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在中國古代,中原和遊牧民族之間的戰爭幾乎就沒斷過,不過大部分時候還是中原佔上風。不過在三國時期幾乎很少看到匈奴或者胡人入侵中原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在東漢末年,漢朝對匈奴的掌控力已經不如以前了,匈奴也趁機想做出反攻,但是曹操率領大軍把匈奴鎮壓下來,而且那時候的匈奴實力並不是很強所以也沒能力入侵中原。
自春秋戰國、秦朝兩漢以來,中原民眾就面臨著遊牧民族的侵擾。這其中,又以匈奴、胡人等為代表。
匈奴一直是中原各國的心腹大患。他們能征善戰,最強盛時,一度將漢高祖劉邦包圍在白登山,長達七天七夜。如果不是陳平用計策賄賂了冒頓單于的妻子閼氏,還沒做幾天皇帝的劉邦恐怕得把老命丟在北方。
在漢武帝時期,經過衛青、霍去病等一代著名將領的沉重打擊,匈奴分裂成南匈奴和北匈奴。北匈奴在漢朝軍隊的追擊下,被迫向歐洲遷移;南匈奴依附漢朝,成為漢朝的臣民。
東漢末年,朝廷對南匈奴的控制遭到嚴重削弱。南匈奴又開始興風作浪了。他們和胡人在邊境地帶燒殺搶掠、禍害民眾。但是,自從曹操出現後,南匈奴、胡人就很少侵犯中原,老實多了。到後來,不管是南匈奴還是胡人,紛紛對曹操畢恭畢敬,每年都前來許昌向曹操進貢。
曹操做了什麼,讓這些曾經囂張一時的匈奴、胡人俯首帖耳、不敢輕慢?
195年,南匈奴有了新的單于——呼廚泉。呼廚泉見中原一片混戰,趁機而入,沒想到,他們一露頭就遇到了曹操。
這一年,曹操很忙。要忙著與勁敵呂布作戰,要忙著把漢獻帝劉協從長安接到許昌來……可就在這百忙無暇的時候,曹操還抽空與呼廚泉打了一仗。結果,呼廚泉被暴揍一頓,不得不宣佈投靠曹操。
當然,匈奴人說話是不算數的。7年後的202年,呼廚泉「好了傷疤忘了痛」,在平陽對曹操發動叛亂,他聯合袁尚部將高幹和郭援,進攻河東,掠取關中。曹操任命涼州軍閥馬超為司隸校尉,率部征伐。
馬超是出了名的一名猛將,他乾淨利落地打敗了敵軍。呼廚泉見勢不妙,趕緊投降。
這次投降,曹操就不會輕易放過呼廚泉了。為了永久性地解決南匈奴問題,曹操將呼廚泉留在許昌為內侍,讓匈奴貴族右賢王管理朝政。後來,曹操更是將南匈奴分為5部分,每部分選出領導人,由漢人大臣擔任司馬,對其進行監督。這樣一來,南匈奴雖然還存在著,但單于有名無實,權力全部落到曹操手中。
禍害中原幾百年的匈奴問題到此得到了根本性解決。
收拾了匈奴,曹操就向胡人開刀了。
三國時代,胡人居住在烏桓山(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以北)一帶,因此人稱「烏桓」。東漢末年,烏桓蠢蠢欲動,屢次南侵,擄掠人口財物,成為中原政權的一大禍害。官渡之戰後,烏桓與袁紹殘餘勢力進行勾結。
為了平定北方邊境、追擊袁紹殘餘勢力,曹操決定遠征烏桓。曹操的決定遭到絕大多數軍師的反對,只有郭嘉一人支持。曹操歷來很信任郭嘉,對他幾乎言聽計從,這次有了他的支持,自然就一錘定音了。
207年5月,曹操親自率領大軍,遠征烏桓。經過3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終於在白狼山與烏桓軍隊進行了一場決戰。
烏桓與匈奴同屬於北方遊牧民族,與鮮卑同屬東胡族,其兇猛彪悍程度不亞於匈奴,單兵作戰能力極強。然而曹操軍隊並不懼怕,以虎豹騎為首的精銳部隊左衝右突,將烏桓單于蹋頓當場斬首。這就是《三國誌》記載的:「虜眾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
此戰掃清了袁紹殘餘勢力,解決了烏桓對北方的威脅。戰後,烏桓人少部分遠遷遼東地區,「其餘眾萬餘落,悉徙居中國」,逐步融合為中原民族的一部分。
有了曹操神一般的存在,此後幾十年,中原地區再無邊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