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造反乃千古奇冤?諸葛亮殺魏延的真相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魏延造反乃千古奇冤?諸葛亮殺魏延的真相

讀罷《三國演義》,總覺得魏延挺冤的。怎麼稀里糊塗就讓諸葛亮給殺掉呢?老魏到底怎麼了?以下揭開真相:

諸葛亮未必這樣小心眼兒,魏延的能力和智力都趕不上諸葛亮,諸葛亮沒必要忌妒他啊。這個川劇裡的諸葛亮有點像小肚雞腸的周瑜了。有點兒貶低諸葛亮的意思。

諸葛亮為什麼非要殺掉魏延呢?咱們得分析。

最早,老魏是在劉表手下工作的,身份麼,也就是一個基層小幹部。劉表死了,家裡財產分配不均,鬧事兒。為什麼鬧事兒,因為劉表娶過兩個老婆,兩個老婆都有兒子,肯定不是一條心麼。於是劉表前窩兒後窩兒的兩個兒子鬧著繼承遺產。

打起來了,還打成了一鍋粥(這種事兒,當今社會也有。不新鮮)。劉備作為劉表的遠房同宗兄弟,大概也是窮瘋了,也想進來摻和摻和分點什麼遺產。可難度太大,你想想啊,這一家子都盯著劉表那點遺產呢,跟烏眼雞似的,外人能撈著什麼油水啊?劉備不死心啊,管他呢,有棗沒棗三桿子。

走過路過,不能錯過。他還真摻和進來了。劉備假借奔喪,想進襄陽城,可人家的城門關著呢。魏延也沒有請示領導,就私自跑出來歡迎(這叫沒眼力架,領導沒說話呢,你急著歡迎個什麼勁啊?),這應該是魏延第一次露面。

城裡的人可都明白劉備那點兒心思,亂箭射下來,劉備眼看著人家不歡迎自己,也沒大臉進城了,掉頭走了。魏延也進不了城了,也落荒跑了。他投奔長沙太守韓玄了(人有本事,到哪也成,魏延不是白給的)。我們猜測,魏延這第一次露臉的原因,大概就是想到劉備的企業裡來上班兒。

 

魏延第二次露面的時候,就趕上關老爺攻打長沙,黃忠也是長沙市的老幹部了,他跟關羽在戰場上相遇,本來應該刺刀見紅,可是黃忠出賣企業利益,做人情交換。原因是關羽放了黃忠一馬,黃忠就饒了關羽一箭。這算什麼啊。這跟現在的足球場上互相放水有什麼區別呢?

有些書評家還跟著喊好,說黃忠是有情有義之人。這不是瞎起哄嗎?兩軍陣前都殺紅了眼了,黃忠玩這套把戲,真是跟踢假球沒有區別了。那韓玄在城頭上看得清清楚楚,他能不急眼嗎?好啊,姓黃的,你吃裡扒外啊,我白給你開工資了,我白給你年終發獎金了。來人啊,把黃忠綁到刑場上去。給我殺嘍!

形勢危急之下,魏延又面了。他是個能幹的人,也是個聰明人,他大概在韓玄的企業裡幹得不如意,一直也沒有提拔起來,也就是一個一般幹部,他早就想跳槽,到劉備的公司裡去幹活了。這下算是有了機會了。於是,老魏拎著大刀片兒,闖了法場,救了黃忠,殺掉韓玄,開了城門,把劉備放了進來。至此,韓玄這家公司算是破產了。

這一通緊忙活,魏延先生肯定得累出一身臭汗,也算是有功了吧。沒有魏延,您劉老闆想攻下長沙,得增加成本,追加投資啊。劉備諸葛亮至少得跟我老魏說聲謝謝吧。至少也得擺一桌請我老魏一頓兒吧。

可是滿擰,天底下有時候就沒有道理可講。諸葛亮不幹。他硬說魏延腦袋上長著反骨。非要殺掉他。讀書讀到這裡,真有點讓人替魏延寒心。

舊話說,女怕上錯床,男怕入錯行。魏延可是也沒上錯床,也沒入錯行,他就是幫錯忙了。人家劉備打長沙,這裡邊其實沒你魏延什麼事兒。你急著插什麼手啊?你這叫破褲子亂伸腿麼。想立功受獎?你得看看人家待見你不,喜歡你不,現實生活中,像魏延這樣急於跳槽的事例並不乏見。

中國人常常講一個俗話兒:樹挪死,人挪活。是不是這樣?可得具體分析。你得挪好了,你要是挪不好,也得死。比如說,你真看中某一個單位或者企業了,左思右想,前後核計,總覺得這個單位十分合你的心意。你真的看中了這個單位的辦公條件,工資待遇,而且這個單位也同意你調入。

 

但是,你可別天真地傻想,這下兒我可如願了,到了那裡如何如何大幹一場,建功立業,最大限度地實現個人價值。你一定得先瞭解一下這個單位的人事關係如何,是不是真的適合你。如果你調進去了,很可能你就是「掉」進去了,如果跟新單位的人事關係搞不到一起,你就算是栽了。

如果再跟頂頭上司搞不到一起,你就更栽了。你就得跟魏延似的,忠心耿耿,一腔熱血,豪情壯志地來到了劉備的企業上班兒,可是人家的主要領導諸葛亮先生一見面就不喜歡他啊。還一定要殺掉他。這可太彆扭了。

說到「戰長沙」這一段,其實挺沒勁的。如果我們不相信相書上的話,那麼諸葛亮剛剛跟魏延見面,就要殺魏延,就是有些找碴兒了。或者說,這兩人天生就不對眼。讀者別誤會,談歌這絕不是講迷信,現實生活的經驗中,這種事兒真是不少。

無論你如何積極要求進步,領導就是看不上你,你也真沒有辦法。舉個例子,談歌有個朋友,是一個單位的領導,姓周。老周就對談歌講過,單位有幾個人,他就是死活看不上。其實人家也沒有什麼錯,可是他就是看著人家彆扭。用老百姓的話說,這叫犯相。

跟他犯相的這幾個人當中,談歌還熟悉其中一個,姓李。老李也很頭疼地向談歌訴苦,說周領導不賞識他,無論他怎麼賣力氣幹活兒,怎麼為企業出謀劃策,周領導也不喜歡他。談歌勸老李:別著急,慢慢的,時間長了就好了,周領導還不大瞭解你麼。老李苦惱地說:關鍵是周領導不願意瞭解我。還怎麼瞭解我啊?最後,老李得出了結論:我跟周領導犯相。

這實在是人性的弱點啊。生活中,人們常常被這種弱點傷害著。而這種事情常常說不清楚,講不明白,更擺不到桌面上。再往深裡想想,人們在生活中不是常常被這種「犯相」的現象困惑著麼,如果你跟某個領導犯了相,你說得對也是不對,你說得不對更是不對。總而言之,你怎麼著也不對。

魏延算是跟諸葛亮犯了相了。經驗告訴我們,跟領導犯相的人絕對不會有好果子吃。這可是自古以來,存在於人事關係中的一件特別尷尬的事兒啊,真是不容易解決。中國還有句話,叫做日久見人心。可是現在這話不大實用了。

 

用不了「日久」,如果領導跟你犯相,過不了一個禮拜就得把你炒了魷魚,還見什麼人心啊。你見「傷心」吧。如果你去應聘,你遇到一個跟你犯相的考官,你肯定連面試這一關都過不了。

就算你是懷揣著絕技,就算你揣著外國留學回來的學歷證明,就算你是MBA推薦來的,就算你揣著一疊子鈔票,想面試過後請人家撮一頓兒,可人家就是不用你。就是看著你彆扭,看著你不順眼。你還真沒轍。你還想請客麼?你就是請人家喝茅台,喝XO,吃燕窩魚翅,人家也不稀罕去。

古時候那位揣著和氏玉到處獻寶的先生,肯定遇到了一些犯相的人,不僅不認和氏玉這塊寶貝,還讓人家把手腳都跺了。更慘。這豈不是抱著豬頭,進不了廟門麼!你就叫撞天屈吧。

劉備還算是顧全面子,第一把手嘛,總要顧全大局。他勸住了諸葛亮,這才算是留下了魏延。是啊,真要這時候殺掉魏先生,傳揚出去多不好聽啊。損害企業形象啊。人家誰還敢來投奔啊。咱這劉氏公司剛剛成立,正是招工的時候,可別弄出亂子來啊。行了行了,孔明先生啊,看在我老劉的面子上,先讓魏先生留下吧。先試用一個月嘛。

魏延總算是別彆扭扭、委委屈屈地在劉備的公司上班了,可魏延從此算是不走運了。他在蜀國流血流汗幹了幾十年。從長沙一戰開始,出生入死,大小戰事,幾乎都少不了他。都五六十歲了,還扛著大刀片兒,跟著諸葛亮到處打仗呢,還當過不少回先鋒官呢,遇山鋪路,見水搭橋的苦差事也幹了不少回。

翻翻《三國演義》這本書,舉凡蜀國的重大軍事活動,魏延總有份,總是衝在前邊。也真是不容易。談歌看老魏,也算是個老實人,也沒爭過什麼待遇(反正書裡沒寫),你說虧不虧吧?幹了這麼多工作,倒了,諸葛亮也沒看上他。看不上就看不上吧,諸葛亮臨死,還給人家下了一個死套兒。魏延同志怎麼了?你們當領導的還講不講理了?

這件事無論怎麼講,也是諸葛亮的不對,你諸葛亮臨死前倒是抽出點時間找魏延同志談談啊。你諸葛亮可是當領導的啊,怎麼也得有點當領導的風度啊,用現在的話說,連個政治思想工作都沒有,就安排楊儀馬岱這些人往死裡收拾魏延。

這裡邊就有了說法:第一:你諸葛亮為什麼不親自殺,把殺人的任務交給了楊儀和馬岱?是不是諸葛亮也覺得殺魏延心虛,下不了手啊?第二,如果魏真的想叛變,他至於還跟楊儀叫勁嗎?說句明白話。魏延也就是覺得自己多少年跟著諸葛亮出生入死,功勞苦勞都有了,可什麼待遇也沒有,至少也沒有封個什麼(隨之的住房條件也沒有什麼改善,薪水獎金也沒有什麼優厚)。

他如果心中怨恨諸葛亮,倒也是在情理之中。魏延先生也不是泥兒捏的。就算是泥捏的,也得有個泥性兒吧。三,魏延就算是反對諸葛亮,可也不是叛國啊。這頂多算上下級鬧矛盾。魏延對撤兵的事說得很清楚:不能因為丞相死了,就把國事廢了。該伐魏還得繼續伐啊。這裡邊沒有一點叛逃的意思啊。頂多是魏延不同意諸葛亮的遺囑罷了。也犯不上給殺掉啊?

 

可是,上級領導看不上你了,你還能怎麼樣呢?這是砧板跟魚肉的關係。魏延高低還是鑽進了諸葛亮布下的套兒。在漢中城門口,讓馬岱給殺掉。諸葛亮和魏延這兩人的上下級矛盾(或者叫:犯相的矛盾)才算畫上了句號。

也別說人家劉禪窩囊廢,往往窩囊人辦事更厚道。在處理魏延的後事上,他還真辦了一件厚道事。不僅沒有追究魏延家裡人的罪,還把老魏給厚葬了。

其實,本來就沒有魏延什麼錯麼。劉禪再笨,這裡邊的事情也看得清楚。如果我們猜著說,劉禪也是惹不起諸葛亮,丞相看不上的人,我劉禪敢看上嗎?我就是看上了魏延,我敢重用他嗎?如果我們再猜著說,如果魏延能夠躲過諸葛亮的黑手,僥倖大難不死,諸葛亮之後,劉禪肯定能夠用他。老魏有功勞,也有苦勞;有資歷,也有資本啊。可是老魏能躲過去嗎?肯定躲不過,諸葛亮已經決定整死他了。他肯定活不下來。

老魏啊,你真是有點冤了。

其實,如果反過來想想,魏延也不冤。誰讓你不會來事兒呢?諸葛亮看不上你,又不是一天半天了,都幾十年了,這決不是諸葛亮審美疲勞,人家跟你老魏一開始就不對眼麼,你老魏心裡能不明白嗎?你這在這種環境裡工作,天天上班不抑鬱嗎?你怎麼就不想著改善一下上下級關係呢?想辦法聯絡一下上下級感情呢?

比如,逢年過節,串個門子。諸葛領導鬧個小病兒,你買點東西,上門去看一看。熱乎話多說點兒,少提意見,多幹活。諸葛亮說東,你就說東;諸葛亮說西,你就說西。諸葛亮說公雞會下松花蛋,你就說你親眼見。不就齊了麼。你沒事提什麼意見啊。

你建議諸葛亮進攻什麼子午谷啊?你這叫賣弄。你比領導還明白?領導當面誇你聰明,你可別當真。這就恨上你了。指不定什麼時候收拾你呢。領導也有自尊心。你別傷了人家。其實與老魏同時代的還有一個楊修。也就是太愛在領導面前賣弄。把腦袋混丟了。

往寬處說,你魏延還有一步路可走,你辭職跳槽啊。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你有技術,有本事,再另找個薪水高的企業也不算是難事麼。你幹嗎非在蜀國這棵樹上吊死啊?老魏死心眼兒麼。

如果說魏延冒犯過諸葛亮,大概就是上邊說的獻計出兵子午谷的事兒。別的,魏延還有什麼錯兒呢?書上沒寫。其實這人啊,如何處理與領導的關係,真是一件大事情。你別指望你的工作如何如何幹得不錯,領導就信任你了。你也別指望你如何帶病堅持工作了,領導就喜歡你了。

 

從魏延身上,我們後人應該汲取點教訓。也就是說,如果你遇到了一個不待見你的領導,你先試著跟他改善關係,如果你真是應該改善的都改善了,還是實在改善不了,談歌勸你還是趕緊著捲起鋪蓋走人。

再舉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河北某報社有一個記者,是談歌的老朋友,也算是河北一個小有名氣的記者了,寫過不少好文章,可他早幾年辭職去了深圳,也是當記者,談歌問他,你跑到深圳去幹什麼啊?深圳的工作速度快,你多累啊,你缺錢啊?還是想幹什麼?

他告訴談歌:我也不缺錢,我也不想怎麼著,就是我在原單位跟領導鬧不來。他挺悲傷地說:不管我怎麼賣力氣干,可是領導就是看著我不順眼。我還是出來吧。談歌說,你就沒有想辦法改善一下關係麼?他說:算了,太費勁,你想跟領導改善關係,近乎一點吧,他認為你想巴結他。

你敬而遠之吧,躲著點吧,他說你看不起領導。近了遠了都不是。怎麼呆著都彆扭。我乾脆出來算了。這也算是一個犯相的例子吧。

愛思考的讀書人,對殺魏延這一段還有另一種猜測,說諸葛亮根本就沒有佈置殺魏延這回事,是楊儀假傳諸葛亮的話,讓馬岱殺掉魏延。因為他們兩個在工作中一直矛盾很深。楊儀乘機報了私仇。有這種可能嗎?也算一說吧。

放下《三國演義》,講幾句正史。歷史上的魏延之死,跟諸葛亮沒有關係。魏延最終死在了官場爭鬥上。是因為蜀國內部爭權奪利,魏延陷進去了。魏延在漢中做過十餘年的太守。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市長。他這十年的市長當得很好,民間的口碑不錯。

現在漢中市的虎頭橋還存有魏延的碑。近年興起了旅遊,談歌也去漢中遊覽過,漢中市內還有一條街,是為了紀念魏延起的名字(中國的老百姓有良心啊,誰給老百姓做了點兒好事,後人總記掛著啊)。叫什麼路?談歌一時忘記了。

大概歷史上的魏延還真算是一個好官。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