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姜維北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蜀國後期已經難以阻擋魏國大軍,最後於263年被魏國滅國。不過姜維還想做出最後的掙扎,打算利用鍾會復興蜀漢,只不過最後還是功虧一簣,沒能實現這個願望。實際上姜維能否成功主要還是看鍾會能不能反叛成功,因為鍾會才是主力軍,而姜維手上已經沒有多少兵力了。但鍾會也沒能挺過這一關,所以蜀漢壽命也難以持續。鍾會也是急於成事,過早漏出馬腳,最後和姜維一起被魏軍所殺。
作為三國中晚期的風雲人物,姜維一生充滿了傳奇,但也留下很多謎團,導致後人對姜維有很多誤解。最典型的是陳壽,對姜維評價就比較低,三國誌中云「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字裡行間暗含鄙視之意,尤其對姜維之死,更是如此。
然而,姜維去世83年之後,一份藏於宮廷的密檔被人發現,揭開了三國一大謎團,證實了姜維最後蕩氣迴腸的奇謀。正因如此,有學者表示姜維不容被抹黑,這是一位真英雄。
姜維本是魏將,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遭到同僚排擠,最後不得已之下投降了諸葛亮。
諸葛亮對姜維評價非常高,「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馬良)諸人不如也」,更為重要的是,諸葛亮觀察之後認為,「此人心存漢室」。
忠於漢室又才華橫溢,姜維這兩點讓諸葛亮非常滿意,所以此後姜維平步青雲,很快就升到中監軍征西將軍。諸葛亮死前,幾乎指定姜維做軍事上的繼位人。一個曹魏降將,能讓諸葛亮如此對待,足見姜維之才。
然而,蜀國最後十年非常混亂,主要導火索是丞相費禕遭刺身亡,由此內部紛爭不斷。尤其是宦官黃皓,深得劉禪信任,將成都搞的烏煙瘴氣。姜維為了避禍,只能選擇去沓中屯田,以及「九伐中原」(實際應該是11次北伐)。
公元263年, 魏國鍾會率軍五路伐蜀,姜維上表劉禪,要求派遣派遣張翼、廖化分別駐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防患於未然。但黃皓卻告訴劉禪,魏軍不會到來,請大王放心,劉禪深信之。
直到鍾會圍攻漢、樂二城,又另派軍進攻關口,劉禪才派遣援軍佔據重要關口。雖說魏國攻城略地無數,但鍾會率領的魏軍主力,卻被姜維擋在劍閣,以至「會(鍾會)不能克,糧運縣遠,將議還歸」,本想撤兵回國了。
不想,這時鄧艾卻立下奇功,由景谷道偷渡,進兵至綿竹,擊破諸葛瞻,兵臨成都城下,劉禪主動投降。
劉禪投降之後,命令姜維投降,三國誌中記載「被後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詣會於涪軍前,將士鹹怒,拔刀砍石」,姜維軍中將士非常憤怒,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就此投降。
但對於姜維的投降,卻有一些爭議,即:姜維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
陳壽在《三國誌》中描述鍾會「欲授維兵五萬人,使為前驅。魏將士憤怒,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並未說到姜維投降是真是假,只是說鍾會對姜維很優厚,後來鍾會除掉鄧艾,自封益州牧,背叛了曹魏,準備使用姜維為先鋒大將,結果姜維被魏國將士怒而殺死。
那麼,姜維是假投降,通過策動鍾會造反,達到復興漢室的目的,還是真投降,此後隨波逐流的被鍾會驅使?如果姜維是假投降,為何陳壽不記載,難道是因為陳壽瞧不起姜維?因此,這就成了當時一大謎團。
其實,陳壽不知道或情有可原,因為蜀國滅亡83年之後,姜維假投降才證據確鑿、真相大白。
公元346年,東晉桓溫起兵,攻入成都收復蜀地。桓溫手下有一個叫孫盛的將軍,在蜀漢故宮之中,發現了一份密檔,上面只有23個字,是姜維寫給劉禪的一封密信。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原來,蜀國滅亡之後,姜維秘密送信給劉禪,讓他忍數日被俘之辱,很快就能「日月幽而復明」。
那麼,姜維如何才能「欲使社稷危而復安」呢?其實很簡單,即:利用鍾會和鄧艾矛盾,先騙取鍾會信任,借鍾會之手除掉鄧艾,然後策動鍾會謀反,佔據蜀地自立,抗拒司馬昭的援軍,最終除掉鍾會,實現「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姜維已經實現了一半,可惜的是最終卻失敗了。
蜀國這一宮廷密檔,雖然只有區區23個字,卻證實了姜維是假投降,生前最後還策劃了一個千古奇謀。這一計劃極其危險,一環套一環,任何一步走錯,都將萬劫不復,可謂步步驚心。令人遺憾的是,魏國大軍中有一個叫衛瓘的人,破壞了這一奇謀,否則姜維很可能復國蜀漢。
因此,包括陳壽在內,批評姜維之人,其實沒有看到或忽略了這一點,姜維是實至名歸的真英雄!
這麼一個英雄,卻慘遭剖屍,史書記載姜維「大如斗」的膽,被血淋淋地挖出。如此慘死,蜀漢史上絕無僅有。劉禪已降,姜維再降,大節不虧,但姜維卻選擇了一條危險之路,只能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