北單于戰於稽落山,大破之,虜眾崩潰,單于遁走,追擊諸部。憲、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三國誌·卷一·武帝紀》:使張遼為先鋒,虜眾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三國誌》:二十三年,代郡烏丸反,以彰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一日一夜與虜相及,擊,大破之,斬首獲生以千數。時鮮卑大人柯比能將數萬騎觀望強弱,見彰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

孫權:我讓他打我,他讓我滾

孫權的吳國坐落在東南一帶,在孫權地盤上盤踞著山越等異族,我們就先簡稱山越族吧。山越族人口眾多,在經歷西晉八王之亂以及五胡亂華之後,盤踞在東南的山越族仍舊有數百萬人。在經歷衣冠南渡之後南方的人口攏共才五百多萬人,而山越族就有數百萬人,足見山越族的影響力。那麼如果山越族要是想推翻東吳政權,東吳政權該怎麼辦?其實要是山越族真有這個想法,那孫權做夢都能笑醒。我先給大家挑幾個記載,然後你就明白了。

郡發屬縣五千兵,各使本縣長將之,皆受齊節度。賊洪明、洪進、苑御、吳免、華當等五人,率各萬戶,連屯漢興,吳五六千戶別屯大潭,鄒臨六千戶別屯蓋竹,同出餘汗。軍討漢興,經餘汗。齊以為賊眾兵少,深入無繼,恐為所斷,令松陽長丁蕃留備餘汗。蕃本與齊鄰城,恥見部伍,辭不肯留。齊乃斬蕃,於是軍中震慄,無不用命。遂分兵留備,進討明等,連大破之。臨陳斬明,其免、當、進、御皆降。轉擊蓋竹,軍向大潭,二將又降。凡討治斬首六千級,名帥盡禽,復立縣邑,料出兵萬人,拜為平東校尉。-《三國誌·吳書》

大致意思:山越族造反,東吳派賀齊去鎮壓,賀齊殺敵六千,然後就地徵兵,得萬人,就此陞官為平東校尉。

時吳、會稽、丹楊多有伏匿,遜陳便宜,乞與募焉。會稽山賊大帥潘臨,舊為所在毒害,歷年不禽。遜以手下召兵,討治深險,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餘人。-《三國誌·陸遜傳》

大致意思:有人造反,陸遜去鎮壓,就地徵兵,得兵兩千人。

比縣建昌起為賊亂,轉領建昌,加武猛校尉,討治惡民,旬月盡平,召合遺散,得八百人,將還建業。-《三國誌·吳志·潘璋傳》

大致意思:有人反,潘璋去鎮壓,徵兵,得八百人。

統以山中人尚多壯悍,可以威恩誘也,權令東占且討之,命敕屬城,凡統所求,皆先給後聞。統素愛士,士亦慕焉。得精兵萬餘人。

大致意思:人反,凌統鎮壓,徵兵,得萬人。

會丹楊賊帥費棧受曹公印綬,扇動山越,為作內應,權遣遜討棧。棧支黨多而往兵少,遜乃益施牙幢,分佈鼓角,夜潛山谷間,鼓噪而前,應時破散。遂部伍東三郡,強者為兵,羸者補戶,得精卒數萬人,宿惡蕩除,所過肅清,還屯蕪湖。-《三國誌·吳書·十三》

大致意思:反,陸遜鎮壓,兵,萬人。

後權以為奮威校尉,授兵數千人,使討山越。因開募召,得精兵萬餘人,出屯牛渚,稍遷偏將軍。-《三國誌·吳書·十五》

大致意思:反,全琮,萬人。

恪以丹楊山險,民多果勁,雖前發兵,徒得外縣平民而已,其餘深遠,莫能禽盡,屢自求乞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萬......歲期,人數皆如本規。恪自領萬人,餘分給諸將。-《三國誌·吳書·十九》

大致意思:諸葛恪,4萬人。

根據不完全統計,東吳一共鎮壓山越族那麼多次,一共得兵保守估計二十萬以上。東吳一共才有多少兵力啊,而山越族直接給東吳貢獻二十多萬兵力,這樣的好事哪找啊。東吳在三國時期有兩大國策,其一就是聯蜀抗曹,其二就是去山越徵兵。每次征討山越又不會有太大的傷亡,而且還能極大的補充兵源,要知道山越族都是躲在山裡面的武裝勢力,不用怎麼練兵拿來就能用,這種好事可不是天天能碰到的。

孫權:為了大東吳帝國的偉大復興,求求你(山越族)打我一頓。

山越族:滾!滾!快滾!

諸葛亮:給他機會,他不中用啊

原本蜀國蒸蒸日上,南方的蠻夷也不敢亂動。但是自從劉備夷陵之戰兵敗後,南方的雍闓直接殺掉太守,然後徑直歸順吳國。當時蜀國在夷陵之戰吃了大虧,諸葛亮一時也沒空收拾他。沒想到這人還蹬鼻子上臉了,他以為蜀國不行了所以直接找孟獲一起造反。孟獲在南方蠻夷中很有地位,當時的蠻夷都以孟獲馬首是瞻。諸葛亮一看孟獲也要造反,所以乾脆就去平定南方吧,正巧現在也騰出手了。

雍闓只是個小人物,諸葛亮南下直接搞死了他,而他的部隊又都投靠孟獲了。為了徹底解決南蠻的問題,諸葛亮開始用新辦法收拾孟獲。

第一次諸葛亮生擒了孟獲,並且讓孟獲參觀軍營,笑瞇瞇的問服不服?

孟獲:剛才沒準備好,一時失誤被你抓了。然後諸葛亮就放了他,讓他準備。

第二次諸葛亮生擒了孟獲,問他服不服?

孟獲:一時失誤。

第三次生擒,問服不服。

孟獲:失誤。

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直到第七次。諸葛亮問服不服。孟獲:你是大哥,我服,以後南方不會再造反。

孟獲被收復之後,諸葛亮並沒有發展南方,反而是把南方的金銀,戰馬,耕牛全部充公,並且用南方人組建了一支精銳。這就是要確保南方沒有造反的勢力,每次南方有什麼好東西,諸葛亮就笑瞇瞇的收為國用。一邊拉攏孟獲和南方上層精英,一方面抽空南方的財務和軍用物資,這樣南方的威脅就小很多。看到沒有?諸葛亮讓異族入侵,讓南蠻造反,但是孟獲不中用啊。

建興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獲對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陳;若祗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日:『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帥而用之。-《三國誌》

曹操、孫權、諸葛亮他們是什麼人?他們是從中原諸侯戰場剩下來的人,是人精中的人精,要是沒有能力分分鐘被別人吞併了。異族想去入侵這些人精,騎馬的時候腦子被馬踢了?這不是送人頭是什麼?曹操想著練兵,孫權正愁沒兵源,諸葛亮眼饞南方的財物,異族入侵這不是等同於送上門的好事嗎?曹操、孫權、諸葛亮之所以一直在中原戰場角逐是因為中原土地是最肥沃的,要相比於那些異族佔領的土地好多了。要是異族佔領的土地比他們還好,他們三人分分鐘把異族收拾的明明白白。

而且那些士兵都是從中原戰場剩下來的精英,這可不是所謂的新兵蛋子,其戰鬥力絕對只高不弱。再說這些人都是瓜分漢朝的土豪,漢朝積攢的國力全被這幾個人分了。正所謂破船還有三斤釘,更何況一個因為太強而滅亡的朝代了。怎麼說?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曹操、孫權、諸葛亮這三人瓜分了漢朝的億萬遺產,都是千萬級別的人物。而周圍的異族原本是千萬級別的人物,但是被漢朝打成百萬級別人物。三個千萬級別的人物和這幾個百萬級別的人物相比,一眼就能看出差距。

其實《三國誌》中還記載了大量異族入侵的事件,但是都被一一打退了,而且那些人打退異族的故事也都津津樂道。《三國演義》中雖然也有這方面記載,但是《三國演義》主要記載的還是三國內鬥的事情,所以如果想要瞭解三國是如何擊退異族的,推薦閱讀《三國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